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属于医疗器械,如果没有出售医疗器械的资质,私自贩卖口罩的行为将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其量刑标准如下:处五年以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秩序,为了保证限制买卖物品和进出口物品市场,国家实行上述物品的经营许可制度。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个人倒卖口罩犯法吗
个人倒卖口罩犯法。因为口罩也属于医疗器械,根据国家规定,要想经营,必须有相关资质,领取营业执照,因此,一般人事不允许私自销售的。如果销售的口罩是真的,质量也符合标准,则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根据《两高涉疫司法解释》第六条之规定,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五万元,也就是只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就涉嫌犯罪。所以私人倒卖口罩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
贩卖假口罩该怎么处,个人倒卖口罩犯法吗
174人看过
-
假口罩私人贩卖犯法吗?
72人看过
-
一次性口罩卖3元犯法吗
487人看过
-
商家现在卖假口罩犯法吗?
434人看过
-
对于微信卖假口罩犯法吗?
349人看过
-
卖假口罩会不会犯法
19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卖假口罩犯法吗朋友圈卖假口罩犯法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2朋友圈销售假口罩违法,严重违反刑法,构成犯罪。目前疫情期间,口罩用于预防疾病。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用于疾病预防的口罩属于医疗器械。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或者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可能涉嫌犯罪。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疗卫生材料,或者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疗卫生材料足
-
高价的口罩可以卖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221、口罩进价高,不可以哄抬价格,卖高价。 2、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三项的规定,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
网上卖假口罩犯法不犯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61、在网上卖假口罩是犯法的,会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
-
业主群卖口罩价格奇高,哄抬口罩价格犯法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06犯法的。哄抬物价出售天价口罩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明确规定:对于违反国家防疫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规定,哄抬物价、囤货居奇、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所得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非法经营罪从重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2022年倒卖口罩赚差价犯法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5倒卖口罩赚差价是犯法的,医用口罩属于医疗器械,没有经营资质属于非法经营,金额少的一般够不上犯罪,但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倒卖口罩赚差价属于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