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与邻接权国际条约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18:40:59
90 人看过
目前国际保护版权与的条约主要有:
1.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9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
2.世界版权公约(1992年7月30日中国加入)
3.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1961年签订)
4.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1971年10月29日签订,我国于1992年11月7日加入)
5.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载有节目的信号的公约(1974年签订)
6.避免版权使用费双重征税的多边公约(1979年签定)
7.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1994年)
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1996年)
9.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1996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国际社会为保护版权和邻接权制定的国际条约
279人看过
-
版权与邻接权国际保护的基本规范3
242人看过
-
版权可以直接适用国际条约吗
440人看过
-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有哪些,著作权与邻接权有什么关系?
191人看过
-
版权与邻接权的最低保护标准
396人看过
-
邻接权与著作权:版权保护的例外
12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邻接权
词条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意思是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邻接权与著作权密... 更多>
#邻接权
最新文章
#邻接权
相关咨询
-
什么是邻接权,邻接权有哪些内容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24邻接权,也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活动过程中,对其为传播作品而创作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邻接权的内容:我国著作权法的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录音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录像制作者权(与录音制作者权规定在一起)、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 《著作权法》第四章对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的权利做出了规定。
-
版权和邻接权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3-04-25版权的侵权的维权方法如下: 1、与侵权者协商,要求其停止损害行为以及赔偿; 2、申请版权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调解; 3、直接向法院起诉。 版权与邻接权的主要区别在: 1、权利主体不同。版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造者,邻接权的主体是指作品的传播者。 2、保护的对象不同。版权保护的对象是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条件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原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对象是经过传播者艺术加工后的作品。 3、权利的内容不同。版权主
-
邻接权的适用权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161、出版者权。具体包括版式设计专有权以及专有出版权。 2、表演者权。 3、录制者权。录制者对自己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4、播放者权。
-
邻接权的定义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291、出版者权。具体包括版式设计专有权以及专有出版权。 2、表演者权。 3、录制者权。录制者对自己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4、播放者权。
-
民法总则里的邻接权与著作权有哪些区别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6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不同。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即书籍和期刊的出版者;音乐、戏剧等表演者;除了表演者,录音录像的制作人和广播电视组织几乎都是法人。2、保护的客体不同。前者体现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后者体现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三是内容不同。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即出版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出版作品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