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不续约劳动合同的证据
单位不续约劳动合同的证据:公司口头通知合同到期不续签需要录音、证人证言等证据。合同到期不续签公司必须出具书面通知,如果公司书面通知不续签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口头通知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劳动者可以与公司劳资部门协商。协商过程可以录音公司说明不续签的原因,因公司一方的原因不续签的,劳动者可以主张相应权利。
二、劳动合同订立包含什么
劳动合同订立包含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3.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4.劳动报酬;
5.其他必须要具备的内容等。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三、劳动合同续约流程
劳动合同续约流程如下:
1.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续签;
2.提前30天向劳动者发出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
3.自收到通知之日起7日内书面答复;
4.协商具体事项,重新协商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n(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n(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n(三)劳动合同期限;\n(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n(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n(六)劳动报酬;\n(七)社会保险;\n(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n(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n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续约不同
308人看过
-
单位没签劳动合同单位是违约吗
85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期满后单位不续签,是否构成违约?
170人看过
-
单位单方续订劳动合同无效
158人看过
-
不稳定劳动合同的单位
475人看过
-
劳动仲裁单位证据
74人看过
-
单位不愿续签劳动合同违约金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五)款和第九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合同终止的,2007年12月31日之前的,没有经济补偿。自2008年元月1日起,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提高或者维持原条件劳动者不续签合同终止的,没有补偿;用人单位不续签或者用人单位降低劳动条件劳动者不续签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2008年元月1日起的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时间按一年支
-
各位律师:单位不再与劳动者续签合同,单位的依据是新的劳动合同法才执行两年?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4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应当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工作至2007年12月计算公式为: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截止2007年12月的月数 第二部分:2008年1月至实际解除劳动合同期间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此
-
单位孕妇劳动合同到期是否可以不续约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31、既然合同以到期,公司不续签是可以的并不违法。 2、公司必须等待孕期、产期、哺乳期结束后,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应随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多少自动延续到相应的期限届满为止 4、合同到期可以不续签。
-
劳动法规定,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约合同可否终止?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由此可见,如果当事人双方在原劳动合同期满后对继续执行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标准、劳动条件等没有提出异议,应当视为双方默认按照原劳动合同的约定的内容继续履行。由于“一方提出终止劳
-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续订书是不是劳动合同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14劳动合同续订书算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其他的法定、约定终止条件出现,任何一方要求续订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向对方发出《续订劳动合同通知书》,并及时与对方进行协商,依法续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