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三大原则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1 17:51:17 214 人看过

刑法三大原则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

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

3.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

4.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确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明确性,是指刑法条文应当清楚明确,使人能够了解什么是犯罪行为,让人具有判断可能性。

一、法律规定入罪指的是什么

“入罪”是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轻罪判为重罪。司法官故意出入人罪的,依律处刑;过失出入人罪的,减等处罚。唐律作此规定,意在强调加重司法官的责任,以保证法律的统一适用,减少冤案的发生。刑法上的入罪原则与出罪原则跟我们唐朝的法律是一样的,也就是,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翻译一下就是,“轻的行为被规定为犯罪,重的行为肯定是犯罪”“重的行为如果不构成犯罪,那么比这个行为轻的行为也不构成犯罪”,当然,这不是原则,这是一种解释法条的方法,是我们研究刑法的基础,而我国明确规定的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这个原则很重要,说白了就是,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才是犯罪,只要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就不是犯罪,就不能追究行为人的行为。

二、财产犯罪既遂的的认定标准是否有规定

对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是没有明确规定的,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各国刑法均未再专门规定既遂犯的特殊处罚原则,而是按照刑法总则的一般量刑原则和刑法分则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对其适用。我国刑法和刑法理论也是这种主张。对行为符合犯罪既遂特征的既遂犯,我国刑法要求根据其所犯的罪,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量刑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0: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罪刑法定原则相关文章
  • 罪刑法定原则之法定规则
    罪刑法定原则之法定规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优秀成果,历经数百年人类政治文明、法治文明的洗礼与锤炼,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推动、验证刑事法律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可撼动的思想基础和帝王标准。在今天,普遍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构成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概括起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刑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1]我国1979年颁布施行的刑法基本上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这一条明确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我国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且在我
    2023-02-21
    495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三条【罪刑法定原则】
    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解释】本条是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1.79年的刑法基本是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制定的,如对于什么是犯罪,以及对各种犯罪和处刑都作了具体规定,但是考虑到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第一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比较少,只有103条,而且犯罪情况很复杂,可能出现一些犯罪行为需要追究,而法律又没有规定,因此,为了有利于同犯罪作斗争,不得已原刑法保留了有严格控制的类推制度,因为保留了类推制度,所以1979年刑法未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刑法实施17年来,各种新的犯罪已充分暴露出来,在认真总结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基础上,这次修订刑法,分则由143条增至350条,对各种犯罪作了大量的补充,并对罪状和处刑作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考虑到类推制度十几年使用的也并不多。因此,1997年修订刑法取消了类推,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2023-06-11
    168人看过
  • 刑法的基本原则疑罪从无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当中的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于被告人人权保障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所规定无罪推定原则的派生标准。疑罪从无在审判阶段要求,既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应推定其无罪。确立和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彰显了现代刑事司法的文明与进步,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在我国人权保障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疑罪从无原则适用情形1.只有被告人供述的从无处理情形。2.被告人不认罪的从无处理情形。3.被告人认罪后又翻供的从无处理情形。4.被告人认罪案件中的从无处理情形。5.案件重大疑点未得到排除的从无处理情形。二、刑法基本原则有哪些疑罪从无不适用于行政处罚,适用于刑事处罚。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
    2023-06-19
    288人看过
  • 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的命运
    摘要罪刑法定原则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刑法罪刑擅断主义的产物,已为大多数国家宪法或刑法确认并反映到一些国际法文件中,成为现代刑法最基本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刑事立法对罪刑法定原则长期付之阙如。新刑法在总结我国刑事立法经验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废除了类推制度,并对罪刑法定原则作了科学的明文表述,这对完善我国刑事法律及加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均具重要意义。关键词罪刑法定;现行刑法;新刑法引论: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1979年颁布的刑法进行了修改补充,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并取消了类推制度。本文拟就罪刑法定原则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等问题作粗浅探讨。一、罪刑法定原则的产生与发展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其基本语义指,何种行为是犯罪以及应受何种刑罚处罚应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或者反过来说,凡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能对其定罪处
    2023-04-22
    224人看过
  • 疑罪从无原则三大原则
    疑罪从无的三大原则为:1、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2、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3、被告人不承担疑罪的证明责任。检察院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情形有:(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3)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终止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7)被胁迫诱骗参加犯罪的;(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的;(9)犯罪轻微又自首的或犯罪较重而有立功表现的疑罪从无原则在现实中的执行障碍及对策。修正后的刑诉法规定的疑罪从无原则是吸收了西方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它确定任何刑事案件只有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才能定罪,否则就是
    2023-08-02
    396人看过
  • 具体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
    一、具体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普遍接受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在刑法各项基本原则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核心原则。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哪些1、绝对禁止适用类推,但是不禁止扩大解释,把刑法的明文规定作为定罪的唯一根据。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能通过类推或者类推解释以犯罪论处。2、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把成文法作为刑法的唯一渊源。对于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允许通过适用习惯法定罪。3、绝对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从旧原则作为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唯一原则。对于行为的定
    2023-06-12
    410人看过
  • 执法三大原则是怎样的
    一、执法三大原则是如何的1.依法行政的原则。这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越权无效。这是现代法治国家行政活动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2.讲求效能的原则。这是指行政机关应当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讲究效率,主动有效地行使其权能,以取得最大的行政执法效益。3.公平合理的原则。这是指行政机关在执法时应当权衡多方面的利益因素和情境因素,在严格执行规则的前提下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适度,避免由于滥用自由裁量权而形成执法轻重不一、标准失范的结果。二、执法程序中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一)执法证据材料所收集的证据应当是符合证据法则要求的证据;调取与保存证据规范合法;有合法的证据来源;取证的事由和依据合法;保存证据材料的手续应当合法。时间地点明确、合理和合法;有证据物品的描述;有证据保存条件和地点;保存的物证应当是原件原物;调取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由提交证物人在复制品或照片上签名盖章,
    2023-06-11
    237人看过
  • 刑事辩护中罪刑法定原则的运用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修订后的《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旗帜鲜明地将罪刑法定原则载人刑法典显要位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可知辩护人的责任就是为了实现实体正义。要达到实体正义,罪刑法定原则是非常必要的。没有这一原则,实体正义就不可能达到。因此,贯彻并运用罪刑法定原则理所当然地成了辩护人的核心任务和策略。那么,如何运用罪刑法定原则开展刑事辩护呢?1、看是否溯及既往。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无规定不处罪,刑法就不应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旧刑法在规定从旧兼从轻原则的同时,允许运用当时的政策来处理案件。后来的一些单行刑法立法中,如
    2023-06-11
    147人看过
  •  刑法中犯罪行为的判刑原则
    在刑罚的量定过程中,需要依据刑法所规定的量刑原则和标准,并结合本意见中规定的量刑基准、量刑要素、量刑适用规则以及量刑方法,来判断被告人的刑罚。量刑应与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进行。同时,在地域和时间上应当实现均衡,不同时期、不同法官之间对犯罪构成要件、量刑要素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被告人作出的量刑结果应当基本平衡。在刑罚的量定过程中,必须依据刑法所规定的量刑原则和标准,并结合本意见中规定的量刑基准、量刑要素、量刑适用规则以及量刑方法,来判断被告人的刑罚。量刑应与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进行。量刑应当实现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均衡。不同时期、不同法官之间对犯罪构成要件、量刑要素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被告人作出的量刑结果应当基本平衡。 刑 法 中 的 法 定 刑 幅 度 如 何 确 定 ?刑法中的法定刑幅度是指刑法对犯罪行为所
    2023-09-08
    90人看过
  • 罪刑法定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哪些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应当根据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罪行则相适应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以及承担的责任相适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虚假破产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表现为对于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2、客观要件为存在隐匿财产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虚假破产,并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3、主体要件为单位;4、主观要件为故意。《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规定,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
    2024-02-06
    154人看过
  •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分别体现在刑法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五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一、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有哪些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平等原则指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应当对其国家的公民实行相同的限制。二、爱国守法公民的基本义务是什么?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
    2023-03-11
    434人看过
  •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与无罪推定原则分析
    第一、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针对某个行为是否有罪;而无罪推定原则所针对的是某个嫌疑人是否有罪。第二、所依据的法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的依据是刑法,为实体法;而无罪推定原则所依据的是刑诉法,为程序法。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1)法律主义即罪刑法定中的“法”只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2)禁止习惯法,但习惯法可以成为酌定量刑的理由。(3)禁止事后法,注意刑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4)禁止类推解释: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不禁止扩大解释。罪刑法定原则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禁止类推解释,既针对司法机关,也针对立法机关,换言之立法机关也不能进行类推解释。(5)禁止绝对不定刑及绝对不定期刑。(6)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7)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8)明确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
    2023-07-19
    242人看过
  • 论述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3)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因此,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当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4)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确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明
    2023-03-08
    430人看过
  •  保险原则中的最大诚信原则是什么?
    现代保险法四大基本原则之一是“大诚信原则”,要求保险合同当事人不得隐瞒重要事实,否则将影响对方作出订约和履约决定。双方需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和承诺,包括投保人如实告知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这一原则保障了保险合同的公平和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代保险法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是“大诚信原则”,它指的是在保险合同订立之时以及合同有效期内,保险合同当事人不得隐瞒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和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双方需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和承诺。从内容上说主要包括投保人如实告知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 保 险 合 同 中 的 最 大 诚 信 原 则 是 什 么 ?保险中的最大诚信原则是现代保险法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它指的是在保险合同订立及合同有效期内,保险合同当事人不得向对方隐瞒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双方需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这一原则主要包括
    2023-10-01
    384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更多>

    #罪刑法定原则
    相关咨询
    •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意思,我国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有何规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规定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宣告了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法典化,表明我国刑法由偏重于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向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并重转变的价值取向,标志着我国刑事与法的一个重大发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罪刑法定原则,我国只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在刑法中。97年刑法修订以前,我国宪法规定法和刑法对
    • 刑法的刑法理解中的罪刑罪刑原则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5-19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怎样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行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原则从产生之日起已经发展到今日,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必须由法律进行明确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作为犯罪定罪处罚。 (二)规定刑罚罪行法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刑罚权的滥用,
    • 什么是刑法原则和法律原则?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1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如下:(一)成文法的明确性;刑法法律的制定必须条文规范明确(二)刑罚适当性刑法适当性,又称作适当处罚性,即指刑罚法规规定的犯罪和刑罚都应该被认为适当,这是针对法规内容而言的。(三)禁止适用事后法禁止适用事后法即不允许在法律规范施行后对法规施行前的犯罪行为予以处罚,又称为“刑法无溯及效力”。(四)绝对禁止或排斥类推适用类推推理是把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事项,比照刑法中最类似的事
    •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犯罪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应当以什么原则定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7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本身固有的、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意义的原则,是在制定刑法和适用刑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我国刑法确立了三大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的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的不处罚”。即什么行为是犯罪?犯何罪?处何刑?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该原则的确立,大大限制了法官在定罪和量刑上的随意性,有效地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4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均衡原则、法定原则、平等原则、适应原则。罪刑均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