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山东昌邑市农民郭某军被昌邑市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至2010年11月14日。2009年12月29日,郭某军驾驶轿车沿昌邑市新昌路由北向南行驶中,因违章而将前方顺行的褚某臻无证驾驶的无牌三轮摩托车相撞,造成褚某臻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郭某军在事故发生后有自首情节,在法院审理案件中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支付了大部分经济损失。
办案检察官审查发现,昌邑市法院判决书与起诉书认定的犯罪事实与自首情节一致,但在法院判决中撤销原判决对被告人郭某军的缓刑部分,本次被告人郭某军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与前罪所判处的有期徒刑六个月合并,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昌邑市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郭某军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虽然已赔偿被害人家属大部分经济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并建议法院适用缓刑,但一审判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被告人郭某军撤销缓刑后与原判刑罚并罚又处以缓刑,背离了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危害社会的”实质性条件,严重违背了刑法设立缓刑制度的宗旨,属适用法律错误,量刑不当。
经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12月17日,潍坊中级法院审理后作出裁定: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量刑不当,应予纠正;撤销一审原判决书对被告人郭某军的量刑部分,判决被告人郭某军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撤销前罪缓刑,与原判有期徒刑六个月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零八个月。
检察官说法
一审法院对被告人郭某军决定适用缓刑的理由,主要是郭某军具有自首情节,被害人亲属达成与其达成和解协议,并要求对被告人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据此认为对被告人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更有利于保护被害人亲属的合法利益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办案检察官认为,判决书表述语言不应过于讲究辞藻,而应注重法律规定并切合案件实际;自首情节并非是判处缓刑的决定性条件,应充分考虑个案差异,就本案而言,不得与刑法规定的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的处罚原则相抵触。因此,在审理刑事案件中,应正确考量当事人意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必须与刑事法治理念相融合,以实现政策指导与严格执法的有机统一,执法办案与化解矛盾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司法公正,才能有利于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抗税罪的量刑标准解读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7对于抗税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刑法》第202条规定了两档处罚: (一)对情节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 (二)有下列严重情节的:聚众抗税的首要分子;抗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多次抗税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三)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分
-
缓刑期内再犯罪没判决应该怎样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3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1、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
-
缓刑期间要怎样解决犯罪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08《》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刑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和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最
-
法院判决累犯缓刑检察院抗诉怎样办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1缓刑的执行程序是:由法院宣告缓刑后交有关机关执行。由于各国司法机关的体制和缓刑的内容不同,执行的机关也有区别。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原审法院或其委托的其他法院负责缓刑的执行。法院内设专门的执行法官或缓刑监督官,罪犯应定期与缓刑监督法官联系,报告情况,这一类占绝大多数。另一类是由特设的保护观察机关执行,由原审法院指导。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设有这样的机关。此外,我国的缓刑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据我国《刑事诉
-
刑法解读判缓刑的如何矫正河南在线咨询 2021-07-17缓刑期间的矫正如下: ①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③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应当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