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待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2 13:40:20 335 人看过

待岗是指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员工处于等待恢复生产后上岗的意思。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待岗是指职工在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离开原岗位,并且暂时不安排新工作岗位的情形。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职工待岗没有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因此,单位提出待岗的,关于职工待岗期间的待遇问题,《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第12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一、大连疫情期间工资怎么算

疫情期间的工资正常发放。若是正常上班的工资正常发放,若是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2: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待岗和工资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待岗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生活费。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按目前的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工资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的另一个表现方面是试用期间付给劳动者的薪金待遇低。实践中。试用期劳动者薪金待遇低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用人单位视试用人员为廉价
    2023-07-22
    106人看过
  • 公司有规定违反劳动记律待岗吗?
    公司可以规定违反劳动纪律要待岗。员工违反劳动纪律,公司要给予惩戒;至于惩戒是否是待岗,这要看公司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可以任意决定让员工待岗,如果用人单位强行要求员工待岗;劳动者可以以公司没有提供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为由主张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024-05-12
    138人看过
  • 公司待岗符合劳动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公司待岗符合劳动法吗公司待岗是否符合劳动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公司并没有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且员工不同意待岗,则企业让员工待岗是不合法的。如果企业经营困难,让员工暂时待岗,或者公司出资安排员工参加培训,在培训期间,员工无法正常参与工作,在此期间算员工待岗,则是合法的。总之,公司待岗是否符合劳动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特殊情况下,如公司经营困难、生产停产、工作调整等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能会暂时安排员工待岗。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履行以下义务:1、给予待岗津贴:用人单位应当向待岗员工支付待岗津贴,以补偿其因无工作任务而造成的收入损失。2、保障权益:待岗期间,用人单位仍然需要保障待岗员工的基本权益,包括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3、及时安排工作:用人单位应当积极寻找新的工作任务,及时安排待岗员工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
    2024-01-16
    265人看过
  • 劳动法2022年新规定调岗
    一、劳动法关于调岗的规定有哪些内容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岗位:(1)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工作岗位的,用人单位可以按劳动合同约定予以调整。(2)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试用条件,经与员工协商,可以调整岗位;(3)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4)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可以调整工作岗位。对是否胜诉原工作,由用人单位承担证明责任。【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2023-03-11
    360人看过
  • 劳动法待岗有什么说明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并无针对待岗问题之具体规定;然而,待岗与解除合约有所区别,在待岗时期,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劳资关系依旧存续,在此期间,雇主仍需向员工发放最基本的生活补助,同时继续履行对员工的权益保障义务,如按时足额缴交各项社会保险等。待岗这一法律概念特指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由于非劳动者方面的因素,即用人单位所致的生产运营困境,使得职员无法按照正常模式进行工作而需暂时等待安排新的职位或项目。待岗并非雇主可任意决定的经营策略,其执行须遵循严格的条件限制。首先,必须是非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导致用人单位的生产运营陷入困境,且达到停工停产的严重程度,以至于无法继续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其次,必须是非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导致劳动者实际上未能提供劳动,劳动者未能提供实际劳动并非自身原因所致,而是由于企业经营困难这一客观事实所引发的。因此,当雇主提出待岗要求时,对于员工在待岗期间的福利待遇问题,如果是非因劳
    2024-05-21
    89人看过
  • 员工擅自离岗劳动法规定
    一、员工擅自离岗劳动法规定遇到员工擅自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通知书,限定员工在指定时间内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内不上班的处理措施。如果员工擅自离职达到辞退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且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以及离职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擅自离职的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023-04-07
    496人看过
  • 关于待岗法律有何规定?
    待岗的实质,是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而工作内容的变化属于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职工待岗没有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法》第35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明确约定特定情形下,公司有权安排劳动者待岗。如有可能,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一个待岗协议书,明确待岗期限,待岗期间的福利待遇,待岗期间的其他权利义务等等。律师补充: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劳动者待岗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发给生活费。如果是员工自己提出待岗的,如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待岗的,由于员工在待岗期间没有提供正常的劳动,因而不享受
    2023-05-07
    338人看过
  • 没签劳动合同让待岗合法吗
    一、没签劳动合同让待岗合法吗若企业未陷入经营困境,而强制安排员工待岗,此举显然不合法规。然而,倘若由于企业经营困顿,导致员工不得不暂时离岗;抑或公司出资赞助员工参加培训,在培训期内,员工无法正常投入工作,在此种情形下将其视为员工待岗状态,便属合法范畴。《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二、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是什么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是指,员工在入职一个月以后,也就是入职一个自然月后,因单位的原因没有找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指劳动者本人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
    2024-04-12
    364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待岗工资怎么算?
    企业在职工待岗期间,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生活费。按目前的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企业要求你待岗的真实目的可能是让你自动辞职,公司节省补偿金。如果公司拿不出让你待岗的充足理由,你完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待遇问题。如果企业却是经营困难,甚至按法定程序申请破产,那么待岗期间发放最低工资80%的待遇是合法的,但不能永远待岗下去,参照下岗职工的相关规定最长时间为2年。按照目前的劳动合同规定,待岗期间,你完全可以再找一份工作,可以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原单位给你上着保险,又能找个工作那一份工
    2024-01-21
    188人看过
  • 待岗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综合知识
    《劳动合同法》没有关于待岗的问题的规定;但是待岗不同于解除合同,待岗期间员工与单位之间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待岗期间单位应发放最低生活费,仍然要为员式交纳各项社会保险。待岗是指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非劳动者本人原因,属于用人单位原因造成员工无法正常工作而待岗。待岗是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并非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决定的经营措施,其施行有着严格的条件。一是非劳动者原因导致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困难并且达到了停工停产的严重程度,从而无法继续提供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及其严重程度负有举证责任;二是非劳动者原因导致劳动者实际未提供劳动,劳动者未提供实际劳动都不是劳动者本人造成的,而是企业经营困难这种客观情况造成的。因此,单位提出待岗的,关于职工待岗期间的待遇问题,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
    2024-05-14
    98人看过
  • 待岗被判无劳动关系
    一、待岗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吗待岗是不是事实劳动关系,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能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社会保险记录等,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
    2023-03-13
    242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不管待岗吗
    很多时候,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后,劳动者想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争议,但又担心回来留下案底,对自己再找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申请劳动仲裁,劳动机关会保存相关的档案。所谓的案底,是司法机关处罚的档案,不包括劳动机关的仲裁档案。不会留下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申请劳动仲裁是发生纠纷之后才会申请的,而案底是在刑事案件的时候,犯罪才会有的,所以劳动仲裁,申请之后不会产生案底,因为没有构成犯罪。因此,律师建议当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时,劳动者应当积极应对,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轻微伤拘留是否有案底轻微伤拘留在派出所扣留24小时不会有案底,公安机关可以无条件拘留24小时,一般不会有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
    2023-03-05
    330人看过
  • 待岗最新规定2024
    法律综合知识
    一些待岗规定包括:待岗期限:待岗期限由企业和员工协商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定年限。工资待遇:待岗期间,员工可以获得基本工资或生活费,具体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社会保险:员工在待岗期间,企业仍需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以确保员工的福利待遇不受影响。重新上岗:待岗期结束后,员工有权要求重新上岗,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待岗通常是指员工在保留职位的情况下,暂时不被安排工作,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公司重组、业务缩减、季节性需求变化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待岗政策通常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并与企业协商确定。待岗期间,员工通常会保留基本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但可能会减少工资或只领取生活费。待岗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同时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024-05-20
    440人看过
  • 年劳动法对调整岗位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形势,作出组织结构的调整,属于法律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根据劳动者个人的情况,如果出现劳动者所在公司迫于市场规定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势变更下,公司可与劳动者协商工作岗位的调整,即对劳动合同的约定进行变更。公司在与劳动者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有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的义务。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公司调岗安排,就意味着劳动者与公司不能就劳动合同的变更达成一致。这时,公司有权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与你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应根据你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你本人一个月的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一、对单位方面进行的规定岗位变更属于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故一般情况下的岗位变更应依据《劳动法》第十七
    2023-04-12
    393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劳动法有规定待岗吗?一般不超过多长时间?
      广西在线咨询 2024-08-27
      1、劳动法没有规定待岗的具体时间,也没有规定不能超过多久,只是规定待岗期间的工资的 2、《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五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劳动者生活费
    • 我想咨询一下,劳动法待岗工资有什么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4-09-20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 待岗后,用人单位能否以待岗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有什么样的法律规定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4
      待岗后,用人单位不能以待岗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有如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
    • 公司叫我待岗是违反劳动法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23
      存在法定过错,可依法指导下提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工资、业务提成、、奖金津贴和年终奖金、每工作一年按照之前十二个月的实际应发工资为基数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其他损失等。
    • 员工擅自离岗劳动法规定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18
      遇到员工擅自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通知书,限定员工在指定时间内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内不上班的处理措施。如果员工擅自离职达到辞退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且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以及离职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