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投毒罪是什么罪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4 03:00:25 162 人看过

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具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性质的物质,足以对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行为。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只要行为人实际实施了这种行为,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犯罪,应当受到立案追究。

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具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性质的物质,足以对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行为。只要行为人实际实施了这种行为,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犯罪,应当受到立案追究。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故 意 投 毒 构 成 什 么 罪 ?

根据我国《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的规定,故意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危险物质或者以危险物质相威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14条,故意投毒罪的最高刑罚为死刑,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第115条,故意投毒罪,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故意投毒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旦构成该罪,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在我国,立法机关对故意投毒罪的处罚力度加大,对于故意投毒犯罪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从重处罚的原则。此外,我国刑法理论也普遍认为,故意投毒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应依法判处死刑。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投毒罪的定罪和量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投毒物质的毒性、投毒行为对公共安全的危害程度、投毒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对于故意投毒罪,我国刑法采取了严格责任主义原则,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毒行为,就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不论其投毒的目的是为了报复、示威还是其他目的。

故意投毒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旦构成该罪,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在我国,立法机关对故意投毒罪的处罚力度加大,对于故意投毒犯罪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从重处罚的原则。此外,我国刑法理论也普遍认为,故意投毒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应依法判处死刑。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投毒罪的定罪和量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15: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刑法上什么是投毒罪,投毒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刑法上什么是投毒罪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三)》和200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投毒罪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取消了投毒罪罪名。但是没有法律修正案或者立法解释将之推及刑法第17条第2款。那么对于该条文的理解就会有疑问,到底是只涉及投毒行为,还是涉及包括投毒行为在内的投放危险物质行为。2004年4月改名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毒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己威胁到
    2023-06-11
    101人看过
  • 投毒罪的预备阶段是什么意思
    投毒犯罪的犯罪预备阶段是犯罪分子对所投毒物进行购买、配置、存放等预备行为,以及对所要投毒的地点进行选择等。对于投毒犯罪的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什么情况下可以减轻处罚下列情况可以减轻处罚:(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2)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5)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6)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区别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本质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发生在犯罪行为尚未着手之前,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着手但尚未结束之间。犯罪预备又称预备犯,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未遂
    2023-04-02
    333人看过
  • 投毒故意伤害罪判刑多久
    一、投毒故意伤害罪判刑多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明文规定,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犯罪行径,若其所导致的人身损失程度达到重伤级别,那么法律将对此类犯罪者量以三年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加以惩戒;而倘若投放毒害性物质意图伤害他人身体,进而导致重伤后果发生的话,则应按照本法条的相关规定,适用故意伤害罪名的量刑标准予以定罪量刑。在极端情况下,如投毒行为直接导致受害者死亡或采用极其残忍手段致使他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的,犯罪嫌疑人有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严厉惩罚,具体的刑罚裁决需视案件的具体情节以及法院的最终判决结果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
    2024-07-22
    111人看过
  • 投毒罪罪名成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一、投毒罪罪名成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二、投毒罪的追诉时效投毒罪的追诉时效一般是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
    2023-09-21
    487人看过
  • 什么是故意犯罪怎么判定罪名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一、过失犯罪和间接犯罪的区别间接犯罪和过失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意识因素上的区别。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意识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表现为明知,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在主观意识上表现为应当预见。两者意识因素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在意志因素上的区别,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意志表现为放任,但也不希望、不积极。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意志上表现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这种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具体表现为笨拙失误、轻率不慎、缺乏注意,或者未履行法律条例强制性规定的安全和审慎义务。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这就是
    2023-03-26
    144人看过
  • 投毒罪属于哪一种罪名?
    故意投毒属于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包括危险气体、液体、固体。必须有投放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故意使用危险物质杀害特定个人或特定牲畜的,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责任形式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故意投毒的
    2023-07-20
    370人看过
  • 投毒罪改名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所谓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1059剧毒农药等。鸦片、大麻、吗啡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投放毒物的场所很多。为了毒害群众,有的在公用的自来水池、水渠、水井、公共食堂的水缸、饭锅以及公共食品中投毒;为了毒害牲畜,有的在牧场的饮水池和牲畜饲料中投毒;为了毒害家禽,有的在饲料中投毒,等等。投毒罪是危害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
    2023-02-14
    279人看过
  • 投毒构成哪个罪名
    投毒可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逃究。投毒还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一、本罪与它罪的区分(一)投毒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刑法》第114条增加了投毒这种行为方式。对投毒行为直接适用第114条之规定。故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刑法》第115条规定处罚。(二)投毒罪与以投毒为手段的行为的区别。不论在何种场合投毒,投毒行为的具体指向如何,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以投毒罪论处。如果投毒行为只是指向特定的个人、特定个人家庭
    2023-03-08
    429人看过
  • 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观与客体方面。第一,主观方面的区别。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造成对公共安全的破坏,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故意杀人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的死亡,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二者在认识因素上的区别是:行为人所认识的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公共安全的破坏,还是他人生命的终结;在意志因素上,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杀人罪可表现为希望或放任,其不同之处在于希望或放任的结果不同:一个是公共安全的破坏,一个是他人生命的终结。第二,客体上的区别。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包括特定多数人和不特定多数人;故意杀人罪所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公共安全与人的生命权利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就产生了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客体与杀人罪的客体存在交叉的情况,正是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投放危险物质杀人
    2023-05-01
    157人看过
  • 对个人投毒是什么罪
    故意投毒属于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要行为人实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如何确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为: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4、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新刑法对爆炸罪既遂的判刑标准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爆炸行为,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就构成犯罪。判刑
    2023-06-23
    433人看过
  • 给动物投毒是什么罪
    法律综合知识
    一、给动物投毒是什么罪无论何种毒性药物将动物致死的行为,都应被认定为投毒罪或者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刑法上,此罪属于危险犯,并不需要达到造成实际危害结果的程度,仅若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向社会环境中投放能够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财产安全的有毒性或放射性物质,或者传染性病原体等,且其行为已经足够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便可构成犯罪,应当依法予以立案侦查并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给动物投毒罪立案标准是哪些呢给动物投毒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
    2024-03-24
    126人看过
  • 食物中毒入罪罪名是什么
    食物中毒入罪罪名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实践中,把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罪与非罪的界限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尤其注意是否违反《食品卫生法》。违反食品卫生法规是构成本罪的前提,不违法就不构成犯罪。(2)生产销售的食品是否有毒、有害的食品。判断食品中是否有毒、有害,要由专业的食品卫生监督机关进行鉴定。如果无毒、无害或者毒性很小,危险性也很小,则不构成犯罪。(3)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出于故意。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不知道生产销售的食品是有毒、有害的食品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则不构成犯罪。一、构成本罪依据具体情形可分别承担如下刑事责任1、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
    2023-03-17
    334人看过
  • 投毒罪与它罪的界定是什么
    1、投毒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对投毒行为直接适用第114条之规定。故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2、投毒罪与以投毒为手段的行为的区别。不论在何种场合投毒,投毒行为的具体指向如何,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以投毒罪论处。如果投毒行为只是指向特定的个人、特定个人家庭饲养的禽畜、承包的鱼塘等,并有意识地将损害结果限制在这个局部范围内,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应定投毒罪。应根据实际情况,构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3、投毒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违反毒害性物品管理规定,也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但这种罪是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且只能由
    2023-03-11
    254人看过
  • 持有毒品是什么罪名
    法律综合知识
    一、持有毒品是什么罪名持有毒品是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非法持有毒品罪构成条件非法持有毒品罪构成条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他人的身体健康。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毒品。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非法持有毒品罪减刑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的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
    2023-11-22
    33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过失投毒罪与投毒罪的区别是什么,与故意投毒罪的区别有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过失投毒罪与投毒罪的界限过失投毒罪与投毒罪,都是以投毒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客体要件、犯罪手段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是:(1)投毒罪是故意犯罪,过失投毒罪是过失犯罪,二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是根本不同的。(2)过失投毒罪在客观上以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作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未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不构成犯罪。投毒罪只要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投毒行为,不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 投毒是故意伤害罪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15
      投毒一般不是故意伤害罪,而是故意杀人罪或者投放危险物质罪。对于投毒的犯罪行为应该从其犯罪动机、原因、行为手段、犯罪工具及被害人身体器官的损害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如果其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均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基本特征,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 为什么判A为故意杀人罪而不是投毒罪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6
      两者侵犯客体要件不一样。故意杀人罪的侵犯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毒罪,该罪名已取消)的侵犯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 投毒罪罪行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1
      投毒罪,就是投放危险物质罪。二者没有区别。 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三)》和2002年3月15日两高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投毒罪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取消了投毒罪罪名。
    • 故意杀人罪和投毒罪的区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5
      1、二者区分的关键是看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是否危及公共安全。 2、如果行为人只针对特定的个人投毒,如将毒物投放于被害人所喝的饮料中,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的投毒行为虽然针对特定的个人,但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就构成投毒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