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法语境下“商业诋毁”的法律界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4:11:47 467 人看过

在我国,竞争法语境下的商业诋毁的法律界定,应严格对应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有以下四个要件:

一、行为主体身份限定。

商业诋毁作为一种侵犯同业竞争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行为主体身份应为经营者。如果是消费者,对相关产品或服务进行投诉或评估,当然应该给予更为宽广的活动范围。

二、有实际的违法行为。

实际的违法行为客观上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其他不正当方式对竞争对手进行诋毁。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捏造虚伪事实或者散布虚伪事实,都有可能构成商业诋毁。因此,有关虚伪事实的认定,是商业诋毁是否成立的关键。

关于捏造虚伪事实,一般有二种情形:

*无中生有:即凭空捏造,伪造事实;

*颠倒黑白,完全失实或者基本失实。

对于基本属实、稍有出入的情况,只要行为人尽到审慎义务,不能以商业诋毁论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规定》及其注释中也提及了虚假说法和不当说法两种商业诋毁表现。对接我国具体的法律规范,应当严格对应为上述无中生有或者颠倒黑白的门槛。对于那些稍有出入但基本事实相符的情况,应当不属于商业诋毁范围。

关于散布虚伪事实,一般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第一,散布的对象主要是现实或者潜在的客户,即当今现实的或者今后可能的购买者及其转换者;

第二,散布方式主要表现为面向不特定人的大众传播方式,或者表现为面向特定客户的人际传播方式。

一般向职权管理部门的反映、投诉、举报,如果总体上基本属实,即使个别事实有所出入,只要行为人尽到审慎义务,也不应纳入商业诋毁的范畴。

三、必须有主观故意。

商业诋毁的行为者主观方面应存有通过实施商业诋毁行为致使竞争对手的商誉(商业信誉或者商品声誉)受损,降低其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谋求自身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观故意。如果行为者没有主观故意,无过错地散布了他人捏造的虚伪事实的行为,则不能以商业诋毁论处。

四、损害事实以及因果关系。

认定商业诋毁成立,还应当看竞争对手的商誉(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确实直接因为行为人的行为产生了实际的不利影响。

只有在以上四方面条件均成就的情况下,才能认定商业诋毁成立,否则,商业诋毁这一指控可能被滥用,举报、投诉或评论动辄得咎,长久以往,致使公众舆论淡漠甚至禁言,最终损害的是公共利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0日 10: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商业诋毁相关文章
  • 刑法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标准?
    商业的信誉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如果要想获得更多的一些利益,那么就必须要维护好自己的商业信誉和商品的升值,如果有人故意的损害商品的信誉,将会构成相关的违法犯罪的行为。诋毁商业信誉罪构成的认定方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一、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1、主体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方面是直接
    2023-04-04
    349人看过
  • 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既遂的处罚规定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非法经营罪可以二次处罚吗可以。此外,非法经营罪的处罚,包括以下内容:l、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恃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二、虚假广告罪能判什么刑构成虚假广告罪的判刑规则:1、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个人犯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本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
    2023-03-05
    371人看过
  • 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规定
    一、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规定1、《刑法》规定的是损害商业信誉罪,不是诋毁商业信誉罪。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判刑标准是: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二、损害商业信誉罪怎么认定1、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是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里的捏造,是指凭空编造、散布,是指以各种方式在公众中宣传、扩散其捏造的虚假
    2023-04-20
    72人看过
  • 竞业限制如何界定竞争企业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对于“竞争关系“的审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表面的标准,而是在综合多种因素后,探求原单位和新单位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竞争关系。主要认定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范围是否相同或者类似;第二,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范围虽不相同或者类似,但两家单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际经营项目相同或者类似(需举证证明实际经营项目);第三,原单位和新单位是否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客户群;参与的政府采购或者招投标项目的重合度是否较高;第四,原单位和新单位所处的行业和经营方式是否相同或者类似;第五,原单位和新单位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否相同或者经营相同、类似的业务。2、竞业限制的范围,就是指劳动者所承担的义务范围,即劳动者不得经营的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虽然现代企业经营发展已经进人全球化时代,但是行业的竞争还是存在地域限制的,竞业禁止不应当限制和禁止合法、正当的竞争。3、竞业
    2023-02-17
    263人看过
  • 诋毁商业信誉法院会判多久?
    法院对诋毁商业信誉罪的判刑规定是: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一、诋毁商业信誉既遂一般判几年诋毁商业信誉既遂一般判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诋毁商业信誉罪是行为人出于直接故意,实施了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情节严重的。《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刑事责任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刑事责任,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包括市场交易秩序和商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
    2023-03-13
    150人看过
  • 竞业协议的竞争对手如何界定
    实务中竞业限制的竞争对手是指与原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有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一、一般员工签竞业限制是否有效普通员工签订竞业限制无效,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二、不付加班费解除劳动合同竞业限制还有效力么不付加班费解除劳动合同竞业限制还有效力。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人员两年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三、竞业限制协议必须签吗不是必须要签
    2023-03-25
    124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业诋毁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更多>

    #商业诋毁
    相关咨询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诋毁的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5年修订) 第五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 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
      诋毁竞争对手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竞争力,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具备以下特征的才构成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 3、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目的是败坏对方的商誉,其主观心态出于故意。
    • 我国法律对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商业诋毁怎么规定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1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条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本法所称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商业诋毁,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
    • 反不正当竞争法诋毁商誉是怎样认定的呢?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
      诋毁商誉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消弱其竞争力,使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的主体限于经营者,其他主体实施的,仅构成一般侵权行为,选项A错误; 诋毁商誉行为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竞争对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选项C错误; 诋毁商誉行为是经营者在主观上出于故意,在客观上确实实施了诋毁商誉的行为,如果出于过失,或是发布的为真实的信息,均不构成诋毁
    • 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的定罪标准如何界定的?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11
      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的定罪标准: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