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上门高空坠物由侵权人承担,否则的话就是所有有可能加害人员承担责任。《民法典》完善了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明确了责任划分,并通过“四维发力”,织密了安全保障,全方位治愈“悬在城市上方的痛”。一维发力,高空抛物被确立为禁止性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这一规定让拒绝高空抛物的倡议、口号,变成了法律层面的一项禁止性规定。二维助力,损害责任准确追踪。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这一规定让受害者能够及时锁定责任承担者,同时也让承担责任者有了寻找真正侵权人的权利,抓出损害的“真凶”。三维聚力,物业公司有安全保障义务。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物业公司在高空抛物坠物中的安全保障义务,从而倒逼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做到防患于未然。四维蓄力,公安有调查取证义务。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这一规定增加了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权和调查义务,为抓出损害“真凶”提供了更大可能。
一、故意高空抛物致人伤残的可以判刑吗
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准确判断行为性质,正确适用罪名,准确裁量刑罚。
意见提到,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高空坠物倒置过错要件由谁承担?
402人看过
-
高空坠物是过失责任吗,由谁承担
50人看过
-
吊篮施工高空坠物重罚由谁承担?
264人看过
-
谁应承担高空坠物损失
499人看过
-
高空坠物之过错责任由谁承担以及高空坠物的归责原则
274人看过
-
高空坠物有什么部门承担?
39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中国禁止高空坠物:高空坠物由谁承担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16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即业主,除证明其不是侵权人外,还应当给予赔偿。
-
吊篮施工高空坠物重罚由谁承担?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17如果吊篮施工造成了高空坠物则是由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承担赔偿负责的,那么在进行赔偿时也是需要双方协商或者是仲裁的方式进行解决,具体的赔偿项目和金额会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以及其他的补助非要你管,所以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
国内对外运输高空坠物由谁承担责任?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5高空坠物的责任认定,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已经有较为清晰的规定。责任认定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体明确的高空坠物,一是主体不明的高空坠物,比如,某人被高空坠物砸伤,却不知道坠物来自具体何处。对于前者,《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
-
伤人的情况下,高空坠物由谁承担责任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1一般情况下,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证明其不是侵权人外,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使用者应当给予赔偿,即每层都应当承担责任。
-
关于高空坠物的资料中修理费由谁承担?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04由发生物体坠落的建筑物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承担。根据相关法律,从建筑物中抛掷或脱落、坠落的物品致人损害的赔偿问题,受害人应该向发生物体坠落的建筑物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要求索赔。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该建筑物的全体使用人承担责任,但使用人能证明自己不是具体侵权人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