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饲料店虚假宣传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8:04:14 232 人看过

2008年1月14日,据群众举报,海口工商局对位于海口市海榆中线3号海口某饲料店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利用散装饲料(大豆粨)装进与生产厂家不符的包装袋里进行销售。经查实,当事人从湛江购买饲料原料共6吨,从他人处购买100个标注制造商:广东甲油品有限公司、甲油品豆粨牌饲料的外包装袋,将其购买的饲料原料包装后对外销售,当事人对该外包装袋没做任何文字处理,也不标注自己的字号名称,并认为用该外包装袋包装的饲料好销售。至查处之日止已生产10包,并以销售价格为每包116元,销售了10包,共计人民币1160元。

鉴于上述事实,海口工商局认定当事人利用散装的饲料(大豆粨)装进与生产厂家不符的包装袋里进行销售,作引人误解虚假宣传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所指的规定,根据该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海口工商局对当事人给予如下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15000元,及时制止了当事人违法行为,保护了养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6: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虚假宣传相关文章
  • SK-II涉嫌虚假广告宣传案宣判
    广为社会关注的sk-ii涉嫌虚假广告宣传案,24日下午由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驳回原告吕萍的诉讼请求,受理费120元由原告承担。2005年1月23日,原告吕萍在被告江西凯美百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属的太平洋购物广场购买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一支,价格为人民币840元。原告以使用后不但未出现其广告宣传所称的效果,反而觉得脸部瘙痒和灼痛为由,于3月2日提起诉讼,提出责令被告退回原告购货款840元,并赔偿840元经济损失等请求。法院认为,原告主张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给其造成了人身和财产损害的证据不足,原告要求退回购货款、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失和医疗费并赔礼道歉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该院还同时指出,原告诉称的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的宣传是否构成虚假广告、产品的质量和标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受案范围。原告代理律师表示要上诉。来源:人民法院报
    2023-04-24
    394人看过
  • 网店的水军评价是不是虚假宣传
    1、网店的评价如果不是真实的,那么可能是虚假宣传。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2、经营者利用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律师补充: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四)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
    2023-05-06
    391人看过
  • 网红带货被指虚假宣传,如何判定虚假宣传
    今年的双11,有些比较热的带货网红,出现10秒销售上万件商品,2小时销售额过亿的惊人现象,而这些带货网红销售的产品,被曝光涉及虚假宣传、商品质量伪劣等的问题,而这些网红为产品代言,出现质量问题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我国广告法的规定,可以判定为虚假宣传的行为包括夸大商品的效能、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对商品的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
    2024-04-15
    190人看过
  • 保险虚假宣传有赔偿吗,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一、保险虚假宣传有赔偿吗保险虚假宣传可以退保,如果有证据证明欺诈也可以要求全额退还保险费,并且协商要求给予一定的民事赔偿。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以及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二、虚假宣传如何处罚某一些商品确实有很好的商品价值和效果,且得到了很多消费
    2024-01-10
    306人看过
  • 旅行社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加倍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该规定首先强调了责任加重原则,即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经营者赔偿受害消费者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责任加重原则是相对于普通法律责任而言,其目的就是为为预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而,责任加重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有关法律规范的规定,产生特定的事实,而要承担超过实际损害的赔偿、补偿或者惩罚的特殊义务,以预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目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宣传。虽然此款规定的范围仅仅是商品,而不包括服务。但是,服务的虚假宣传行为同该款规定的
    2023-06-07
    395人看过
  • 某房地产公司虚假宣传案
    2013年1月下旬,某网络上出现了一则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大城市公务员抛售房产的消息,并迅速在互联网及各大媒体上传播。执法人员登录某网站,以公务员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发现60余条相关二手房信息。经过进一步梳理,执法人员发现类似信息的发布者涉及上海市10余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经办案机关负责人同意,执法人员正式立案调查。经查,2013年1月,上海市一些房地产经纪公司为了招揽客户,在某网站上的二手房一栏中发布若干条标题含有公务员急抛公务员抛售公务员不限购等字样的上海地区房源信息,但其中绝大多数的房源信息指向的实际房源并不存在,有的房源甚至是办公用新房。执法人员认为,涉案房地产经纪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办案机关责令
    2023-04-24
    87人看过
  • 处理虚假宣传商品的方案
    (一)产品虚假宣传经营者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产品虚假宣传广告经营者承担的法律责任。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产品虚假宣传的连带责任。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直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虚假宣传几倍赔偿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
    2023-07-05
    124人看过
  • 开发商虚假宣传解决方案
    房屋买卖存在虚假宣传,侵犯了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可以解除合同,要求开发商按合同约定赔偿,合同没有约定的,按实际造成损失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房子虚假宣传可以退房吗房子虚假宣传可以退房。买房退房流程如下:1、买房人传出退房通告。买房人可根据包裹信件、发传真或是电話等的方式向开发商明确提出。因开发商义务造成退房,应由开发商担负退房导致的损害,包含贷款贷款利息、首付的存款利率、买房的税费等;如;买房合同中承诺了退房的赔偿,按合同书承诺解决,合同书承诺的赔偿不够填补损害的,可再行规定赔付;因买房者贷款申请办理未批准,合同书彼此对支付方式不可以协商一致等原因造成退房的,开发商不用担负承担责任。2、半个月内办完手续。买房人明确提出退房规定后十五日内,开发商理应退回买房人早已付款的
    2023-07-08
    60人看过
  • "星海日"太阳能空调被诉虚假宣传
    中国法院网讯河南的梁先生因轻信了报纸和杂志上关于太阳能空调的宣传广告而向厂家交纳了代销首付款,但他后来才觉得该空调并非广告里说的那样好。梁先生认为自己上了当,便将生产厂家北京某科技公司和刊登广告的报社、杂志社一并告上了法院,要求他们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同时起诉的还有天津、山东、江苏等6家商户。梁先生等人分别在起诉书中称,科技公司在2006年2月23日、2月28日的某报纸和某杂志上的广告版发布招商广告称:星海日牌太阳能空调高效节能达70%,通过国家空调质量监督检验巾心检测;专利号ZL92201229.6。原告看到广告后,即找到广告主科技公司并了解相关情况。原告随后向科技公司交纳产品代销首付款8万元。然而,星海日牌太阳能空调并不像被告所宣传的那样节能省电并通过国家空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洲,专利号亦属广告主科技公司虚构。梁先生等人认为,科技公司违反《中年人民
    2023-04-24
    65人看过
  • 猫眼虚假宣传被罚款,虚假宣传该如何追究责任
    一、猫眼虚假宣传被罚20万1月20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猫眼新增一条行政处罚信息,天眼查显示因“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遭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对此,猫眼回应称,去年年初一次优惠观影活动中,有其中一家合作机构合约到期,但猫眼在宣传页面中没有及时删除,导致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得知用户反馈后,已变更了宣传页面,并进行了严格的排查,未对消费者造成实际经济损失。二、虚假宣传怎么追究责任1、广告主责任。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2、广告经营者责任。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3、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5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
    2023-12-15
    185人看过
  • 涉及虚假宣传案件被判数年
    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加处或单处罚金。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虚假的宣传,构成虚假广告罪,则其会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甚至有可能被判处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虚假宣传的界定按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虚假宣传是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通常也称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虚假的宣传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分为两类:一类是虚假宣传,一类是引人误解的宣传。虚假宣传是指商品或服务的宣传内容与商品或服务的客观情况不符。如将非获奖产品宣传为获奖产品。引人误解的宣传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宣传。如某家具店的广告称本店销售意大利聚酯漆家具,消费者一般理解为
    2023-07-07
    360人看过
  • 虚假宣传屡罚屡犯
    记者随机调查身边饮用过碧生源减肥茶或肠润茶的消费者发现,饮用该品牌产品后最明显的反应就是会导致腹泻。一位鲁女士称,饮用碧生源减肥茶之后,一天要多上几次厕所;王女士称她的朋友饮用碧生源肠润茶后腹泻不止,几乎住在厕所;有曾经便秘的消费者反映,在饮用该品牌肠润茶后,产生了依赖性,停止服用之后便秘更加严重;甚至有消费者反映引用该产品后腹痛难忍,甚至便血。另外,记者了解到,碧生源品牌的产品广告也多次因为虚假宣传疗效触犯相关广告法律法规被有关部门通报批评。公开资料显示,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减肥茶是北京奥特舒尔保健品公司(以下简称奥特舒尔)的两款主打产品,两者的销售额近几年占到了该公司总体销售的95%以上。而奥特舒尔9月30日在香港上市,该公司的招股书中,奥特舒尔曾自曝受北京工商局处罚两次,另外两款主打产品碧生源常润茶和减肥茶等产品三年内因广告误导等原因,遭到各省级食药监局公开通报23次。早在广东省20
    2023-06-07
    411人看过
  •  取缔虚假宣传企业
    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雇佣或与别人合作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虚假演示和说明、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以及引人误解的商品价格、质量、性能、用途、制作成份、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市场信息等描述。这些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对消费者造成了不良影响,损害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原则。描述。这些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以下方面:1.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可能会雇佣或与别人合作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以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2.他们可能会在现场进行虚假的演示和说明,以夸大商品的优点或隐藏缺点。3.他们还可能会在商品销售场所张贴、散发或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4.在经营场所内,经营者可能会对商品进行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以误导顾客。5.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经营者可能会对商品的
    2023-11-22
    453人看过
  • 虚假宣传维权途径
    1、购房者可以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机关进行投诉,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对开发商作出相应的处罚。2、集体维权。业主们可以自发组成维权联盟,共同收集证据,共同起诉。3、委托律师代理起诉。委托资深的专业律师可以让胜诉的几率更大,律师更懂得维权的方法。集体委托律师,费用可以分摊,不会太高,且节约自己的时间。3、制造舆论。可以通过论坛、报社、电视台等媒介将消息散播出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对开发商的压力,因为这会影响到它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开发商如果理亏,则可能会主动妥协。什么是虚假宣传虚假宣传的定义: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宣传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
    2023-08-18
    148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欺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虚假宣传指的是商家在商业经营的活动当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形式或者是方法对商品或者是对服务做出了与宣传的有关信息不相符合的虚假信息,从而误导了消费者或者是客户做出的行为。这种就是虚假宣传。... 更多>

    #虚假宣传
    相关咨询
    • 虚假宣传属于虚假宣传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9
      属于虚假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 虚假宣传怎么处罚,虚假宣传怎么赔偿,虚假宣传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
    • 如何看待商家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
    • 酒店虚假宣传订房有效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4-09-21
      若您遭遇酒店进行了虚假的广告宣传,这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欺诈行为,作为消费者的您有权利要求获得赔偿。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如商家采取了带有欺骗性质的行为,您有权利根据相关证据向他们提出索赔申请。对于这类申诉的赔偿金额计算方式是基于您所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费用,同时我们还将在此基础上额外再支付三倍的赔款给您;但若追加的赔付款项仍然不足五百元(人民币),那么商家需要将差额补充到五百元整。
    • 虚假宣传,被曝光,虚假宣传,怎么投诉?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0
      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宣传的处罚: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