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中的责任转移,是行为人在合同诈骗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转移原非法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试图将非法的合同行为,通过转换形式让其合法化。如:甲冒用他人公司的名义与乙签订了供销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乙发送数千吨钢材给了甲,甲收取钢材后即对外销售并收回资金,但却支付少部分资金给乙。事后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继而用自己公司的名义与乙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协议写明甲的原公司债权债务全部由新成立的公司承担。
这样,甲冒用他人公司之名与乙签订合同骗取钱款的行为,通过补充协议使之合法化,由此达到占有他人财物不被刑事追究的目的。对这种合同诈骗中的责任转移行为,笔者以为,应明确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因为,其行为已完全符合合同诈骗罪的主客观要件,即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至于行为人实施诈骗后,为逃避法律追究,采用责任转移的方法,其转移行为的本身也具有欺诈性,应确定为无效。不能因非法的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而改变对其的刑事追究。因为甲对乙的先行行为已实施完毕,已完成了合同诈骗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其转换形式的合法化,只是一种设计的退赃形式,并不能改变原有的合同诈骗性质。
-
责任转移的诈骗认定
466人看过
-
诈骗罪与诈骗合同的判别:从罪责到合同责任
202人看过
-
公司合同诈骗谁担责任?
114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合同诈骗的表现形式
68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之量刑
154人看过
-
合同债务转移后抵销权也随之转移吗
127人看过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
诈骗合同的法律责任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24合同欺诈, 首先要承担民事责任,一般是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或者违约责任,要对给合同另一方所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其次,合同欺诈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合同诈骗罪之合同范围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07合同诈骗罪之“合同”范围限于经济合同。不是所有的合同中实施的诈骗都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而且侵犯国家合同管理制度,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而,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存在于其所保护的客体范围内。
-
-
责任转移协议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6开脱责任合同,在合同中列入开脱责任条款,要求对方在风险事故发生时,不要求项目班子本身承担责任。 而转移责任条款是其本身是有责任,而又转移到其他方。 其实是有重叠的地方,主要区别就是开拖责任就是明确的要求本身不承担责任,而转移责任条款是有自身责任转移到其他方的责任。
-
子公司之间合同如何转移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06调动涵公示后,按时间节点进行。一般来说,原子公司终止劳动合同后,公司将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劳动者未因自身原因从原用人单位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原用人单位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