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典》第55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死亡后,对方当事人可以主张合同权利或者请求履行合同义务。因此,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关于死亡后合同效力终止或者解除合同的条件,当事人可以主张合同权利或请求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我国法律,在合同一方当事人过世后,关于合同效力的问题并未明确规定。一般当事人如果不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终止或者不将一方当事人死亡约定为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并且行使合同解除权的话,似乎合同权利义务还继续存在。
当事人过世后,合同权利义务该怎么办?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过世后,合同权利义务应该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承受。在合同中,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合同权利义务转移的条件和方式。如果当事人没有事先约定,那么合同权利义务应该根据法律规定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合同权利义务转移的条件和方式。如果当事人没有事先约定,那么合同权利义务应该根据法律规定处理。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条的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可以转移,但有三种情形除外: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移、当事人另有约定、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移。
因此,当事人过世后,合同权利义务应该根据法律规定处理,即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承受。
在我国法律中,合同一方当事人过世后,关于合同效力的问题并未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合同权利义务转移的条件和方式,但如果没有事先约定,那么合同权利义务应该根据法律规定处理。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和第五百五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合同权利义务转移的条件和方式,但有三种情形除外: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移、当事人另有约定、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移。因此,当事人过世后,合同权利义务应该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承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
土地确权后当事人死亡后的处置方式
414人看过
-
探讨合同当事人死亡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
367人看过
-
股份合并处理方式探讨
353人看过
-
探讨合同的成立方式
477人看过
-
追讨债务的合理方式探讨
126人看过
-
探讨当事人可行的罚款缴纳方式
204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合同规定的当事人是当事人一方死亡怎么处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20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合同只在当事人之间有法律约束力,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合同的效力范围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也不能承担合同上的义务。而一旦当事人死亡,显然法律是无法对死人有约束力的。
-
死刑注射的合适方式探讨新疆在线咨询 2025-02-07死刑注射是一种文明化的死刑执行方式,1997年1月新修订《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与枪决相比,注射死刑有许多优点,例如减少设立专门的刑场、无需将死刑犯从看守所中提出、行刑过程较为血腥程度较低,且注射药物可由最高人民法院专门配制提供。然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哪些罪犯适用注射死刑,因此最终采用何种方式要由执行机关根据情况而定。
-
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如何处理,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22从维护交易便利和保障交易安全的角度来讲,对于财产性质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并不即行终止,也不必然能得到履行,继承人愿意继承,财产性质的合同才能得以履行;继承人不愿意继承,则合同终止。 关于具有人身依附性的合同(如服务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合同效力自然终止。比如劳务,技术入伙等合同,这类合同的签订,一般都是一方当事人基于对另一方当事人本人具有的经验、能力,甚至是个人品格方面的胜任才与之签订
-
工伤死亡赔偿金支付方式探讨广东在线咨询 2025-01-291. 如果用人单位加入了工伤保险,那么其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供养亲属抚恤金都由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 2.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加入工伤保险,那么其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供养亲属抚恤金都由用人单位来支付; 3. 根据各省的安全生产条例,除工伤保险待遇外,还有死亡赔偿金由用人单位来支付。
-
死刑犯死亡后的处理方式台湾在线咨询 2025-01-2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三百四十八条,负责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后需要处理以下事项: 1. 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如果遗书、遗言笔录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问题,应当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存卷备查。如果遗书、遗言笔录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应当抄送有关机关。 2. 负责执行的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