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措施
第六十条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被告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决定逮捕。
合议庭或者独任审判员认为应当对被告人采取、撤销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报请院长批准。
第六十一条对经过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根据案件情况有必要拘传的被告人,可以拘传。
拘传由司法警察执行,执行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拘传被告人时,应当出示拘传票;对抗拒拘传的,可以使用戒具。
第六十二条审判人员对被拘传的人,应当在拘传后的十二小时以内讯问完毕,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关押被拘传人。
第六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
(三)应当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第六十四条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向本人宣布,并由被告人在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监视居住决定书上签名。
第六十五条
被羁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交纳了保证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第六十六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证人:
(一)无力交纳保证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情形的。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严格审查保证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符合保证人条件的,应当告知他必须履行的义务,并由他出具保证书。
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可以责令其交纳保证金。保证金仅限于现金。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起诉指控犯罪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及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保证金数额最低不能少于2000元人民币。保证金的最高限额,由各高级人民法院自行规定,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六十九条保证金应当交到人民法院指定的银行专户。
第七十条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对同一被告人不能同时使用。
第七十一条
根据案件事实,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的,如果保证人与该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该地点的,对保证人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窝藏罪追究刑事责任。
具有前款情形的,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应当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
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宣布对被告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时,应当告知其在此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对被取保候审人、被监视居住人违反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依法没收
的保证金,应当上缴国库。
第七十三条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依法没收保证金后,仍决定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连续计算。
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在宣布后及时将取保候审决定书、取保候审执行通知书或者监视居住决定书、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送达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
第七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该案起诉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案件,应当依法对被告人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手续。
人民法院对同一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不得重复使用。
第七十六条对保证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数额不得超过20000元人民币。
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存在,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决定依法逮捕。
第七十八条
人民法院作出逮捕决定后,应当将逮捕决定书送交公安机关执行。将被告人逮捕到案后,除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人民法院应当将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无法通知的,应当将原因记录在卷。
第七十九条
对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人,审判人员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报经院长批准后,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立即释放的,应当发给释放证明。
第八十条对已经逮捕的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变更强制措施:
(一)患有严重疾病的;
(二)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
(三)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第八十一条对已经逮捕的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
(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的。
第八十二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应当变更强制措施,决定逮捕:
(一)已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被告人,因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不逮捕可能发生社会危险的;
(二)具有本解释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形而未予逮捕的被告人,疾病痊愈或者哺乳期已满的。
决定变更强制措施,予以逮捕的,应当向被告人宣布,并通知保证人及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
第八十三条对被羁押的被告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的,应当将变更强制措施决定书或者释放通知书送交公安机关执行。
-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的内容是怎样的
423人看过
-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148人看过
-
刑事诉讼若干问题第307条的解释
228人看过
-
国民待遇与经济法解释中的若干问题
197人看过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草案)若干问题的意见和
79人看过
-
有关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哪些?
71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0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你的问题还问到因葡萄胎能强制离婚吗,答案是:不能。
-
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意见6十三条含义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要的可能是下面的这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36、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两个人民法院因协商不成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如双方为同属一个地、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由该省,由该地、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如双方为跨省、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协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依前款规定报请上级人民
-
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涉案财物怎么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19第三百五十九条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被告人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并制作清单,附卷备查;对人民检察院随案移送的被告人财物及其孳息,应当根据清单核查后妥善保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意见海南在线咨询 2021-01-211、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开始。 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的死亡日期,为继承开始的时间。 2、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3、公民可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
-
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03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与证据有关的有以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二条规定,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 (一)被告人的身份; (二)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三)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 (四)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 (五)实施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六)被告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