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原则是确定保险事故损失原因与损失结果之间关系的原则。有学者指出所谓近因不是指时间或空间上与损失结果最为接近的原因,而是指促成损失结果的最有效的,或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英国学者**T·斯蒂尔将近因原则定义为:“近因是指引起一系列事件发生,由此出现某种后果的能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一因素作用的过程中,没有来自新的独立渠道的能动力量的介入。”一般认为近因原则产生于18、19世纪的英国,著名的《蒙托亚-伦敦保险公司讼案》(1851年)就是一个典型的近因原则案例。法官在裁决这一案例时宣布:“在航行中一艘满载皮革和烟草的货船,突然船舱进水,海水腐蚀了皮革,但并没有浸湿烟草,也没有浸湿包装烟草的纸箱;尽管如此,腐烂皮革散发的臭气仍然毁坏了烟草。法庭认为,船舱进水事故是导致烟草和皮革损失的原因”。在这个案件中船舱进水延伸的因果联系没有中断过,并且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发生。此种情况下多种原因依次发生连续不断,而且有前因后果的关系。这种情况下最先发生并造成一连串事故的原因为近因。
具体到本案中王某某的死亡属于多种原因连续发生导致死亡。首先王某某纠集数人去砸玻璃是原因,导致卢某等人追赶并发生殴打王某某的行为致王某某死亡。在这一个过程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王某某等人的砸玻璃行为,正是这一行为引起了卢某才等人守夜、追赶、殴打等行为,以至于引起了王某某的死亡。所以在该案中近因是王某某纠集人砸玻璃的行为,该行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犯罪行为,所以对王某某的死亡符合保险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应当拒付。
笔者认为被保险人虽然是被“踢打致其脾破裂死亡”,但是“踢打”行为不属于“新的独立渠道的能动力量的介入”,不是被保险人死亡的近因。这是因为近因原则是指效果上的近因,也就是原因对损失发生的一系列时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该作用不是时间上的接近,也不是造成损失的最后原因。近因不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如果自身不具有独立的介入能力,而是从属于另一原因,尽管另一原因是间接的但其仍然是近因。虽然被保险人致死的最直接原因是“踢打致其脾破裂死亡”,但是“踢打致其脾破裂死亡”中“踢打”行为本身是由于被保险人的故意犯罪行为引发,可以认为“踢打”行为依附于被保险人的故意犯罪行为,正是被保险人的故意犯罪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可见该理赔案件中的近因为被保险人的故意犯罪行为。
-
探讨故意伤害罪共犯的认定原则
430人看过
-
探讨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罪犯假释的可行性
238人看过
-
探究近因原则的特点
107人看过
-
索赔注意近因原则
66人看过
-
探讨单位犯罪的成因和原因
202人看过
-
探讨受贿罪共犯的判罪原则
59人看过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
诽谤罪导致死亡的原因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14诽谤罪引起死亡的还是定诽谤罪,不会定故意杀人罪。在犯罪行为人实施了捏造虚假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之后,造成他人名誉权严重受损,甚至是造成他人死亡的,此时都会被认定为构成诽谤罪,要按照诽谤罪定罪处罚。
-
故意导致自杀是致人死亡的罪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6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致人死亡的,对于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是故意,导致他人死亡的是过失。如果导致他人死亡是故意就涉嫌构成故意故意杀人罪了。《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
-
因有犯罪逃逸导致死亡的法律责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29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条件如下: 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后逃逸的; 2、死者死亡的原因是司机的交通事故; 3、事故发生后,司机没有主动救治死者,逃避责任。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犯故意杀人罪,导致死亡的。会判么?要多少?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5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生命权是公民最重要的人身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在实际发生的案件中,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行为人采用什么方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但是,正当防卫行为、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法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行为,不属于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