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中主动放弃犯罪的人是否还有责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31 14:14:26 213 人看过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即使主动放弃犯罪,但如果没有或未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主动放弃犯罪只能在量刑的时候,予以考虑。

不作为犯罪与作为犯罪是否构成共犯的界限

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是,在某类不作为犯罪在刑法上已单独作了规定,但在此类不作为犯的主体在实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构成要件行为时与其相应的作为犯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以下案例。

案例:某甲走私一批货物,在海关接受检查时,趁周围无其他人时,甲迅速将一叠钞票塞入海关人员乙的口袋中,乙马上心领神会,未再检查便将甲的行李放行。此后,甲多次趁乙当班时携带走私物品过海关,并每次都准备了颇为值钱的礼物给乙,乙每次都接受,并给放行,此案中,关于甲的罪名是走私罪并没有争论,但乙的罪名,则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就是,其构成走私罪,为走私犯甲的共犯。

二是,乙构成放纵走私罪。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乙第一次的行为构成放纵走私罪,以后多次的行为则构成走私罪的共犯。

对于以上各种观点,我们下面来分别论述。首先,认为乙构成走私罪的人,当然同时认为甲和乙为共同犯罪,这种观点似乎有其充足的理由,因为我国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认定成立共同犯罪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各行为人要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犯罪故意是二人以上在对共同犯罪行为具有同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其所会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希望或放任的心理状态,共同犯罪故意,是共同犯罪构成的主观性要素,是共同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共同犯罪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特殊形态,具备犯罪故意的共性,例如故意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指共同犯罪人对本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认识,这就是共同犯罪故意的双重认识,对比单独犯罪,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双重性的,即本人行为的认识与对他人行为认识的有机统一。

共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共同犯罪人在认识本人行为和他人行为的基础上,对于本人行为和他人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结果的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这是共同故意的双重意志。即对本人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社会结果的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与对他人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社会结果有希望或者放任心理态度的有机统一。[1]而此案中,甲在走私过程中与乙达成事中通谋,乙既具有对甲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结果放任的心理态度,又有对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放任的心理态度,两者构成有机的统一,具备共同犯罪所需的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由此自然得出结论:甲、乙构成走私罪的共同犯罪。

然而,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否定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理由是:我国刑法分则中单独规定了放纵走私罪。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既然刑法已将海关工作人员因徇私而放纵走私单独规定为放纵走私罪,那么不宜再将其列为走私犯的共同犯罪。

持第三种观点的人似乎是前两种观点的折衷,认为乙第一次放纵走私的行为单独构成放纵走私罪,以后各次均在首次的放纵走私行为后渐渐与甲形成共同故意,构成走私罪的共犯。我认为,本案中,乙的行为应认定为放纵走私罪为宜。理由如下:

首先,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海关工作人员。此罪同时为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因为海关人员具有检查越境货物的法定义务,在有条件履行而没有履行此项法定义务并导致严重的危害结果发生,构成不作为犯罪。既然此罪中主观方面为故意,即徇私舞弊,包括了明知行为人的走私行为,却因为朋友关系,亲戚关系或收受贿赂等其他利害关系明知而放纵的主观罪过形式。所以,如果海关工作人员因徇私舞弊放纵走私均构成走私犯的共同犯罪的话,那么,此放纵走私罪的单独规定会因此而毫无意义。

其次,对于甲、乙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犯罪故意,笔者个人认为值得商榷。本案中,由于甲、乙自始至终均未有过正式的口头谈话和书面交流,故在甲的第一次走私行为乙不可能与其具有事前通谋,在其后数次走私行为中也很难说具有事前通谋。因为事前通谋是需要两人对共同的行为都是明知的,且内容必须是相同的。甲在走私过程中,为躲避海关检查,将财物塞给乙,而乙在此时心领神会,看起来的确似乎是在事中产生通谋,即在事中形成共同走私的故意。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乙认识到甲的行为为走私行为,在认识因素的这点上与甲是相同的,然而二人没有统一的意志因素。本案中,甲单独策划走私的各个步骤,并利用乙贪图小利的弱点顺利过境。乙对整个走私内容毫不知情,只是因徇私而渎职。甲的犯罪故意为走私罪的犯罪故意,而乙的犯罪故意为放纵走私的犯罪故意。尽管两人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了走私物品非法进入境内的这一危害结果的发生,且两行为同时进行,但由于犯罪故意内容的不同,不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因而当然不构成共同犯罪。[2]这与收购赃物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比较相象。当收赃人明知是赃物而予以购买,并购买赃物数额较大时才构成收购赃物罪。也即是,只要收购人未与盗窃者共同策划、实施盗窃行为,无论在盗窃发生后多少次的事后收购赃物、销售赃物,其均不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如果不知道其所收购的物品是赃物,则连收购赃物罪也不构成。

在刑法分则中,还有一些同样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如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不能与相对应的行为如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不能构成制售伪劣商品罪的共同犯罪以及徇私舞弊类型犯罪,不能与相对应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此类以不作为方式构成并多为特殊主体的犯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正如日本学者大谷实所说的:确定归属主体的唯一条件是作为义务,即具有一定作为义务的不作为才能构成不作为犯的主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不作为犯是一种身份犯。

至于第三种观点,认为乙的第一次为放纵行为,其后各次则为共同走私行为,因其混淆了前两种观点的主观罪过形态,故其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注释:

[1]陈兴良:《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202页。

[2]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06: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共同犯罪中主犯的责任如何认定
    共同犯罪中主犯的责任认定的标准为: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一、有组织的共同犯罪复杂有组织的共同犯罪,一般指的就是犯罪集团,指的就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在犯罪集团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此之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共同犯罪人除主犯、从犯、胁从犯之外,还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犯。二、团伙犯罪怎么判刑团伙犯罪的量刑是根据犯罪情况量刑的。具体标准:1、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
    2023-04-10
    314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主犯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一、共同犯罪的主体有哪些情形1、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要求,不会构成犯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此之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十六周岁以上的人则应负刑事责任。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构成犯罪的人必须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如果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则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共同犯罪本身而言,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如果是过失犯罪的,不能构成共同犯罪。二、同犯罪的处罚原则1、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仅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而且要对其他成员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2、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3、对于教唆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
    2023-03-20
    128人看过
  •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
    (一)时空性,即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中止犯罪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二)中止的自动性。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在主观上的区分标志。当然这里的自动性可以包括: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的防止结果的发生。(三)彻底性中止犯罪必须是彻底的而不是暂时的,即犯罪分子决心今后不再继续进行已经中止的犯罪活动,等待以后再继续进行,这只是犯罪的暂时中断,而不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
    2023-07-24
    350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主犯应当有什么犯罪责任规定
    1、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即除了对自己直接实施的具体犯罪及其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对集团成员按该集团犯罪计划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但首要分子对于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集团犯罪故意)所实施的罪行,不承担刑事责任。2、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没有从事组织、指挥活动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应按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一、犯罪集团的特征是什么犯罪集团的特征是:1、犯罪成员人数必须在3人以上,主要成员必须固定或基本固定;2、经常聚集在一起进行一种或多种犯罪活动;3、有明显的核心分子,即主要分子;4、有预谋地开展犯罪活动;5、无论作案次数如何,对社会造成的现实危害或潜在危险都非常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
    2023-06-26
    99人看过
  • 自动放弃犯罪算犯罪中止吗
    自动放弃犯罪算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身意志而放弃犯罪的行为,所谓出于自身意志,是指犯罪分子出于自身认识的主观因素,而非出于非主观因素的外在因素而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认定:1、在进行了犯罪准备,而后放弃了着手实行的,应当认定为中止犯。例如,甲某准备了毒药杀害其夫,因为害怕而没有敢下毒,后来放弃杀人念头,把毒药扔掉。因为尚未着手就自动放弃犯罪,属于在预备过程的中止。2、犯罪撤退不是犯罪中止。在进行了犯罪准备,没有着手实行的情况下,因为情况有变,主动撤退,但未放弃犯罪意图的,不是中止。例如甲乙二人预谋盗窃某银行,在白天“踩点”之后,晚上前来行动。发现银行有很多人在加班,不便下手,便撤走打算改日再来行窃。这属于犯罪撤退,不是犯罪中止。因为犯罪人遭遇到意志以外的原因,并未
    2023-05-01
    489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责任如何
    一、什么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换言之,主犯就是在犯罪活动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根据刑法的规定,主犯可以分为三类:(一)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二)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领导、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三)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犯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二、主犯的刑事责任如何由于刑法规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主犯,与之相对应,刑法也对三种主犯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一)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而不是按“全体成员”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换言之,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独自实施的犯罪行为,不属于集团所犯的罪行,首要分子对此不承担责任。(二)其他主犯的处罚原则: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如聚众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其
    2023-04-28
    23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共犯中主动放弃犯罪的人还担责任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3
      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即使主动放弃犯罪,但如果没有或未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主动放弃犯罪只能在量刑的时候,予以考虑。
    • 共犯中主动放弃犯罪的人还承担责任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2
      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即使主动放弃犯罪,但如果没有或未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主动放弃犯罪只能在量刑的时候,予以考虑。相关法律可参考:《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共犯中主动放弃犯罪的人还承担责任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0
      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即使主动放弃犯罪,但如果没有或未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主动放弃犯罪只能在量刑的时候,予以考虑。
    • 共犯中主动放弃犯罪的人还承担责任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4
      共犯中主动放弃犯罪的人如果没有有效组织犯罪的进行和犯罪结果发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共犯主动放弃犯罪的人还承担责任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3
      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即使主动放弃犯罪,但如果没有或未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主动放弃犯罪只能在量刑的时候,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