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份有效又能证明事实的证据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呢?
因为法律上讲究程序上的合法性,所以对于证据的要求较为严格,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认为可以作证的资料,法院可能并不认可。比如我们请人帮忙做个证明、写个材料,如果这个人没有出庭接受对方当事人和法官的询问,那么这份证明可能就没有任何效力。一份有效又能证明事实的证据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呢?法律上认为,证据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因此有效证据包括三个特征: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
(一)合法性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要件。证据的合法性判断标准有如下几点:
1、证据的主体合法。证据的主体合法即要求提供证据的主体符合法律的要求。比如,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2、取得证据的程序、方式合法。合法性证据的取得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证据的形式合法。证据的形式合法,也就是证据的有形载体必须符合法定的要求。比如,鉴定意见要求写明参加鉴定人的姓名、职业、所依据的材料、分析的过程、参加鉴定的鉴定人签名并加盖鉴定机关印章。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鉴定结论,就不是合法的鉴定意见。
(二)真实性
真实性是证据存在的根本原因,指证据应当是对案件事实真实准确的反映。法庭一般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真实性:
1、证据形成的原因;
2、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
3、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4、提供证据的人或者证人与当事人是否具有利害关系;
5、影响证据真实性的其他因素。
比如只能提供书证的复印件,而无法提供原件,且无法证实原件确实存在的,这份书证在真实性上就存在明显瑕疵。再比如,知情同意书,可以通过鉴定其上的签名来确定其是否为患方签字确认,如果签名系伪造,那么自然这份书证的真实性是不能确认的。
(三)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又称证据的相关性,指的是作为证据内容的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是该份证据在本案中出示所要达到的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要判断某项证据是否具有实质性,主要考察当事人提出该证据的证明目的,考察该证明目的是否有助于证明本案中的争议事实。如果特定证据的证明目的并非指向本案的待证事实,则该证据不具有实质性,也就没有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证据就是与本案无关的证据,哪怕其真实合法,也无法证明与本案相关的事实。
(四)不能作为有效证据的几类证据材料
总的说来,以下类型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1、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3、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4、当事人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5、在我国领域以外或者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形成的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证据材料;
6、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7、被当事人或者他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8、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9、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二、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
(一)证据包括: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二)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三)举证期限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三、证据三性真实性指的是什么
证据真实性,这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事实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
这一客观事实只能发生在诉讼主体进行民事、经济活动中,发生在诉讼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过程中,是当时作用于他人感官而被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留在人的记忆中的,或作用于周围的环境、物品引起物件的变化而留下的痕迹物品,也可能由文字或者某种符号记载下来,甚至成为视听资料等等。客观性是诉讼证据的最基本的特征。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全款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
证据确实和充分的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93人看过
-
公诉的案件,证据应当确实、充分符合哪些条件
255人看过
-
有犯罪的证据应该怎么证明犯罪事实
494人看过
-
一套正常合法的住宅应该有具有哪些“身份证”呢
323人看过
-
出生证明的尺寸应该符合哪些标准?
308人看过
-
西城区实际居住证明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221人看过
训诫是一种较轻的强制措施。它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较轻的人,予以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不得再犯。 犯罪情节轻微而免予刑事处分的人、在民事案件中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妨害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由法院予以训诫;不满十四岁... 更多>
-
依据新《刑事诉讼法》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哪些条件?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7新《刑事诉讼法》第53条对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作出了新规定,即“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
商标诉讼证据应符合哪些条件?湖北在线咨询 2023-05-09商标诉讼证据要具备的法定条件如下: 1、证据所印证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证据必须查证属实,否则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3、商标诉讼证据要具备的其他条件。
-
刑事案件证据必须符合哪些条件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30证据的合法性,又称证据的法律性。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
提供哪些证据说明劳动者的条件条件不符合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19企业应当提供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工作业绩证明、考核结果相关凭证,及培训辅导证明,切记,该让员工知晓的事,一定要有员工的签字,让员工进行确认。没有签字的,可以进行签到确认等,如参加视频或线上培训的签到表等。 风险提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做好证据收集,仲裁或诉讼中仲裁机构或法院认可的证据类型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
-
刑事辩护律师收集证据应符合哪些条件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5辩护律师向被害人、被害人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证据,必须受以下两方面条件的限制,一是要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的许可。即在审查起诉阶段应经人民检察院的许可,在审判阶段要经人民法院的许可。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否许可,主要是根据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是否会给被害人造成伤害,是否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而作出决定。二是必须经被害人、被害人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