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但如果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欺诈、威胁等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也是错误的。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劳动合同应该采用合法的手段,以非法的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我国劳动法第18条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故意以欺诈、威胁等手段与用人单位订立了劳动合同,属于使用了法律所禁止的欺诈手段,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的平等自愿原则,该劳动合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无效的劳动不存在解除的问题。要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法第24条、第25条和第26条规定的情形。
劳动合同是否有效,不能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来认定,而应当由有关部门来确认。劳动法第18条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用人单位如果要辞退劳动者,首先应当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其与劳动者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无效合同经确认之后,用人单位可以无条件辞退该劳动者,如果劳动者的欺诈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还可以要求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
劳动合同以欺诈手段签订有效吗
172人看过
-
对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认定和处理
383人看过
-
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欺诈劳动者可不可以解除
430人看过
-
劳动者欺诈订立合同也要发工资
307人看过
-
无效劳动合同争议――采用威胁手段订立劳动合同
232人看过
-
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合法吗?
210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劳动者入职后发现用人单位有欺诈手段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3现行法律并不禁止劳动者未辞职情形下与其它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前提是现单位无异议,如实告知新单位。如果现单位不同意,可以解除合同,并主张赔偿损失,而新单位则因为应对赔偿损失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劳动者隐瞒与其它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新单位察觉,随时可以劳动者欺诈为由解除合同,同时主张劳动者赔偿损失。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
-
用人单位以欺诈手段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劳动者被迫辞职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八十六条规定,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
-
采用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是什么劳动合同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是属于无效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合同欺诈行为有哪几种,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是否有效?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合同欺诈行为有哪几种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合同欺诈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即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行为,比如对自己的产品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等。另一种是消极的合同
-
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欺诈劳动者可以解除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06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欺诈劳动者可以解除。订立合同时一方存在欺诈手段,使对方订立合同违背真实意思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