所谓暴力,有两种含义:①指强暴的力量、武力;②特指为本阶级的利益而对敌对阶级使用的力量。③从犯罪意义上理解的暴力,通常是第一种。暴力犯罪,是指以强暴的力量实施刑法规定的应予制裁的行为。强暴的力量包括对人体实施侵害性行为,也包括以强暴力量相威胁(如实施犯罪行为时携带武器)。
暴力犯罪,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1、根据犯罪侵害的对象,可以把暴力犯罪分为以人身为侵害对象的暴力犯罪,和以财物为侵害对象的暴力犯罪。
2、根据暴力犯罪的危害程度,可以把暴力犯罪分为严重暴力犯罪和一般暴力犯罪。“一般”和“严重”之间的界限,难以具体化。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区分:
①行为结果,导致被害人死亡、重伤的犯罪,是严重的暴力犯罪,轻伤以下则是一般暴力犯罪。
②行为手段,使用枪支、刀具、炸药等具有较强杀伤性的工具实施的犯罪或手段残忍的犯罪,是严重的暴力犯罪;使用普通器械或仅借助自身体力实施的犯罪,是一般的暴力犯罪。
3、根据暴力犯罪的组织性,可以将暴力犯罪分为个体暴力犯罪和群体暴力犯罪。
4、根据暴力犯罪侵害的客体,可以把暴力犯罪分为:
①危害国家安全的暴力犯罪;
②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
③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
④侵犯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权利的暴力犯罪;
⑤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暴力犯罪;
⑥妨害婚姻家庭的暴力犯罪。
5、根据暴力犯罪的心理准备性,可以分为预谋型的暴力犯罪和情境型的暴力犯罪。
①预谋型的暴力犯罪有计划、有准备,情境型的暴力犯罪具有冲动性、突发性、情境性和反应性。
②在犯罪时的情绪状态方面,预谋型的犯罪人可能极为冷静,也可能表现出兴奋性,情境型的犯罪人只具有情绪兴奋的特征。
③在犯罪后的心理状态方面,预谋型的暴力犯罪是犯罪人主动追求的,随着犯罪动机的满足和犯罪目的的实现,犯罪人容易产生满足感,在情境犯罪中,犯罪人事先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当犯罪结果发生时,犯罪人犯罪时的快感弱化,产生悔恨感、罪恶感等。
④前者可见于各种气质类型的人,后者多见于胆汁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美国枪击案是否应该被归类为暴力犯罪?
268人看过
-
美国枪击案是否属于暴力犯罪的一种?
420人看过
-
暴力事件调查:自卫反击行为如何定罪
101人看过
-
犯罪行为:抢劫与暴力打击
54人看过
-
暴力反击,你将攻击者击毙。
396人看过
-
持枪属于暴力犯罪吗
281人看过
-
为什么国家要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2说明暴力恐怖犯罪在逐年增多,已经严重的危害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巩固执政地位,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势在必行。并不是我们的政策出现了什么问题,也不是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不够宽厚,而是极端宗教思想作怪、国外敌对势力没有停止对中国政府的颠覆和渗透,而少数暴力恐怖份子在宗教极端思想、民族分裂极端份子“殉教上天堂”的蛊惑下,不断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滥杀无辜。
-
暴力袭击警察会判刑吗,暴力袭击警察扰乱治安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呢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3暴力袭击警察,可能构成妨碍执行公务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民警等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造成警察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扰乱治安的行为构成犯罪了,与上述数罪并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
-
暴力打击他人构成何罪?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23暴力强拆将人打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犯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恐怖袭击区别于一般暴力犯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3刑事案件一般都是有利相关方的犯罪,不管是情杀,色杀,劫财,还是各种矛盾冲突,都是相关关系者之间的矛盾体现,都是可以有迹可循,至少是从人性而发的,比如贪财,贪色,妒忌,爱慕等等,是在人类可以理解的范畴内。 刑事犯罪在各个国家各个族群各个地区都呈现大体相同的态势,也就是人性使然,大家都是人,犯的罪也是相同的。 而恐怖袭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毫无任何利益相关,毫无任何联系的人,无征兆的主动的去伤害甚至
-
国外反家庭暴力法是如何的?谢X帮助。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71995年12月新西兰国会通过了全面处理家庭暴力的立法,即《家庭暴力法案》该法案施行于1996年7月,同时废止了《1982年家庭保护法案》。新西兰1995家庭暴力法案第3条对家庭暴力的含义作出了一个包括身体、性和心理伤害的宽泛解释。有新西兰学者认为,由于“伤害”与“暴力”有争议性的不同内涵,该词语的采用可能会产生一些解释上的困难。而且,更有疑难的解释是“心理伤害”。立法为其提供了一些示例,但没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