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根本上治理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单靠交警部门堵、查、管、处是达不到目的的,必须形成全社会的监督、疏导氛围,需要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从源头教育、预防、严管、严治、严惩、严处多措并举,方能凑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使酒后驾驶违法行为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一是强化酒后驾驶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采取各种手段开展酒后驾驶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除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阵地、主题宣传、警示教育等形式外,在酒店门口悬挂酒后驾驶危害性宣传标语,在酒店餐桌上放置不酒后驾驶的提示卡,教育司机及同酒桌朋友都树立“酒后驾驶等于与死神拥抱,等于敲开地狱大门的敲门砖”的理念,增强驾驶人饮酒不驾车、驾车不饮酒和不劝司机饮酒的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觉性。
二是加大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惩罚成本。首先,以立法来加重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惩罚成本,使其不敢为。世界上不少国家对酒后驾车的惩罚成本都比较大。例如在日本酒后驾车要判2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向驾驶员提供白酒者的责任;在加拿大酒后开车罚款1470美元,监禁6个月,造成人身伤害的监禁10年,造成人员死亡的监禁14年。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通过法律法规看,我国对酒后驾驶的处罚较轻,违法成本低,从而导致此类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应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提高酒后驾车违法成本。其次,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的经济责任,对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赔偿比率要加大,同时,对劝机动车驾驶人饮酒者要追究连带经济赔偿责任。第三,保险公司对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坚决不予赔付,更不能变更方式进行赔付。这样,就会使那些存在侥幸心理、冒险心理的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得以收敛,增强自控能力,减少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是强化社会监管力度。首先,在普法中、在实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中,把“酒后禁驾”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宣传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把“酒后禁驾”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在全社会倡导监督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充分发挥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和家庭父母、妻子的监管作用,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和防范。其次,建立和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和“代驾”制度。可实行在酒店、宾馆、饭店设立监督员或信息员,对酒后驾车的驾驶人进行劝阻或及时向交警部门报告驾驶人饮酒信息,组织驾驶技能好、职业道德好的人提供“代驾”服务。第三,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播发“酒后禁驾”公益广告、派出记者随警作战,及时曝光酒后驾车违法行为,提高机动车驾驶人的遵章守法意识和安全驾驶和酒后驾驶的自律意识。
四是强化执法部门的管控力度。首先,公安交警部门要提高对酒后驾车危害性的认识,把严格查处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作为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作为日常执勤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形成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决不能形成集中整治严管,平时疏于管理、视而不见的恶性循环。要本着见着就纠、露头就打的原则,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严查、严处,决不姑息迁就,形成严管氛围。其次,简化公安交警部门查纠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执法程序,赋予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以增强执法管理效能。如酒精测试仪是查处酒后驾车重要法律依据,但由于价格昂贵,作为县级交警大队能为每个交警中队配备一部,可以说是最大限度了,没有能力为每个执勤组配备一部,更不可能为每个人配备一部。这样,导致民警在执勤执法中,没有通过酒精检测仪的检测,对酒后驾车人很难进行处罚。鉴于这种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只要驾驶人有饮酒的形态或能闻到满嘴酒气,就可以以酒后驾车进行处罚。再次,对于酒精检测仪显示为醉酒驾车的,在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应将酒精测试仪测试的结果作为醉酒驾车的有效证据予以采纳,无需再进行抽血化验,提高执法效率。第四,对于拒绝接受酒精检测仪检测的应以妨碍公务严格处罚,绝不手软。
总之,建立酒后驾车违法行为长效管理机制,单依靠交警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造成一种人人监督、人人劝阻、人人管理的氛围。作为机动车驾驶人,要自觉树立为了你、你的家人和他人的幸福,酒后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高尚社会公德。这样,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就会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就会大幅度下降,人们的出行安全感就会大大增强,一个有序、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就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酒驾的处罚分类有哪些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车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军人处罚
总参谋部下达通知,要求加强军车安全管理,坚决防止和纠正酒后驾车问题,维护军队纪律和形象。
总参通知要求从严治军,军人酒后驾车,一律暂扣驾驶证6个月,并组织集中整训;醉酒驾车,一律吊销驾驶证,调离司机岗位,并给予严厉的纪律处分;酒后驾车造成亡人事故或严重后果的,一律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追究单位领导责任;通报批评军车交通违章抄告问题突出的单位,限期整改。各警备司令部要加大对外出军车的检查纠察力度,集中开展整治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
冀津高速谋划建立治超长效联动机制
458人看过
-
建立环境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370人看过
-
建立环环紧扣的长效机制
126人看过
-
对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探讨
139人看过
-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62人看过
-
建立大病儿童救助长效机制
157人看过
交通事故确定损害赔偿是根据事故中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及作用大小的比例来划分赔偿责任。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 更多>
-
酒驾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应该如何保障障碍和治安管理机制力?负责?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4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法律规定严禁酒后驾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两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上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
-
如何建立打击非法开采的长效机制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9对于打击非法开采这项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其重要性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打击非法开采,可以有效地保护国有矿产资源,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序开采、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使之产生最好效益,利国利民。第二方面:打击和取缔非法开采,使矿产开发逐步走向市场化,形成有偿开采、有偿使用的运作秩序,使之规范管理,从而有利于消除更多的安全隐患。过去,我们曾建立过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巡查监管责任制和举报有奖
-
醉酒驾车缓刑的立案机率山东在线咨询 2023-12-14若醉酒驾驶的犯罪分子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的,则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下对其使用缓刑,如是否属于自首、是否对受害人进行了赔偿并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认罪态度是否良好等。那么是很有可能判缓刑的。
-
醉酒驾驶机动车管制有什么后果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09醉酒驾驶机动车处管制的规定是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
酒后驾驶机动车从重处罚有何后果,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1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危险驾驶罪定罪罪名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