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超过2个月如何赔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5 14:50:24 131 人看过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2个月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若是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之后还未支付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一、一个员工拖欠工资不发怎么处罚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发,可以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处罚,即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工资不发怎么办?

若是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应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去依法起诉。

三、老板拖欠工资应该怎么办

老板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

1、投诉成功后,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单位依法支付赔偿金;

2、劳动者还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如果是有欠条的,则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每月应按照约定至少支付一次工资给员工。如果是拖欠工资的话,员工可以投诉、申请仲裁或者直接起诉用人单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2: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工资至今拖欠2个月违法吗
    工资欠了两个月了是违法的,对于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被拖欠的工资。一、辞职了几天还有工资新员工入职之日起10日内主动提出离职的应发工资,如果劳动者做了10天辞职,用人单位不发放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被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二、辞职不干了,老板不发工资一直拖怎么办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
    2023-06-28
    277人看过
  • 2年1个月给赔偿多少个月工资
    公司确属无故开除的,无个人原因,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半年以下按半年算,支付半个月工资。属于自己的正常工资应立即结算,至于入股的钱这主要看你在入股公司时鉴的书面合同是怎么签的了,正常是把你入股的钱退给你。一、遣散费多久发放解除劳动关系时遣散费就应该发放。遣散费的计算办法:如果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遣散费的,则按照员工在本公司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向其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的,则向员工支付半个月的工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应该支付经济补偿。二、不满半年辞退补偿工资为几个月半年内被辞退的,补偿一般为半个月工资。1、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
    2023-04-03
    351人看过
  • 拖欠农民工工资超过三个月翻倍支付吗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其3个月工资的,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为由被迫辞职的,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金的。一、欠工资属于什么案件欠工资属于民事案由。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另外用人单位无故拖欠职工工资,劳动者可以举报到劳动行政部门,其会承担相应行政责任。二、上五天班有工资吗?要搞什么事做上五天班辞职不发工资是违法的。如果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及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故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在没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延期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是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无论双
    2023-04-01
    406人看过
  • 工资拖欠超过110天,如何维权?
    工厂不发工资110不管。员工可以向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和反映,也可以提起仲裁和诉讼。有以下情形的可以提起仲裁和诉讼: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合法工资。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内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支付。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督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无故扣除或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遇到老板不发工资能打110吗不发工资是劳动争议,不是治安和刑事案件,不是警方的管辖范围,不可以拨打110。可以拨打12333向劳动监察投诉,可
    2023-07-04
    151人看过
  • 拖欠工程涂料款2个月如何维权?
    一、拖欠工程涂料款2个月如何维权?拖欠工程款,属于普通民事纠纷,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无果的情况下,只能到人民法院起诉解决。法院判决胜诉后,拖欠方仍不支付的,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政府部门可以调处工程款的支付问题,但对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没有裁判权,强制权。但如果是政府工程,可以向建设该工程的政府要求支付或者处理。欠款形成后,要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以防丧失胜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当事人约定,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视为认可竣工
    2024-01-05
    380人看过
  • 2024试用期超过6个月如何赔偿
    一、试用期超过6个月如何赔偿1、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试用期超过6个月的,是违法的行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改正,如果解除合同的,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二、试用期间应该享有哪
    2024-04-18
    286人看过
  • 拖欠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月怎么处理
    1、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一个月,劳动者可以去劳动局投诉,由劳动局责令单位限期支付;也可以依法去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或者与单位协商解决。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第八条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一、拖欠工资请求支付加付赔偿金的条件是什么1、
    2023-04-10
    89人看过
  • 拖欠工资未超过一个月能否被迫解除
    确实如此,若用人单位未能依照法律规定及时、全额地支付员工的劳动报酬,那么,在此种情况下,该名员工将有权随时终止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针对这种行为,员工有权利单方面行使其劳动合同解除权,并且可以向有关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请求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应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
    2024-05-15
    130人看过
  • 员工工资拖欠三个月,是否有赔偿?
    一、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其三个月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金的。二、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为由被迫辞职的,也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金的。三、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四、若用人单位不按照上述规定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的,运功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拖欠员工工资超过三个月可以劳动争议调解。调解委员会在接受争议双方当事人调解申请后,首先要查清事实、明确责任,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和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的规定,通过自己的说服、诱导,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在相互让步的前提下自愿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调解无效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3-07-07
    344人看过
  • 公司拖欠工资2个月算违法吗
    公司二个月不发工资算违法。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可以起诉。拖欠工资赔偿如下:1、支付应得工资报酬的25%的额外经济补偿金;2、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经济补偿金;3、支付1-5倍的赔偿金。公司拖欠工资多久才算违法,如何界定一个月内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或者以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若仍想维持劳动关系的,可以只请求支付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
    2023-08-14
    67人看过
  • 拖欠工资两个月,公司能否赔偿?
    有赔偿,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拖欠工资可以要求赔偿吗拖欠工资可以要求赔偿,赔偿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
    2023-07-18
    182人看过
  • 工资拖欠两个月是否可以赔偿
    一、工资拖欠两个月是否可以赔偿需要赔偿,拖欠2个月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劳动者约定的时间,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无故拖欠工资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并且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工资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二、拖欠工资两个月怎么维权拖欠工资维权,可以在收集好相关证据之后,到当地的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或可以到当地的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不满,则可以向法院起诉诉讼。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
    2023-06-17
    446人看过
  •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两个月经济赔偿金如何算
    一、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两个月经济赔偿金如何算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2024-01-24
    255人看过
  • 法律如何认定拖欠工资,拖欠工资应如何赔偿
    一、法律如何认定拖欠工资如果是用人单位超过了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支付期限支付工资,或者用人单位按时支付了工资,但是没有正当理由克扣、少发了工资都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现在的用人单位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先上班后领薪”的制度,一般是在下个月支付本月的工资,发工资的时间则没有强制规定,有的是在每月上旬、有的在中旬,或者下旬。如果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并没有约定工资支付时间,而是由用人单位来决定的话,即使是在月末最后一天才支付上个月的工资的,只要是足额的支付,就不是违法的。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一下,如果甲公司与员工的合同上写明,每个月十号支付上个月的工资,那么如果公司本月十号没有支付上月工资,即使是在十一号发工资了,依然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二、拖欠工资应如何赔偿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
    2024-01-31
    102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拖欠工资超过2个月赔偿标准,逾期2个月,拖欠工资怎么赔偿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4
      拖欠工资超过2个月,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赔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和处罚,同时可以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发出支付令;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
    • 拖欠工资超过2个月怎么赔偿,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9
      拖欠工资超过2个月,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 工资拖欠超过3个月了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8
      1、你提供劳动合同和手机短信证明到法院申请支付令,要回拖欠的工资,这样是比较快捷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公司强制你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你有权获得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
    • 2个月拖欠工资赔多少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7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克扣或拖欠劳动者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赔偿金计算方式: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赔偿金是要分情况计算的。
    • 拖欠员工9月-10月工资2个月整未发放,应该如何赔偿?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农民工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