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不知情的债务转让无效,在转让债权的时候是不需要债务人同意的,但是必须要通过书面的形式告知债务人。如果没有告知债务人,那么这个转让是不会产生相关的法律效力的,债权是作为财产上的请求权是不可以限制债务人的人身来实施。
一、未经债务人同意的债权转让有效吗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债权转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有效:
(一)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
(二)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
(三)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
(四)必须有转让通知。
二、债权的基本特征
(一)债权为财产上的请求权,不得通过限制债务人的人身来实施。
(二)债权为相对权。债的主体双方只能是特定的。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不得向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个人主张权利。
(三)债权具有相容性和平等性。债权的相容性和平等性是指同一标的物上可以成立内容相同的数个债权,并且其相互间是平等的,在效力上不存在排他性和优先性。
(四)债权为有期限权利,不得设定无期限债权。
三、债权的分类
(一)按债券形态分类
1、实物债券(无记名债券)
实物债券是一种具有标准格式实物券面的债券。它与无实物票卷相对应,简单地说就是发给你的债券是纸质的而非电脑里的数字。
在其券面上,一般印制了债券面额、债券利率、债券期限、债券发债券
债券行人全称、还本付息方式等各种债券票面要素。其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实物债券是一般意义上的债券,很多国家通过法律或者法规对实物债券的格式予以明确规定。实物债券由于其发行成本较高,将会被逐步取消。
2、凭证式债券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可记名、可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与储蓄类似,但利息比储蓄高。
3、记帐式债券
记帐式债券指没有实物形态的票券,以电脑记帐方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我国通过沪、深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的记账式国债就是这方面的实例。如果投资者进行记账式债券的买卖,就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所以,记账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
记账式国债购买后可以随时在证券市场上转让,流动性较强,就像买卖股票一样,当然,中途转让除可获得应得的利息外(市场定价已经考虑到),还可以获得一定的价差收益(不排除损失的可能),这种国债有付息债券与零息债券两种。付息债券按票面发行,每年付息一次或多次,零息债券折价发行,到期按票面金额兑付。中间不再计息。
由于记帐式国债发行和交易均无纸化,所以交易效率高,成本低,是未来债券发展的趋势。
(二)按是否可转换划分债券
1、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它具有债务与权益双重属性,属于一种混合性筹资方式。由于可转换债券赋予债券持有人将来成为公司股东的权利,因此其利率通常低于不可转换债券。若将来转换成功,在转换前发行企业达到了低成本筹资的目的,转换后又可节省股票的发行成本。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发行可转换债券应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发行公司应同时具备发行公司债券和发行股票的条件。
在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转换债券是指能够转换成股票的企业债券,兼有股票和普通债券双重特征。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转股价格。在约定的期限后,投资者可以随时将所持的可转券按股价转换成股票。可转换债券的利率是年均利息对票面金额的比率,一般要比普通企业债券的利率低,通常发行时以票面价发行。转换价格是转换发行的股票每一股所要求的公司债券票面金额。
2、不可转换债券
不可转换债券是指不能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又称为普通债券。由于其没有赋予债券持有人将来成为公司股东的权利,所以其利率一般高于可转换债券。
(三)按付息的方式划分
1、零息债券
零息债券,也叫贴现债券,是指债券券面上不附有息票,在票面上不规定利率,发行时按规定的折扣率,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债券。从利息支付方式来看,贴现国债以低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以看作是利息预付,因而又可称为利息预付债券、贴水债券。是期限比较短的折现债券。
2、定息债券
固定利率债券是将利率印在票面上并按期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的债券。该利率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调整,因而固定利率债券可以较好地抵制通货紧缩风险。
3、浮息债券
浮动利率债券的息票率是随市场利率变动而调整的利率。因为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同当前市场利率挂钩,而当前市场利率又考虑到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所以浮动利率债券可以较好地抵制通货膨胀风险。其利率通常根据市场基准利率加上一定的利差来确定。浮动利率债券往往是中长期债券。
(四)按能否提前偿还划分
按是否能够提前偿还,债券可以分为可赎回债券和不可赎回债券。
1、可赎回债券
可赎回债券是指在债券到期前,发行人可以以事先约定的赎回价格收回的债券。公司发行可赎回债券主要是考虑到公司未来的投资机会和回避利率风险等问题,以增加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灵活性。发行可赎回债券最关键的问题是赎回期限和赎回价格的制定。
2、不可赎回债券
不可赎回债券是指不能在债券到期前收回的债券。
(五)按偿还方式不同划分
1、一次到期债券
一次到期债券是发行公司于债券到期日一次偿还全部债券本金的债券;
2、分期到期债券
分期到期债券可以减轻发行公司集中还本的财务负担。
(六)按计息方式分类
1、单利债券
单利债券指在计息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的债券。
2、复利债券
复利债券与单利债券相对应,指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的债券。
3、累进利率债券
累进利率债券指年利率以利率逐年累进方法计息的债券。累进利率债券的利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利率比前期利率更高,呈累进状态。
(七)按债券是否记名分类
按债券上是否记有持券人的姓名或名称,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这种分类类似于记名股票与无记名股票的划分。
在公司债券上记载持券人姓名或名称的为记名公司债券;反之为无记名公司债券。两种债券在转让上的差别也与记名股票、无记名股票相似。
(八)按是否盈余分配分类
按是否参加公司盈余分配,分为参与型公司债券和不参与型公司债券。
随着理财迅速蹿红后,很多人都加入其中,并且对于其中的债券这种理财方式也是轻车熟路了,也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参与型公司债券,参与型公司债券是什么意思,就是除了分得本金所得利息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公司利润的分红,对于这种债券,很受人们青睐。
-
债权人是否知悉债务人债权转让的有效性?
327人看过
-
债权人转让债权债务人不同意债权转让是不是有效
385人看过
-
民法典债权人转让债务不通知有没有效
64人看过
-
债权转让后债务人未收到通知转让合同有效吗
390人看过
-
债权人不知情转让了自己的债权
261人看过
-
债权转让是否必须通知债务人,哪些情形下债权转让无效?
64人看过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
债务人转让债权未按约定告知债务人有效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28债权转让未先告知债务人,转让关系是有效的,但是不对债务人发生效力。《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第1款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因为合同的转让通常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即原合同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关系,和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关系。尽管合同的转让主要是在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完成的,但因为合同的转让涉及到原合同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变更。因此,法律要求转让权利
-
转让债权不让债务人知道可以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22债权的转移不需要通过债务人。 但是必须通知债务人。债权转移只有通知债务人后才能有效。 如果不通知债务人,债权转无用,债务人仍继续向原债权人偿还债务。
-
债权人是否可以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债权转让给债务人?浙江在线咨询 2025-01-11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必须提前通知债务人。未经债务人同意,债权人转让债权将不对债务人产生效力。也就是说,当受让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债务人有权拒绝。另外,《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也明确规定了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必须及时通知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未能按照规定通知债务人,其转让债权的行为将不再对债务人产生效力。但是,如果债权人经受了让人同意,则上述规定将不再适用。
-
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该转让行为具有效力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14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不是无效的,只是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 当庭通知其有效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21债权转让当庭通知有效。债权转让在诉讼过程中,法庭通知是有效的,法庭通知也是通知债务人的一种方式。 法律规定债权转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合法有效的债权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前提。以无效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是转让的目标。这一限制性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受让人、国家和集体利益受到损害。 2、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虽然债权作为法锁的概念已经消失,但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