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劳动争议中5大疑难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9 19:14:17 313 人看过

一、劳动仲裁与审判衔接的难点问题(一)当事人起诉后又撤诉的,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问题。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期间又撤诉,则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如何确定?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仲裁裁决因当事人的起诉而推去效力。当事人撤诉后,双方争议既恢复到仲裁裁决作出之前的状态。其理由是,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是审判的前置程序,是必经程序。它与诉讼中一、二审法院判决之间的关系不同,如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在二审撤诉后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仲裁裁决即失去效力,当事人撤回起诉后,仲裁裁决亦失效,即争议双方此时的状态与裁决前没有区别。另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后又撤诉,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其理由是,仲裁裁决作出并送达当事人后,在15日内处于一种未生效状态,15日期满双方均未起诉的,仲裁裁决生效。15日内当事人起诉的,如果法院以判决或调解方式进行实体处理,仲裁裁决即失效。如果当事人撤回起诉,表明当事人在程序上放弃诉权,即当事人放弃依诉讼解决争议的权利,则未生效的裁决在15日期满即发生法律效力。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因为,一旦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诉讼又撤诉后仲裁裁决即失去效力,那么仲裁程序便失去了意义。(二)一裁两审的程序已不适时宜我国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裁两审制度。在仲裁与审判的关系上,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次裁决,裁决书一经送达,当事人不得向上级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声明不服。但不服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故人民法院既不权维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对于认定有误的仲裁裁决亦无权改判或发回。这种程序的设置使得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监督机制,导致仲裁程序形同虚设。另外,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经过一裁两审,审理期限必然过长,涉案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诉讼成本加大,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的有力保障。笔者认为,修改该劳动仲裁前置的程序,改为或裁或审。即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选择由仲裁机关或法院解决劳动争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劳动法严重滞后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在许多方面原则性太强,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不够。为了弥补劳动法的不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布了大量的劳动行政法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冲突,有些规章语言模糊,易产生歧义。且劳动行政部门的文件不公示性,执法人员很难及时取得并全面掌握。笔者认为,劳动法应尽快修改,应以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为原则,并吸纳当前较为重要的规章制度。并且笔者建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发部文件后,能及时的向社会公示。三、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是否合理劳动争议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因对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范围、数额、给付条件和方式等产生纠纷的情况较多。此类问题除了法律明文规定外,更多的是用人单位的内部规范决定,单位据此决定工资、奖金、年终奖等的发放,决定房租、供暖费等的收费标准和办法,有时甚至没有确定相关标准规范。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多寻求法律救济。劳动报酬约定不明时,法院在实践中处理此问题时可参照的标准比较复杂,如参照当地同行业同工种标准,参照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水平标准等,给审判此类案件带来麻烦。笔者认为,应取销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内部规范决定的制度,应由劳动法具体的来规定,以求统一规范。四、用人单位内部规定是否合法有效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一般依据本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管理,要求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本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对于违反内部规定的行为往往依据此类规定对劳动者作出相应的处分。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和要求报酬待遇等也往往由其决定。如何界定用人单位在管理劳动者中的自主权,如何界定单位制度内部规章的权限和范围,此类规范内容是否合法有效,是否经适当程序产生(如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是否向劳动者公示,是否能作为案件处理的依据等等,常常是双方当事人庭审辩论的焦点,也是案件审理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许多单位在自行制定内部规章后,即不履行民主程序亦不履行公示程序,而且该规章往往侧重保护企业利益,对劳动者极为苛刻,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为给解除劳动关系找到借口,庭前临时界定企业规章制度,使劳动者无法举出相应的反证而在诉讼中陷于被动,故笔者建议,应尽快建立企业规章备案机制,使得劳动争议纠纷后发生有据可依,便于案件审理。

五、关于反诉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纠纷双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时,均有向法院起诉的权利。由于双方当事人是不服同一裁决而起诉,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和法院审判,可以把两案合并审理,将后一起诉按反诉对待。在司法实践中,常见当事人提出反诉的另一种情况,即仲裁裁决书送达后,甲不服裁决在15日内起诉,法院依法受理;被告乙接到起诉状副本后在法定期间内提出反诉,该反诉时间从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算已超过15日。这类反诉是否成立,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依据民诉法有关规定提出反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反诉条件,即应受理。加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案件具有特殊性,即反诉构成条件应具备当事人在仲裁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这一要件。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处理比较妥当。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0日 07: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仲裁委员会相关文章
  • 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一些疑难问题
    (一)案件受理方面慎重受理。企业改制涉及的遗留问题由政府解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虽将社会保险规定纳入受理范围,但我们认为并非所有的社会保险争议都属于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涉及社保的心理走行政程序。只有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或降低基数导致其实际损失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医疗待遇和赔偿金的社会保险争议。这类争议中,从公法上讲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的法定义务;从私法上讲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仲裁机关超过45天或60天的仲裁期限未结的案件直接起诉到法院的,应局面征询当事人意见,如当事人仍同意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应由仲裁委员会继续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并作出裁决或调解书后,当事人又以程序违法要求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二)合同效力尽量维护劳动合同的效力,引导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建筑领域中,发包人将工程层层转包后,包工头不具有劳动
    2023-04-22
    86人看过
  • 劳动工伤争议7个难点问题
    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8号)中就处理工伤争议的7个难点问题分别作了规定,主要内容是:(1)职工因工伤待遇给付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是职工与社会保险机构发生的工伤待遇给付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职工可向社会保险机构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2)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伤亡(包括因工随车外出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伤亡),即使职工本人有一定责任,都应认定为工伤,但不包括犯罪和自杀行为。认定职工工伤,并不影响企业按规定对违章操作的职工给予行政处分。(3)司机在执行正常工作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属于无责任或少部分责任的,一般应认定为工伤。(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伤认定及可否享受工伤待遇发生争议,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确定其申诉时效时,不能一概将职工负伤之
    2023-04-26
    158人看过
  •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疑难问题的复函
    发布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部)发布文号:劳办发[1994]47号浙江省劳动厅:你省温州市鹿城区劳动局《关于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请求答疑的请示》(温鹿劳<1993>83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职工在到达退休年龄前有旷工行为,企业应依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及时给予处理。若企业未及时处理,而职工已到达退休年龄,则企业应予办理退休手续,终止劳动关系。二、目前一些地方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了工伤事故补偿标准,劳动部门在处理工伤事故补偿问题时,可根据当地有关规定处理。地方没有制定有关工伤事故补偿标准,在国家没有新的政策出台之前,仍应执行1953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请转告温州市鹿城区劳动局。一九九四年二月八日
    2023-04-22
    264人看过
  • 审理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探讨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由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只对未履行的部分发生效力,不涉及已履行的部分。在审理劳动合同争议的案件中由于没有很好理解私法自治和公法干预的关系,导致司法实践在审理劳动合同争议的案件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劳动合同解除方面的法律纠纷更是困惑着司法实践,文章围绕此方面展开探讨。审理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件首先应当对劳动合同法律关系有正确认识。劳动关系本质上是民事主体之间所产生的关系,因此其法律关系应当遵循私法自治原则,出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地位的悬殊以及社会发展的利益衡量,对劳动关系又更多受公法律调整,所以是《劳动法》是公法与私法相融合而产生的法律,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作为其中重要的
    2023-04-22
    80人看过
  • 集体企业改制中的几个难点问题探讨
    近几年来,随着集体企业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地方正在进行集体企业的改革,全面放开搞活企业。如何做好改革的法律服务和保障工作,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社会的稳定,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做好集体企业的改制,关键是职工权益的解决。从近年来集体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大多数是由于集体企业职工利益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从而导致职工因不满意利益分配和权利行使不断上访,并引起诉讼。职工权益的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资产量化在集体企业改制中,均应给予职工经济补偿金,以保障职工利益。经济补偿金又是集体企业资产量化给职工个人时的重要标准。资产量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资产量化的受益人范围集体企业资产在进行产权界定,资产评估后,就应当在制定量化标准前确定资产量化受益人范围。资产量化受益人范围的确定是涉及到改制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确定集体企业资产量化受益人的范围?这要根据我国关于
    2023-04-26
    418人看过
  • 劳动合同履行中的几个常见疑难问题
    一、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劳动者有何权益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停工、停产、歇业时间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劳动者未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需支付给劳动者基本生活费,基本生活费的标准为当地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基本生活费包含职工个人交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劳动者还可以用人单位不能提供劳动岗位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二、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调岗调职调薪的效力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具有劳动请求权,即有权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岗位。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工作岗位。针对岗位调整的原则是一般应经劳动者同意,如没有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或虽有变更但确属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要,且对劳动者的报酬及其他劳动条件未做不利变更的,劳动者有服从安排的义务。用人单位行使用工自主权是否合法,首先得看有无在劳动合同中或规章制度中规定;其次要确因生产经营需要且调整前后
    2023-04-29
    413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仲裁委员会
    相关咨询
    • 外国人劳动争议疑难问题该怎么处理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25
      对于本申请:T公司认为其与第三人D公司法定代表人系同一人,Mike与第三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第三人重复计算其工资收入,分别于2013年1月和3月支付Mike工资188739元。因此,要求Mike返还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工资188739元。 此外,T公司认为,Mike未按裁决书裁决事项回公司上班且已另行成立公司,公司也未催告Mike上班。
    • 劳动争议疑难有哪些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0
      (1)关于解除劳动合同,T公司主张Mike系个人离职,在Mike不予认可的前提下,T公司未提供任何有效证据加以佐证,应承担不利后果,因此,仲裁委采信Mike陈述,T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缺乏事实依据,属于违法解除。对Mike主张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仲裁请求,仲裁委予以支持。(2)关于工资损失,因T公司系违法解除,由此造成Mike的工资损失,T公司应予承担。因Mike自11月15日起确实未提供正常劳
    • 劳动争议调解,中问题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8
      调解劳动争议,就是要做劳资双方的思想工作,以事实为依据,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陈述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双方解决分歧,就争议事项达成共识。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这是关于劳动争议调解方式的规定。 具体分析劳动争议调解,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 其一,由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委员会进行的调解; 其二,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持的调解; 其三,由人
    • 江苏省劳动仲裁疑难问题研讨会纪要参考文献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9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双方协商签订了关于工资、经济补偿金支付等协议,劳动者反悔申请仲裁的应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就工资、经济补偿金的事宜协商达成协议的,以双方签订协议的时间为申诉时效起算点,劳动者在申诉时效内提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在审理中,应审查该协议是否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只要双方的协议不是在一方受欺诈、胁迫、基于重大误解等违背真实意思表示
    • 劳动争议中仲裁时效问题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4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对于2008年5月1日前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关仲裁时效和起诉的规定及适用《劳动法》。《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