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第二天失踪会不会构成诈骗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7 19:51:00 401 人看过

借钱后第二条就失踪的一般不会构成诈骗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借款人一开始如果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则不会构成诈骗罪。

一、欺诈罪如何定罪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网络诈骗的定义是什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诈骗罪根据诈骗的不同数额,处以不同的刑事处罚。

三、民间借钱不还可以起诉吗

借钱不还在没有非法占有的不法目的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可以进行诈骗罪的定罪处罚的,一般还是按照民事中的经济纠纷进行处理,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普通的借钱不还并不属于诈骗,只是属于普通的经济债务纠纷,不能定罪量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6日 12: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夸大商业收益会不会构成诈骗罪
    夸大商业收益是否构成诈骗罪,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是否符合来确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抵押别人车辆算不算诈骗首先要明确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首先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就是通常所说的骗取财产的目的;其次为了达到该目的而实施了欺骗行为,包括虚构不存在的事实或者是故意隐瞒真相,致使被害人陷入了错误的意识而处分了自己的财产。那么针对抵押别人车辆这一问题,如果行为人是为了骗取钱财假借他人车辆进行抵押,对抵押权人隐瞒了真相,骗取财产数额较大并达到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立案追诉标准,则构成了诈骗罪,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二、情侣之间怎么定罪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2023-06-28
    279人看过
  • 欠钱不还,竟然会构成诈骗罪,原因为何?
    罗某与李某结识后,虚构自己在重庆做工程需要资金的事实,以高额利息为幌子,多次向李某口头提出借款,李某先后将公款231.91万元私自挪用给罗某。罗某归还李某27.6万元,其余204.31万元借款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和赌博。法院认定罗某涉嫌诈骗罪,如何判定的?首先罗某虚构了一个自己在重庆做工程需要资金的事实,并且通过隐瞒自己还款能力的真相,又用高额利息作为幌子,欺骗李某上钩。对于罗某主张自己与李某之间为借贷关系,借贷关系主观上有还款的意图,但是本案中罗某没有还款的意图,还将从李某处骗来的钱用于个人挥霍,构成诈骗罪。因为他的诈骗金额达到法律中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按照《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终罗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50万元。被判有期徒刑十一年,有可能减刑吗?量刑十一年能减刑,但前提是犯罪行为人符合
    2023-05-06
    154人看过
  • 借了钱玩玩就是失踪算诈骗吗?
    借款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一、合伙诈骗犯罪的构成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
    2023-04-10
    306人看过
  • 假名投资出借不还会构成诈骗吗
    假名借钱投资构成诈骗。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假名借钱投资并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构成诈骗罪。犯此罪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构成诈骗罪吗?单位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
    2023-07-29
    147人看过
  • 婚前整容会不会构成诈骗?
    婚前整容不能算做诈骗这么严重,但是违背了夫妻间的忠实义务。一、夫妻间的忠诚协议内容包括哪些夫妻间的忠诚协议事实上就是夫妻二人在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协议。一般在实践中,夫妻间的忠诚协议内容包括哪些就表现为婚姻关系中一方违背忠实义务,则引发一定的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变动。法院调查发现,夫妻忠诚协议的内容大致包括夫妻双方中有一方发生不忠行为则必须离婚,同时有不忠行为的一方将丧失子女探视权、监护权,并于婚后放弃共同财产中的部分归对方或子女等第三人所有。二、离婚一方对生活困难一方有扶助义务吗离婚一方对生活困难一方没有扶助义务。男女之间虽因离婚而终止了夫妻间权利义务关系,但离婚时一方如有生活困难的情形,另一方仍有予以帮助的责任。但是,这种离婚时对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并不是夫妻间扶养关系的延伸,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相互扶助的义务已经随着婚姻关系的解除而终止。三、婚前彩礼钱离婚后可
    2023-03-05
    497人看过
  • 收居间费会不会构成诈骗
    收居间费一般是不构成诈骗的,因为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法律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不具备构成诈骗罪的条件,则不属于诈骗罪。一、网恋没见面不理女方可以转账算骗子吗网恋自愿转账一般情况下不属于诈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二、主播诱导刷礼物怎么起诉主播诱导刷礼物可以以诈骗罪的名义进行起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否算诈骗要看对方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骗取的数额是否较大,如果符合这些
    2023-04-11
    310人看过
  • 网络诈骗会不会将诈骗罪改成盗窃罪
    若行为人具有网络诈骗的行为,并不构成盗窃罪,而是应当构成《刑法》中的诈骗罪。《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怎么才算诈骗立案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同,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
    2023-06-24
    369人看过
  • 给诈骗犯提供帮助会不会构成诈骗犯
    一、给诈骗犯提供帮助会不会构成诈骗犯构成犯罪。只要是实施了诈骗行为,不管是既遂、未遂,都构成诈骗。未遂是已构成犯罪的一种形态,是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为诈骗提供银行卡帮助构成什么犯罪明知他人实施诈骗活动,为诈骗分子提供银行卡的,提供银行卡的人会构成共同犯罪,可以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3-03-19
    222人看过
  • 有借条诈骗罪会成立吗
    (一)有借条一般不能告诈骗罪。(二)借条是书面合同,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四)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诈骗9万全部退回会判多少年退赔退赃,能得到从轻处罚,具体要根据案情定。诈骗9万以下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
    2023-03-12
    161人看过
  • 玩钱失踪是否算诈骗?
    借款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借了钱拉黑了能报警吗借了钱拉黑了不可以报警,但是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看具体额度,按刑法对诈骗罪的规定,一般要达到三千元的标准才能立案侦查,且各个省市的具体规定有出入。可以保留聊天记录截图、转账记录截图等证据,准备好民事起诉状向被
    2023-07-12
    287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会构成诈骗罪吗?
    犯罪分子实行敲诈勒索未遂,也是构成犯罪,要立案处理。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敲诈数额10万能判几年敲诈勒索10万元应属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多次敲诈勒索怎么处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2023-03-15
    326人看过
  • 失踪的借款人是否犯有诈骗罪?
    借款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产。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形式上包括两种,一类是虚构事实,另一类是隐瞒真相。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借钱后失踪是不是诈骗?借款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借钱不还是否属于诈骗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单纯的借钱,并立有借条,只是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属于民事纠纷。如果是借钱故意不还是构成诈骗的。也就是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中华人民共
    2023-07-11
    369人看过
  • 借贷数额巨大不归还会构成诈骗吗?
    民间借贷数额巨大不归还,可能是因为周转不便,不能因此就判断是诈骗。如果构成以下几个要件,则是诈骗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借贷数额巨大不归还是诈骗吗不属于。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可以收集下其他欠款证据(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等),收集证据后可以直接起诉主张还款,法院判决下来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
    2023-08-01
    141人看过
  • 借钱不还被告诈骗,会否被判有罪?
    欠钱没还被告诈骗会坐牢的。如果只是在民间借贷中欠钱不还,对方起诉,最多也就是强制执行民事裁判,如果有能力而拒不执行,有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情节严重的会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因此欠钱不还,情节严重的话是会坐牢的被告诈骗要还钱吗被告诈骗要还钱。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都应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及时返还。因此,行为人被告诈骗的,除承担相应的刑罚责任外,其诈骗的公私财物也应当及时返还给被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7-07
    334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借钱后失踪构成诈骗罪吗,法律怎么规定的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11
      借钱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罪,只有借款人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才会构成诈骗罪,如果构成诈骗罪会对借款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借钱不还会构成诈骗罪吗,诈骗罪怎样判刑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04
      借钱不还是有可能构成诈骗罪的,犯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被诈骗37天左右拘留会不会构成诈骗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09
      1、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在这期间不逮捕的会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放人。 2、诈骗罪主要是根据涉案金额量刑的,最高量刑是无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
    • 借婚姻欺骗钱财会构成诈骗罪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25
      借婚姻欺骗钱财,如果数额较大,则涉嫌诈骗犯罪,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职责。诈骗罪,是指以违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掩瞒真相的方法,欺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做法。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限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 保险诈骗罪(诈骗)会不会构成犯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2
      1、保险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2、犯罪的未遂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如果不构成犯罪的话,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