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侵犯著作权罪是什么关系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侵犯著作权罪的关系是法条竞合关系。
1.主体要件不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主体只能是侵权复制品制作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单位,侵犯著作权罪的主体一般是制作者,有时可能是与制作者通谋的发行者或销售者。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侵权复制品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则可以是复制发行或出版。
二、侵犯著作权罪的追诉时效
侵犯著作权罪的追诉时效是10年。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着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着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三、侵犯著作权罪能判缓刑吗
对于侵犯他人著作权,构成犯罪的犯罪分子,若其满足适用缓刑的相关规定则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n(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n(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n(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n(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区别
205人看过
-
侵权复制品销售罪与著作权侵权罪的区别探究
460人看过
-
侵犯知识产权:侵权复制品罪与著作权罪
133人看过
-
非法经营侵犯著作权还是销售侵权复制品?
59人看过
-
犯罪与著作权侵犯的关系
192人看过
-
复制发行销售侵犯著作权怎么定罪?
237人看过
-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罪,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主体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5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出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客体要件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所谓著作权,也称版权,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
-
侵犯著作权罪,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的,如何论罪?为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8一、定:侵犯著作权罪。二、依据:司法解释《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犯罪,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
销售侵犯著作权的复制品罪司法解释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4销售侵犯著作权的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第二百一十八条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二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个
-
侵犯著作权销售侵权复制品是犯罪行为吗,有哪些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12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前者会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可以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后者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也要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如何区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5(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1、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有无合法根据,是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的重要标准。合法的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包括: (1)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根据《著作权法》第23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 (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使用其作品的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