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要约邀请的定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09:05:55
370 人看过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意思表示行为,一经发出就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而要约邀请的目的是让对方对自己发出要约,是订立合同的一种预备行为,在性质上是一种事实行为,并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即使对方依邀请对自己发出了要约,自己也没有承诺的义务。因此,要约邀请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都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如悬赏广告,是不同于一般广告的一种特殊广告形式。它是广告人以广告的形式声明对完成悬赏广告中规定的行为的任何人,给予广告中约定的报酬的意思表示行为。只要有人完成了悬赏广告所约定的行为,合同即告成立,广告人应依广告支付报酬。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要约邀请的法律定义与商业广告的效力
177人看过
-
法律规定什么为要约邀请
71人看过
-
要约与要约邀请在法律上的影响
322人看过
-
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有什么
405人看过
-
国家法律法规对邀请招标的规定
339人看过
-
民法典中要约邀请构成合同吗,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
42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要约邀请
词条
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 要约邀请原则上不具有实质拘束力,但要约邀请中承诺交易条件或其条件不变的,要约邀请就具有... 更多>
#要约邀请
最新文章
#要约邀请
相关咨询
-
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是什么,对方提出了要约邀请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25目前的理论以及以往的民法典理论都没有解决要约邀请的效力问题。对要约邀请效力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观点完全否认要约邀请的效力。有学者指出:要约邀请只是缔结合同的前奏,在法律上无须承担责任。要约邀请不含有当事人愿意受拘束的意旨,要约邀请人希望将自已处于一种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对方要约的地位,要约邀请本身无任何法律意义。第二种观点并不完全否认要约邀请的效力,指出:发出要约邀请的人一般不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
要约邀请法律怎么规定的,要约邀请有何特点?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7一.要约邀请法律怎么规定的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在发出要约邀请以后,要约邀请人撤回其邀请,只要没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但商品广告的
-
要约消灭的法律规定,要约邀请与要约的区别?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6一.要约消灭的法律规定要约的消灭规定要约消灭制度,其意义在于一定条件下要约可失去效力,无论是要约人,还是受要约人不再受要约的约束。致使要约消灭的原因,和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要约中指定了承诺期限,受要约人在规定期限内没有作出承诺; (2)要约被要约人合法撤回或撤销; (3)要约被受要约人拒绝。包括不接受要约或不完全接受要约两种情形。(五)要约邀请二.要约邀请与要约的区别要约邀请是指订立合同的内
-
要约邀请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8一.要约邀请法律怎么规定的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在发出要约邀请以后,要约邀请人撤回其邀请,只要没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但商品广告的
-
合同要约邀请是法律上的要约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26要约邀请通常不是合同的一部分。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可以约束邀请人,合同义务。但一般只有在他人发出要约并承诺后才能形成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