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骚扰他人的行为属于什么罪案类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22 12:56:08
431 人看过
对于恐吓及骚扰他人类似的违法行为,很可能涉及到寻衅滋事这一罪名。
此类行为对社会公共秩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其主观恶意显而易见。
恐吓和骚扰他人的典型行为包括追赶、围堵、谩骂和威胁等特征,如果这些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就是非法的。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若存在如下任何一项寻衅滋事的行为,对社会公共秩序进行破坏的话,将面临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惩罚:(1)随意地袭击他人,情节恶劣者;
(2)疯狂追逐、围困、谩骂和威胁他人,情节恶劣者;
(3)强行夺取或任意损坏、占用公私财产,情节严重者;
(4)在公众场所挑起纷争,导致公共秩序严重紊乱者。
串联聚集他人多次进行以上行为,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者,将面临5至10年的有期徒刑,并且可以判罚罚金。
值得强调的是,确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哪种犯罪,还需要全面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行为方式、危害结果等多方面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恐吓骚扰他人构成什么罪名行为怎么判
93人看过
-
构成犯罪的行为:恐吓、威胁、诽谤、骚扰、信息骚扰
82人看过
-
性骚扰及恐吓行为是否可定罪?
283人看过
-
威胁恐吓骚扰他人算是刑事案件吗
425人看过
-
短信骚扰恐吓罪立案标准
431人看过
-
威胁恐吓骚扰怎样立案
37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骚扰他人属于什么行为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8骚扰他人一般属于违法行为,可以进行治安处罚。相关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
-
恐吓罪骚扰恐吓受害人怎么判刑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22存在恐吓威胁行为,且情节恶劣的,构成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
-
怎么避免被恐吓类型的骚扰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1【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
-
恐吓性骚扰犯罪罚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5情节轻的没有达到刑事处罚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
-
恐吓骚扰罪表现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6骚扰是不构成犯罪的,但是如果你太过分的话,是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如果你女朋友报案的话,公安机关有可能会对你进行拘留或者罚款的。该法第42条第5款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你的行为就属于发送其他信息,如果次数较多,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对方就会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