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情况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有哪些构成要素
构成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要素为:
1、侵犯的客体一般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其犯罪的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一般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二、我国男女领证年龄分别是多大
我国现行规定的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岁,女性不得早于20岁。这是结婚年龄的起点,是合法婚姻和非法婚姻的界限。男女双方符合法定婚龄要求结婚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办理结婚登记。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自治区可以根据民族的实际情况灵活规定法定的婚龄。婚龄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规定。例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以及一些自治州、自治县,都以男二十岁、女十八岁为本地区最低婚龄。但是,这些的规定只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于生活在该地区的汉族。
三、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大呢
中国男女法定结婚年龄为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
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但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自治区可以依据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对法定结婚年龄做变通规定。
-
少数民族风俗侵犯罪:每条罚款多少钱?判处多少年?
274人看过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属于滥用职权罪吗
123人看过
-
犯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如何争取缓刑
500人看过
-
什么是侵犯少数民俗风俗习惯罪
364人看过
-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刑期是多少?
130人看过
-
如何区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与煽动民族仇恨罪?
324人看过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全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多少不一,分布地区很广,又有聚居、散居等等区别。 所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都需要按照所辖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采取统一计算人口和统一分配应选代表名额的办法。... 更多>
-
什么叫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10根据《刑法》第251条的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权,手段恶劣,造成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社会秩序严重混乱,造成不良政治影响的,应立案追究。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能不能取保候审?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0(1)强迫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如强迫回民实行火葬,改变饮食禁忌等; (2)破坏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如扰乱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阻挠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仪式等; (3)‘禁止少数民族改革本民族的陈规陋习。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8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或者侵权行为的有效期限。犯罪行为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法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
-
处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时要注意些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31一、什么是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概念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刑期的细节是哪些呢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1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