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庭如何应对恶意诉讼行为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二、恶意诉讼构成什么罪
恶意诉讼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或者诬告陷害罪。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犯虚假诉讼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三、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区别:
1.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2.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已达到迷惑法院和法官的目的;恶意诉讼一般是单方的恶意诉讼行为,不存在双方合谋的情形,因而仍具有对抗性。
3.侵害的对象不同。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诉讼的合谋者,是非法利益的共同体,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相对方,只能是第三者。而恶意诉讼侵害的对象通常仅限于诉讼相对方,而不会是第三人。
4.虚假诉讼的原、被告之间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它起诉的主体、事实、证据纯粹是子虚乌有;而恶意诉讼原、被告之间可以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滥用诉讼权利的一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n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n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n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如何应对恶意诉讼前的保全措施?
155人看过
-
顾客恶意投诉如何应对?
162人看过
-
如何应对恶意债权转让行为的风险?
244人看过
-
恶意诉讼行为有什么,什么是恶意诉讼行为以及原因
193人看过
-
恶意诉讼的侵权行为
476人看过
-
属于恶意诉讼罪的恶意犯罪行为
104人看过
-
逃避债务的恶意行为如何应对广西在线咨询 2024-12-29有两种方法可以应对这种情况: 1. 如果债务人放弃了已到期的债权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转让了财产,从而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失,债权人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权之诉。根据该条规定,如果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况,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 如果公司的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给公司债权人带来了严
-
如何对知假买假恶意诉讼行为追究责任?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1针对当事人之间存在故意勾结、旨在利用诉讼或调解等手段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人民法院应予以坚决反对,并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罚款和拘留处罚。若构成犯罪,则需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虚假诉讼罪的刑罚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若有人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严重损害他人权益,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并可能被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
-
如何应对开发商的恶意违约行为?甘肃在线咨询 2024-12-2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与买房户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若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解除,买房户可以要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请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1倍的赔偿责任,即承担双倍赔偿责任: 1、故意隐瞒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抵
-
如何应对恶意拖欠运输费用的行为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30针对故意拖欠运费的行为,可视为违约行为。当事人可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如协商不成,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解决方案。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而第五百七十八条则明确规定,当事人如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以自身行为表明不履行义务,对方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恶意诉讼如何进行司法解释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30有关司法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虚假诉讼一般包括以下因素:一是为了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谋取非法利益。第二,双方存在恶意串通。第三,虚构事实,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