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法律事实有哪些
民事案件法律事实有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事件:法律事实的发生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又称为自然事实。例如:雷击将牛劈死,导致所有权关系的消灭。
2.行为: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行为可以分为:民事行为、事实行为。民事行为:指行为人旨在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或条件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称为无效的民事行为。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一定行为时,并没有确立、变更、消灭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意识,但由于法律规定,同样会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有四种: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
有效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法定要件。无效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不符合法定的有效要件的规定。可撤销或可变更,指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存在瑕疵,不完全符合法定有效要件的规定。效力待定,指民事行为有效与否,取决于他人追认,经追认后有效。
生效是指发生法律效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撤销后自始无效。
无效的民事行为,自始无效。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经追认后有效。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有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是:
1.私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私主体作出的行为,与政府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作出的国家行为、法院依审判权作出的裁判行为相区别。
2.合法行为。所谓合法,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效果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3.表示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
4.意思决定效果的行为。
-
民事案件中诉讼时效是法律事实吗?
156人看过
-
哪些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392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哪些人能适用法律
212人看过
-
法官如何认定案件事实有哪些
116人看过
-
民事不予立案的条件有哪些法律规定
390人看过
-
法律依据民事案件“欠款纠纷”的法律类型有哪些?
379人看过
-
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有何区,法律上有哪些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4民事案件为关于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产生的纠纷的案件;而刑事案件则是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违法《刑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应当对其进行刑事处罚的案件,一般由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
请问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法律条件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06民事案件申请法律援助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代理事项,如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案件且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给
-
法律视频民事纠纷里的刑事案件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30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分别于行政争议和刑事争议。 根据民事纠纷特点和内容,可将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包括财产所有关系的民事纠纷和财产流转关系的民事纠纷。法律视频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包括人格权关系民事纠纷和身份关系的民
-
刑事案件先民事后刑事法律依据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28先刑后民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或者由法院在审理刑事犯罪的同时,附带审理民事责任部分。在此之前不应当单独就其中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判决。
-
哪些是案件基本事实?案件基本事实又包括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15基础法律关系对应的法律事实就是基本事实的前提条件是在对基础法律关系没有争议的的诉讼案件中的情况,而我们很多诉讼案件,各方当事人可能本身对基础法律关系是否成立这个点就是存在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