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币犯罪行为的法律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5 05:50:19 196 人看过

该刑法规定了使用假币罪的不同刑罚,其中包括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假币罪,处罚款金额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所涉及的假币数额较大,处罚款金额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所涉及的假币数额特别巨大,处罚款金额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款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或者没收财产。同时,根据所涉及的假币面额,可以判断是否为数额较大或巨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使用假币罪有以下刑罚规定:

1.如果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处罚款金额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2.如果所涉及的假币数额较大,处罚款金额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3.如果所涉及的假币数额特别巨大,处罚款金额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款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或者没收财产。

明知是伪造货币而使用,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的,是数额较大的标准。总面值3000元以上或货币300元以上可视为巨额,总面值10万元以上或货币1万元以上可视为巨额。

根 据 刑 法 第 一 百 七 十 一 条 , 使 用 假 币 罪 的 量 刑 标 准 有 哪 些 ?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使用假币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该罪行主要涉及使用伪造的货币或者变造的货币,用于支付或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根据该条款的规定,使用假币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数额较大:使用假币罪所涉及的货币金额应当达到较大的数额,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2. 多次使用:行为人多次使用假币进行支付或者交易,将受到更严重的刑罚。

3. 抗拒抓捕:如果行为人在被公安机关或者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抓捕时,使用假币进行逃脱或者转移财产,将受到更严重的刑罚。

4. 非法持有:行为人非法持有假币,且具有多次使用、抗拒抓捕等情形,将受到更严重的刑罚。

5. 单位犯罪:单位犯有使用假币罪,且具有多次使用、抗拒抓捕等情形,将受到更严重的刑罚。

6. 数额特别巨大:行为人使用的假币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的数额,将受到更严重的刑罚。

根据以上规定,使用假币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

使用假币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使用假币罪有以下刑罚规定:数额较大为使用假币罪所涉及的货币金额应当达到较大的数额,多次使用将受到更严重的刑罚,抗拒抓捕、非法持有、单位犯罪和使用假币数额特别巨大都将受到更严重的刑罚。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9: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济犯罪相关文章
  • 如何理解假币犯罪中的持有行为
    使用假币罪,在司法实践中当几种行为同时出现时通常会面临如何适用罪名的疑难。笔者认为,购买假币行为与使用假币行为之间存在着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但是持有行为与购买行为,持有行为和使用行为之间并没有刑法上的牵连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三种行为的独立性的评价。对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的独立性,应该没有疑问,但是持有行为在购买行为或者使用行为发生的情况下是否具有独立的意义,则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存在购买或者使用行为时,持有行为实际上并不具有足以构成牵连犯的独立性,它是这两种行为的组成部分,不应当在刑法上对其进行单独的评价。行为人在购买了假币之后,必然要持有假币,不可能存在购买之后不持有假币的情况,也就是说,持有行为只是购买行为的延续,是购买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购买假币之后持有假币的,并不是刑法上的牵连犯,仅仅能够成立购买假币罪一罪。同样的道理,持有行为和使用行为之间的联系也是这样的,持有行为实际上就是使
    2023-04-25
    357人看过
  • 运输假币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运输假币罪立案标准
    一、运输假币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运输假币罪的犯罪构成如下:1.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货币不是商品,不能出售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用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某一货币的情况。只有伪造的货币,才能有以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或者购买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出售者还是购买者,其主观上想牟取非法利益,发不义之财的目的不言自明。至于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在主观上也有故意。如果托运人并未向承运人如实告知所运货物的真实情况,因受蒙骗等原因不知道所运输的是伪造的货币的,不构成犯罪。2.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出售伪造的货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以各种方式或途径,以一定的价格卖出伪造的货币的行为。“购买伪造的货币”,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价格用货币买入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明明知道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汽车、飞机、火车、
    2024-01-29
    195人看过
  • 法院如何对于购买假币犯罪既遂的行为进行
    触犯购买假币罪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特别巨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判处刑罚。一、运输假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现行刑法对运输假币罪既遂量刑的规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持有假币罪立案规定是什么依本条之规定,犯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以上量刑幅度中,“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可以参照最高人民
    2023-04-02
    291人看过
  • 多少假币会成为犯罪
    使用假币数额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以上,明知是假币而使用,构成犯罪,否则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使用假币罪的数额较大是指假币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足5万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明知是假币而持有和使用,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属于较大金额;总面额在5万元以上不到20万元的,属于巨额;总面额超过20万元的,属于特别大的金额,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如何认定假币犯罪(一)、一般来说,行为人明知是假币而持有,数额较大,根据现有证据不能认定行为人是为了进行其他假币犯罪的,以持有假币罪定罪处罚;如果有证据证明其持有的假币已构成其他假币犯罪的,应当以其他假币犯罪定罪处罚。(二)、关于收藏为目的的持有假币以单纯收藏为目的而持有假币的行为,是否成立持有假币罪?或者说,应否将“以使用为目的”作为持有假币罪的主观要件?
    2023-08-16
    153人看过
  • 单位卖假币罪的主要犯罪行为有哪些
    出售假币罪需要以下犯罪构成:犯罪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出售伪造的货币,并且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一、怎么样构成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两种行为方式。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构成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二、如何判断是否构成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符合以下要件可判断构成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犯罪客体是国家有关证券的管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牟取利益的目的。三、强迫卖血罪的组成要件有哪些强迫卖血罪的构成要件有:侵犯的
    2023-04-05
    71人看过
  • 走私假币罪的主要行为
    刑事责任能力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货币的管理法规及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伪造的货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所谓逃避海关监管,是指采取种种方法,以躲避海关对其所运输、携带、邮寄的伪造货币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行为。逃避海关监管是走私行为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本罪当然亦不例外。其实,行为人明明知道伪造的货币是国家一再严厉禁止进出国(边)境的,如果被海关发现,必然会予以没收。这些行为,都是一些典型的走私伪造的货币之行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的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在理论上,又常被称之为间接走私或准走私的行为。根据本法的有关规定,准走私的行为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情形:(1)直接向走私伪造货币的犯罪分子收购伪造的货币的;(2)在内海、领海收购、运输、贩卖伪造的货币的;(3)与走私伪造的货币的犯罪分子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若其他方便条件的。
    2023-08-05
    463人看过
  • 运输假币罪的行为对象
    1、大多数犯罪要求有对象,极少数犯罪不要求。2、如果一个犯罪要求有特定对象的存在,就意味着在客观上必须存在或可能存在这种对象;如果客观上根本不存在这种对象,不构成这个罪(包括未遂)3、行为对象:没有这个物不构成犯罪,如运输假币必须要求有假币这个对象存在,否则不构成运输假币罪未遂。一、运输假币罪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货币不是商品,不能出售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用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某一货币的情况。只有伪造的货币,才能有以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或者购买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出售者还是购买者,其主观上想牟取非法利益,发不义之财的目的不言自明。至于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在主观上也有故意。如果托运人并未向承运人如实告知所运货物的真实情况,因受蒙骗等原因不知道所运输的是伪造的货币的,不构成犯罪。2、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有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明知是伪造
    2023-03-21
    276人看过
  • 收藏假币触犯法律
    今年9月,50多岁的童某卖粮食时收到了假币,一个月后,当他准备将假币花出去时,被警方抓获。假币不仅损害公众利益,又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人们都认识到制造、贩运和故意使用假币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一旦收到假币该怎么办?辽宁省公安厅民警教您几招。收藏假币也属违法目前,在某些邮币市场中,有人以收藏假币为好,这些集币者通常以同等面额真币,换取各种假人民币。集币者虽是为爱好另辟蹊径,但明知是假币而予以收藏,却已触犯国家法律,属违法行为,如果数额较大,达到了《追诉标准》规定的数额,则构成持有假币罪,将受到刑罚处罚。收了假币花出去犯法误收假币想花出去也是犯法行为。日前,犯罪嫌疑人马某将误收的1500元现金,还给借钱给自己做生意的好友冯某,就在冯某将钱存入银行时被识破,并向公安机关报了案。马某因涉嫌使用假币罪被依法逮捕。掌握了识别假币的技巧,再多一分对假币的警惕,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误收假币,但是,如果因为
    2023-04-22
    143人看过
  • 犯了使用假币罪既遂怎么判刑,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犯了使用假币罪既遂这样判刑: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犯了使用假币罪既遂怎么判刑,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如果需要经验更丰富的建议或者想在当地找律师的,有2个途径:1.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2.点
    2023-12-04
    338人看过
  • 运输假币罪的行为对象在法律上怎么规定的?
    一、运输假币罪的行为对象1、大多数犯罪要求有对象,极少数犯罪不要求。2、如果一个犯罪要求有特定对象的存在,就意味着在客观上必须存在或可能存在这种对象;如果客观上根本不存在这种对象,不构成这个罪(包括未遂)3、行为对象:没有这个物不构成犯罪,如运输假币必须要求有假币这个对象存在,否则不构成运输假币罪未遂。二、运输假币罪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货币不是商品,不能出售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用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某一货币的情况。只有伪造的货币,才能有以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或者购买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出售者还是购买者,其主观上想牟取非法利益,发不义之财的目的不言自明。至于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在主观上也有故意。如果托运人并未向承运人如实告知所运货物的真实情况,因受蒙骗等原因不知道所运输的是伪造的货币的,不构成犯罪。2、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有运输伪造的
    2023-04-28
    77人看过
  • 假币罪包括哪些行为?
    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使用假币应作扩大解释:不仅包括以假币购物,而且包括其他所有以等量假币发挥等量真币功能的行为。换言之,这里的使用假币就是以等量假币发挥等量价值的行为。持有使用假币罪怎么判持有假币罪是通过明知是伪造的而持有使用货币的数额多少进行定罪量刑。持有、使用假币罪,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
    2023-07-17
    218人看过
  •  假币犯罪在中国刑法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国刑法,涉及假币的犯罪行为,且该假币的面额达到四千元或枚数达到四百张时,该行为将被视为犯罪行为,并受到立案追诉。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指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中国刑法,当涉及假币的犯罪行为,且该假币的面额达到四千元或枚数达到四百张时,该行为将被视为犯罪行为,并受到立案追诉。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指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行为。 【法律问题】购买假币违法行为如何界定?购买假币违法行为的界定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从法律角度来看,购买假币的行为应当被视为一种违法行为。这是因为假币通常是由伪造、变造或者盗用货币印制而成,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会破坏货币制度的稳定,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法》的规定,货币应当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印制或者伪造货
    2023-08-28
    362人看过
  •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行为人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自然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非法持有使用假币罪的认定(一)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一般来说,行为人明知是假币而持有,数额较大,根据现有证据不能认定行为人是为了进行其他假币犯罪的,以持有假币罪定罪处罚;如果有证据证明其持有的假币已构成其他假币犯罪的,应当以其他假币犯罪定罪处罚。(二)关于收藏为目的的持有假币以单纯收藏为目的而持有假币的行为,是否成立持有假币罪?或者说,应否将“以使用为目的”作为持有假币罪的主观要件通说认为,由于刑法并没有要求出于使用目的而持有,假币应属于违禁品,禁止个人收藏,行为人收藏数额较大的假币也会侵犯货币的公共
    2023-07-26
    437人看过
  • 假币罪的解释及相关行为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这里的假币指的是伪造的货币,指行为人针对假币实施出售、购买的行为,或行为人已经知道运输的对象是假币而予以继续运输,还有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员,如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明知是假币而予以购买或者利用职务之便用假币换取金融机构内部真实货币。具有前述行为的,根据数额的大小及情节的轻重,判处拘役至无期徒刑。构成购买运输假币罪的条件会有什么?构成购买运输假币罪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如下: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
    2023-07-01
    441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更多>

    #经济犯罪
    相关咨询
    • 出售假币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假币犯罪标准为: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05
      销售假币罪立案标准: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或者货币量在400张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销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指销售、购买伪造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货币而运输的行为。
    • 新刑法假币犯罪的构成标准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5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1.依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中国
    • 什么是走私假币罪的犯罪行为
      安徽在线咨询 2021-07-15
      走私假币罪侵犯的客体国家对外贸易中对假币禁止进出口的制度和国家金融管理秩序。走私假币罪的客观表现为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督管理,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假币进出境的行为。走私假币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中国籍﹑外国籍﹑无国籍公民和单位都可能构成走私假币罪。走私假币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破坏对外贸易秩序
    • 使用假币的行为多少只算犯罪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购买运输假币罪是犯罪行为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2-19
      犯罪嫌疑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购买运输假币的行为,嫌疑人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侵犯了货币管理制度,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构成购买运输假币罪。判刑标准主要和犯罪嫌疑人购买运输假币的数额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