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11-17 15:01:01 84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法研[2004]38号

【发布日期】2004.03.30

【实施日期】2004.03.30

【效力状况】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司法解释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04〕15号《关于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后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如何定性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以后,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分别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和相应的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数罪并罚。

受贿罪的犯罪构成分析

一、受贿罪的主体特征

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第九十三条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作了如下表述:“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对刑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笔者认为应作如下理解:

(一)、从严格意义上说,国家工作人员就是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一款所说的“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包括第二款所列的人员。所谓国家机关,是指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力,以国家预算拨款作为独立的活动经费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系统的各级机构。第二款列举的人员,只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即学术界所称的“准国家工作人员”。

(二)、作为刑法规定的受贿罪主体,行为人的职务必须具有公务性质,即以“从事公务”为本质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公务”一词的解释是:公务,是关于国家或集体的事务。结合刑法典精神,关于“从事公务”的理解,应是指代表国家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组织、领导、监督等活动。它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管理性,即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的公共事务比较广泛,既可以是国家事务,也可以是社会事务和集体事务,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文体、卫生、科技以及同社会秩序有关的各种事务的管理;二是具有国家代表性,即这种活动是代表国家进行的,它是一种国家管理性质的行为,而不是代表某个人、某个集体、团体的行为。换句话说,这种活动是国家权力的一种体现或是国家权力的派生权力的一种体现。“公务”与“劳务”有本质的区别。劳务活动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活动,其活动对象是各种生产资料,所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提供劳动服务的活动,也就是以自己的体力或技术知识为集体或个人提供某种服务,他们本身不直接参加物质资料的生产,也不从事管理事务。因此,在国家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并不都是刑法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如果不是从事公务,也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行为能否以受贿罪予以惩治争议较大,其关键就是对医生是否属于“从事公务”的理解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医生是由人事部门进行分配,对他们也是按干部进行管理,且他们的行为对单位产生法律后果,比如发生医疗事故要由医院承担赔偿责任等,故而医生是属于“从事公务”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医生不属于“从事公务”,理由是:

(1)医生的工作是技术性服务,不具有管理职能,因而不具有公务性质。

(2)医生虽具有干部身份,但这与“从事公务”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不是同一概念。

(3)以人员行为对单位产生民事后果作为确定是否“从事公务”的标准不科学,单位工作人员职务行为造成损害的,单位无疑要在民事上承担损失,但不能由此得出是“从事公务”的结论。笔者以为,医生是国家公益活动的主要实现者,医生组织诊病、手术,实现国家公益事业的社会职能,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故而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具有“从事公务”的性质,其收受药品回扣涉嫌犯罪的,应以受贿罪予以惩治。

(三)、受贿罪主体除上述人员之外,还有一类人员,即“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是指除前所述人员外的其他依照法律规定对公共事务承担组织、领导、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如党务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委员。关于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否属“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作了明确规定。解释规定,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时,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抚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五)代征、代缴税款;(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七)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即如果所从事的工作是具有协助政府行政管理性质的,就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资格;如果所从事的不是立法解释所列举的七项属于协助政府行政管理性质工作的,而是纯属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以及经营活动的,则不能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但由于农村经营、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所履行职责的双重职能,即协助政府从事公务的职责和管理村内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职责,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围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经济职务犯罪问题仍易引起诸多争议。根据立法解释精神,对于村民委员会人员、村党支部人员、村经济合作社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七项行政管理工作时,利用职权实施经济犯罪的,以“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对待不存疑义。但对村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人员和分设的村民小组人员是否属立法解释中规定的“村基层组织人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村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人员和村民小组人员应属立法解释规定的“村基层组织人员”。因为村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和村民小组本身属于村民委员会下属机构,当然应与村民委员会一样,包括在“村基层组织”范围之内。尤其是下属委员会的人员,依法可由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兼任,故应按“村基层组织人员”对待。第二种观点认为,最高法院曾有司法解释规定,村民小组长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按照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再者,能够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是村级基层组织,村委会下属委员会和分设的村民小组,只是协助村委会工作,其含义与“村基层组织”有区别。笔者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在对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否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问题上,是从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否属“依法从事公务”这一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出发来判断。为体现立法解释精神,村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人员和村民小组长在协助政府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中,利用职务实施犯罪的,应以“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对待。况且,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之前,且立法解释效力高于司法解释,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的精神不一致的,应当按照立法解释的规定处理。

二、受贿罪的主观方面

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财物或者收受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是一种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行为,仍然故意地实施这种行为。行为人犯罪的目的是希望得到本不应当得到的金钱、财物等贿赂。间接故意或过失则不构成本罪。由于理论界与司法实践对这个问题的争议并不大,在此不再赘述。

三、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刑法关于受贿罪规定了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受贿行为,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二是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经济受贿行为,即“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三是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的间接受贿行为,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上述三种受贿行为在客观方面均有所区别:

(一)、一般受贿行为的客观方面

一般受贿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自己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条件。它既包括本人职务内的权力,如工程发包权、金融信贷权、人事管理权等等,又包括“与职务有关”的权力,即行为人不是直接利用其职权为行贿人谋取利益,而是通过第三人或单位为他人谋取利益。这里的第三人与单位与行为人的职权具有制约关系,也就是说,行为人事实上是基于其职权,要求第三人或单位按其意志为其办理某项事务而达到为行贿人谋取利益之目的。这里的第三人不一定是要国家工作人员,只要是第三人与其有制约关系即可,例如某税务所所长要求辖区内某私营企业为其请托人安排工作,而该企业厂长考虑到必须维持与税务部门的良好关系,不得不予以接纳。

一般受贿行为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索取他人财物。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行为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均构成犯罪。二是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和“为他人谋取利益”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构成犯罪。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正当,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实现,不影响本罪的成立。“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是指行贿人为使受贿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主动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而国家工作人员则违背职务要求收受他人送予的财物的行为。这里要注意把它与利用亲情、朋友间礼尚往来严格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收受他人财物都是非法的。

(二)、经济受贿行为的客观方面

经济受贿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收受回扣、手续费构成受贿罪的,必须以违反国家规定为前提。所谓“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在经济往来中”,笔者以为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工作上的直接参与性,即行为人直接参与了某项经济活动;二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便利的自然性,即行为人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担负一定的工作任务;三是经济活动的双向性,即某项经济事务具有对应性活动。对于“回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96年11月5日发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作了解释,它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在帐外暗中以现金、实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可见,“回扣”有以下特点:(1)回扣发生要经营活动的双方之间;(2)回扣的表现形式一是在帐外进行,这里的“帐”是指根据国家财经法规设立的财务帐,不包括“小金库”等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财务帐;二是暗中进行,即只在经营活动中双方或委托代理人等少数人知晓;(3)回扣包括现金、实物或其他方式等多种形式。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必须“归个人所有”,才能构成犯罪,这是因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允许“明示入帐”归单位所有的回扣,而仅禁止“帐外暗中”归个人所有的回扣。

(三)、间接受贿行为的客观方面

间接受贿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如何理解“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呢?一种意见认为,是利用“行为人与被利用的国家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第三人)之间存在职务上的制约关系”的便利条件,“这种制约关系具体分为两类:一是纵向的制约关系,即上级领导对下级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上的制约关系;二是横向的制约关系,即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之间职务上的制约关系。”1第二种意见认为,是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能够制约、影响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的便利条件。2第三种意见认为,间接受贿与一般受贿的区别之一,是间接受贿在行为人与被利用的国家工作人员之间不存在职务上的制约关系。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首先,从刑法规定间接受贿的初衷来看,刑法除了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的一般受贿外,之所以第三百八十八条又规定间接受贿这种特殊形式,是因为一般受贿难以涵盖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受贿行为,而又必须通过刑法调整来解决这种特殊受贿行为无法打击的问题。行为人与第三人存在职务上制约关系的,在司法实践中一直都是按受贿罪处理,并不存在争议。其次,从“制约关系”的实质来看,在行为人与第三人职务间存在制约关系的情况下,第三人通过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其动力之源来自行为人的职务:一方面,是行为人的职务支配、推动其利用职务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另一方面,如果第三人不按行为人的要求去做,行为人就有可能利用职务给他带来不利的后果。也就是说,第三人的职务行为是行为人的职务使然,归根到底是基于行为人的职务,它只能属于一般受贿,而不属于间接受贿。再次,从构成要件上看,间接受贿与一般受贿相比,具有独立而完整的犯罪构成:除职务方面的差异外,一般受贿只要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即可,至于利益是否正当则在所不论,而间接受贿必须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一般受贿中索取贿赂的不以“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为要件,而间接受贿无论是索取或收受贿赂,都必须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可见间接受贿的要件要严于一般受贿,因此不可能存在某一行为既可以定一般受贿又可以定间接受贿的情况。既然行为人与第三人之间存在职务上的制约关系符合一般受贿的要件,就应定一般受贿,而不能定间接受贿。否则,就有可能把一些本应定一般受贿的案件定为间接受贿而开脱于法网之外。

一般受贿与间接受贿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还是“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而不在于有没有通过第三人的职务行为。因为间接受贿必须通过第三人的职务行使,一般受贿也可以通过第三人的职务行使。凡认为通过第三人职务行为的就按第三百八十八条处理是站不住脚的。因此笔者以为在司法实践中应把握:(1)行为人仅利用了自己的职务之便而没有通过第三人职务的行为,是一般受贿;(2)行为人既利用了自己的职务之便,又通过了第三人的职务行为的,仍是一般受贿;(3)行为人没有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而仅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第三人职务行为的,是间接受贿。这里要特别注意几点:一是“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必须以职务为基础,离开职务,职权或地位无从谈起。二是“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不是利用职权或地位本身,而是利用由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这种便利条件一般表现为身份或面子。三是“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不同于利用亲属、友情关系。对于利用亲属、友情关系通过第三人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从中索取或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不属于间接受贿,不应以受贿罪论处。

间接受贿客观方面另一特点是必须以行为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构成要件。何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呢?两高《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第二条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从“通知”中可以看出,所谓的“不正当利益”应包括以下二个方面:一是非法利益,即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这种利益本身就具有非法性,既包括取得法律禁止取得的利益,也包括通过不正当手段减免依法应履行的义务。二是其他不应得的利益,即“通知”中规定的“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这种利益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是中性的,正是因为具备了下列两个条件,该利益成为不正当利益:(1)请托人希望通过行贿而使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2)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为请托人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如在工程承包过程中,请托人虽具有承揽该项工程的资格条件,但其不是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承包权,而是采用行贿手段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违反规定给予该项工程的承包权,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后,违反有关工程发包的条件和程序给予请托人承包权,请托人所获的利益,就应属于不正当利益。这里要注意,如果请托人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允许可以得到的帮助或方便条件,不能视为不正当利益。

四、受贿罪的客体特征

关于受贿罪侵犯的客体,传统的观点认为,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4但近几年来,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主要有:(1)认为受贿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其理由是作为受贿罪对象的贿赂都是财物,并且所有的受贿犯罪都是以非法获取财物为目的的行为。因此,作为一种以身分条件谋取非法经济利益的财产性犯罪,受贿罪侵害的直接客体应该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认为受贿罪的客体是国家经济管理活动。理由是:受贿罪的社会危害性,最主要、最直接地体现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侵害上,特别是经济活动中的受贿犯罪,更加严重侵害了社会经济管理秩序。(3)认为受贿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

(4)认为受贿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又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还危害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机关的声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15: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计算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线路价值问题的电话答复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如何计算盗窃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线路价值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盗窃数额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意图通过盗窃行为占有,并在客观上已实际造成的公私财物的直接损失数额。犯罪分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线路,线路(如铜线)本身的价值可以认定为盗窃数额。由于盗窃这些通讯线路使电报、电话中断因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视为盗窃或者破坏通讯设备所引起的后果,可以盗窃罪或者破坏通讯设备罪从重处罚。附: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计算盗窃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线路价值问题的请示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近,我院相继受理了几件犯罪分子盗窃破坏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线路案件,这些线路如果按照铜线本身的价值计算并不高,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关于损坏通讯线路赔偿损失的规定》电报、长途电话和农村电话电路的阻断时间,以每条电路阻断一分钟,即一路分为计算单位。电报电路每天阻断时间超过一百分钟的,按一百分钟计算
    2023-06-11
    92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共同受贿案件中受贿数额认定问题的研究意见怎么解读
    【解读】一、问题由来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目前对于未区分主从犯的受贿罪简单共犯均按参与额量刑往往导致罪刑失衡,此时,能否按照个人实际所得数额量刑,审判实践中争议较大,有关部门遂向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征求意见。二、主要争议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对于未区分主从犯的受贿罪简单共犯,应当按照个人实际所得数额量刑,以实现罪刑相当、裁判公正。我国刑法只规定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而对于非主犯如何处罚,刑法并无明确规定,所谓的“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理论通说,并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因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于未区分主从犯的受贿罪简单共犯,应当实事求是地按照其“个人所得额”而不是“参与额”量刑。另一种意见认为,根据立法精神及“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理论,在共同受贿犯罪案件中,不管主犯、从犯还是简单共犯,均应当根据其参与的共同受贿数额量刑。三、研究意见及其理由经慎重研究,我们认为,对于共同
    2023-11-27
    152人看过
  •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非法经营行为界定有关问题的复函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你部《关于非法经营界定有关问题的函》(文市函[2002)1449号)收悉。经研究,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一、关于经营违法音像制品行为的处理问题。对于经营违法音像制品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分别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等相关规定办理。二、关于非法经营行为的界定问题,同意你部的意见,即:只要行为人明知是违法音像制品而进行经营即属于非法经营行为,其是否具有音像制品合法经营资格并不影响非法经营行为的认定;非法经营行为包括一系列环节,经营者购进违法音像制品并存放于仓库等场所的行为属于经营行为的中间环节,对此也可以认定为是非法经营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二○○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2023-06-11
    437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申XX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数额问题的电话答复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豫法(研)请〔1991〕15号《关于申XX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数额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同意你院的倾向性意见。即在具体认定诈骗犯罪数额时,应把案发前已被追回的被骗款额扣除,按最后实际诈骗所得数额计算。但在处罚时,对于这种情况应当做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申XX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数额的请示豫法(研)请〔1991〕15号最高人民法院:最近,濮阳市中级法院就申XX诈骗案诈骗数额如何认定问题向我院请示。被告人申XX以欺骗手段,于1987年10月与江苏省XX县酒厂签订了价值为106200元的各类曲酒合同。案发前,XX县酒厂追回曲酒价值61086.24元,下余45113.76元已无法追回。对此案,我院审委会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申XX的诈骗数额,可把案发前被追回的6万余元扣除并作为从重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按下余的4万5千余元的数额予以认定;
    2023-06-11
    163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盗窃有价证券数额计算问题的电话答复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鄂法研字(1988)第2号《关于盗窃有价证券数额计算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同意你们在请示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即盗窃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有奖债券,虽然不能随即兑现,但这类债券不记名,不挂失,其性质与国库券、股票相类似,一般应按票面数额计算。对于未兑现的,处理时一般可作为从轻考虑的一个情节。附: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盗窃有价证券数额计算问题的请示报告鄂法研字〔1988〕第2号最高人民法院: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不少银行经批准发行了各种有奖债券。它不记名、不挂失,定期一年或几年兑现。在审判实践中,遇到有关盗窃这类债券数额的计算问题,由于认识不一,直接影响正确适用法律。有的认为,根据“两高”《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不宜按票面数额计算。有的认为,这类债券虽不能随即兑现,但它不记名,不挂失,到期即可凭券兑现,因此,应按票面
    2023-06-11
    424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纺织品、针织品、服装购销合同暂行办法》适用中的两个问题的电话答复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87)鲁法经行字第12号请示及关于请求对法条解释的函均收悉。对请示中的两个问题,经研究并与商业部联系,分别答复如下:一、关于《纺织品、针织品、服装购销合同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适用范围问题:根据《暂行办法》第二条的规定,该《暂行办法》只适用于国营商业之间、国营商业同城乡集体商业之间的购销合同。国营商业对机关、团体、工矿企业等销售纺织、针织品、服装,在签订合同时,可以参照该《暂行办法》执行。因此,深县位桥乡服装厂与济南时装公司购销合同纠纷案不属于该《暂行办法》调整的范围。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都同意适用该《暂行办法》,也可按照该《暂行办法》进行处理。二、《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一项中的“有特定要求”应理解为:当事人在订立经济合同时对合同的标的特别规定的条件。因此,深县位桥乡服装厂与济南时装公司订立的购销合同中的规定:即位桥乡服装厂生产的服装,要挂上济南时装
    2023-06-09
    391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偷开汽车长期作为盗窃犯罪工具使用应如何处理问题的电话答复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豫法研字(1990)第21号《关于偷开汽车长期作为盗窃犯罪工具使用应如何处理问题的请示》及有关材料已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对于偷开汽车作为盗窃犯罪工具使用的,要结合案情进行全面分析,不宜仅仅根据使用偷开汽车的天数,来推定行为人对偷开的汽车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依据案件事实、证据不能认定其偷开汽车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仍按1984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条第(六)项“如果为了进行其他犯罪活动,偷开汽车当犯罪工具使用,可以按他实施的犯罪处治”的规定办理,偷开汽车可以作为所实施盗窃犯罪的从重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而不能将汽车的价值计算为盗窃数额。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偷开汽车长期作为盗窃犯罪工具使用应如何处理问题的请示豫法研字〔1990〕第21号最高人民法院:最近,我们在审理一起盗窃犯
    2023-06-11
    425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问题的电话答复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粤高法明电(92)68号《关于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基本同意你院提出的第一种意见。根据《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十一条的规定“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决定》公布施行前发生、公布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刑法第九条规定的原则办理,也就是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决定》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是在《决定》生效前发生的,刑法和其他刑事法律都没有组织他人卖淫罪和处刑的规定,因此,应当根据从旧原则,对这类行为不能运用《决定》定罪量刑。鉴于组织他人卖淫都是通过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等具体的犯罪形式进行的,而对于在组织他人卖淫过程中所实施的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的行为,《决定》、刑法和其他刑事法律均认为是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根据从轻原则予以量刑,也就是适用刑法、其他
    2023-06-11
    418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死缓犯执行期起算问题的电话答复内容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死缓犯执行期起算问题的电话答复已失效。死缓的执行方式是怎样死刑缓期执行,是指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即死刑缓期执行,又称死缓。死刑缓期执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前提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样,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死刑条款,或者所犯罪行不该判处死刑,就不能适用死刑缓期执行。例如,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在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同样也不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可以不立即执行死刑。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是区分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的界限。什么是不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案件呢?一般是指该罪犯罪行虽然极其严重,但犯罪分子投案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共同犯罪中有多名
    2023-06-12
    295人看过
  • 商业贿赂犯罪刑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摘要:具有市场价格且受贿人实际取得价值的礼券应当计入商业贿赂犯罪数额;将免费旅游界定为商业贿赂,并非意味着与免费旅游相关的费用一概认定为商业贿赂数额;应将以金钱为背景、体现贿赂犯罪权钱关系的性贿赂认定为商业贿赂。受贿人在接受行贿人财物后提供了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规定的帮助,但行贿人没有提出要求的,不能认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复数实行犯情况下以主犯的罪名确定将共犯认定为受贿罪还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具有合理性,但在特殊情况下应根据共犯理论与有利于被告人原则进行调适。关键词:商业贿赂犯罪刑法适用司法解释犯罪数额谋取不正当利益共犯2008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商业贿赂犯罪意见》)。《商业贿赂犯罪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司法机关合法有效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3-06-03
    404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理解和掌握“在法定刑以下减轻”处罚问题的电话答复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如何理解和掌握“在法定刑以下减轻”处罚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减轻处罚是指“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这里所说的“法定刑,”是指根据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应当分别适用的刑法(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和“补充规定”)规定的不同条款或者相应的量刑幅度。具体来说,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罚,分别规定有几条或几款时,即以其罪行应当适用的条或款作为“法定刑”;如果是同一条文中,有几个量刑幅度时,即以其罪行应当适用的量刑幅度作为“法定刑”;如果只有单一的量刑幅度,即以此为“法定刑”。除正确理解“法定刑”之外,还应注意,“减轻”与“从轻”是有区别的,在同一法定刑幅度中适用较轻的刑种或者较低的刑期,是“从轻处罚”,不是“减轻处罚”。在法定刑以下减轻处罚,应是指低于法定刑幅度中的最低刑处罚。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和掌握“在法定刑以下减轻”处罚问题的请示
    2023-06-11
    139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非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再转让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
    【发布日期】1998-5-15【实施日期】1998-5-15【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文号】[1997]法行字20号福建高级人民法院:你院闽高法〔1997〕176号《关于对尚未依法取得房产权和划拨土地使用权而转让房地产的行为应如何定性问题的请示》收悉。经征求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意见,答复如下:关于你院请示对尚未依法取得房产权和划拨土地使用权而转让房地产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的问题,全国人大法工委已对你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闽常办〔1995〕综字037号《关于非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进行转让行为应如何定性问题的请示》作了答复。即:“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无论以何种方式非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其再转让的行为都构成非法转让土地,应适用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故不再另行答复,请你院据此执行。
    2023-06-10
    377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贪污盗窃粮票油票等计划供应票证应如何处理问题的电话答复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贪污粮票和粮食指标如何认定贪污金额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一、贪污、盗窃粮票、油票等计划供应票证,应按照当时当地粮油等计划供应商品的计划供应价与国营商店不收取计划供应票证的议价之间的差价,乘以所贪污、盗窃的粮票、油票等计划供应票证的票面数额,所得出的金额,即可作为定罪量刑的数额依据。但在法律文书中只写贪污、盗窃粮票、油票等计划供应票证的票面数额,不写其折价金额。二、贪污、盗窃粮票、油票等计划供应票证后又将其出售牟利的,按贪污罪或者盗窃罪认定。但是,如果用贪污、盗窃的计划供应票证套购国家平价供应的商品再高价倒卖,构成投机倒把罪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贪污、盗窃粮、油计划供应指标的,亦按上述原则办理。附: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贪污粮票和粮食指标如何认定贪污金额的请示赣法研〔1989〕39号最高人民法院:我省萍乡市芦溪区人民法院受理一起贪污案,被告人某粮管所保
    2023-06-11
    223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缓刑犯减刑应由哪级单位申报的电话答复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85)鲁法研字第29号请示收悉。对于缓刑犯减刑的法律手续问题,我们认为:由于缓刑是刑罚具体运用的一项制度,不是单独的刑种,对缓刑犯减刑是减轻原判刑罚,同时相应缩减其缓刑考验期。因此,参照1980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关于罪犯减刑、假释和又犯罪案件的管辖和处理程序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缓刑犯的减刑,应由负责对其考察的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向公安机关提出意见,经公安机关审查提请当地(缓刑考察地)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其中判处拘役宣告缓刑的,由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裁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由当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2023-06-11
    28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挪用本单位资金后又给本单位的行为如何认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2
      构成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资金罪论处。本案中你的弟弟将单位20万元资金私自挪出,其后虽将该款借贷给本公司,但此时款物性质发生变化,其行为既属于将款物“归个人使用”,同时也属于“
    • 单位的行贿罪最高人民法院怎么判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9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
    • 介绍贿赂罪适用问题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26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认定本罪时,应区分介绍贿赂罪与行贿、受贿共犯的界限,介绍贿赂人不同于行贿或受贿一方的帮助犯,他必须与贿赂行为的双方都有联系,是根据行贿、受贿双方的意图办事。
    • 挪用资金罪构成要件最高人民法院是如何规定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1-08-13
      1、第八十五条[挪用资金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 最高人民法院公司司法解释二关于适用法律问题适用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2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法释〔2008〕6号)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解散和清算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