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中包括哪些内容?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部门和工资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工会的意见;何时向劳动管理部门报告;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数额;通知的时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签证和盖章等等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兹有本单位职工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劳动合同期限为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第________条第________款第________项规定,本单位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我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共计________元人民币,工资发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份,特此证明。
员工签名:
(用人单位盖章)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哪些?
1、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实体、程序上的限定条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禁止性、强制性规定即可。若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
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概要: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用人单位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包括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形。
如今,建立劳动关系时候的书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关系时候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都不是临时手写的,应该说都早就已经是固定化了的,这些应该包括的内容也是劳动合同法当中明确规定的。只是根据解除劳动合同的实际原因进行填写就行了,不一定在所有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当中都有关于经济补偿的约定。
-
劳动合同违约解除协议书范本主要内容有哪些?
298人看过
-
合肥劳动合同解除证明书包括哪些内容
332人看过
-
无劳动合同证明范本,甲乙双方声明要包括哪些内容?
135人看过
-
劳动协议书通用型都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145人看过
-
劳动合同解除书模板(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224人看过
-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应该怎么写?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293人看过
-
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怎样写?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6针对你的问题下面提供一份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甲方:乙方:根据实际情况,在平等协商,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本于诚信,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甲乙双方同意解除年7月16日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及其它相关协议。自协议解除之日起,甲乙双方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消灭。甲乙双方相互不再以任何形式追求对方的违约责任。 第二:甲乙双方同意对于合同订立、执行过程中各自的任何形式的损失自行负责担。 第三:鉴于合
-
施工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的内容包括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31工程款支付:甲、乙双方对本工程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甲方担保费用、按财务要求对帐并予以确认、并按要求开具正规税务发票、否则,甲方有权不支付有关工程款项。
-
劳动合同中双方协商解除的条件包括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2双方协商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1、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2、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3、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
-
劳动合同未到期,双方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协议书的范本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25甲方:乙方:双方于年月日解除,甲方一次性支付给乙方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元。双方确认:一、甲方已明确告知乙方依照相关犯规应得权益金为元,乙方愿意放弃差额部分;二、在协议签订后,双方就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等事项均已履行完毕,双方无其他争议;三、承诺在签订协议并领取补偿金后放弃其他任何主张,不再就双方劳动法律关系存续期间的任何事项提起及诉讼。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
-
服务合同解除协议的范本包括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27合同终止仅使合同关系发生将来消灭的效力,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不能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发生既往消灭的效力,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而对已履行的合同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再次,权利专属不同。合同终止权为非专属权,可随债权或债务一同移转第三人;而解除权为专属于债权人的权利,除可随同债权债务概括移转外,不得因单纯的债权让与或债务承担而移转给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