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侵权行为,被认定商标侵权,企业变更商标是必须的,至于侵权对别的企业造成的损失自然要赔偿。注册商标的侵权赔偿是可按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都难以确定的,可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一、怎么认定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1、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
判断商标侵权行为能否认定或称是否构成所考虑的一切因素都是围绕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来进行的。
显然,从这条规定看,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只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该范围由两个方面因素来确定,一是核准注册的商标;二是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二者的结合,构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也就为认定商标权侵权行为确定了与被控侵权对象进行比较的标准,以便得出是否构成侵权的结论。
2、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被控侵权对象的确定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一是被控侵权的商标。
二是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
确定被控侵权具体对象的意义,在于确定和固化被控侵权行为的载体,为下一步与商标权的保护范围的比对打下坚实基础。它与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同样重要,它是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另一比较对象。
3、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
-
笔名使用商标名侵权吗,商标侵权后怎么赔偿呢?
281人看过
-
侵犯了品名和商标属于商标侵权吗?
373人看过
-
店名用了商标侵权吗
202人看过
-
商标更改后使用原商标属于侵权吗
68人看过
-
商业广场名称有商标侵权吗,商标侵权由谁承担呢
446人看过
-
商标部分重名算侵权吗
56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后更改商标再卖侵权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我们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它主要包括四种行为:一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二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三是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四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使用”是一
-
商标侵权,企业名称需要更换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18不需要。 商标侵权和企业名称属于是两个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商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约束,全国范围适用。企业名称受《工商行政管理实施条例》管理,有地区限制。 除非是著名的商标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不受损失,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申请要求相关的企业修改企业名称。 如果相关的企业和商标不属于相同行业,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无法要求企业修改名称。 《商标法》 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
-
域名侵权和商标侵权该怎么判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2最高院在《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先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
商标侵权商标侵权行为犯罪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14商标侵权会构成犯罪,可能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驰名商标类似词汇侵权是否侵权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19这类情形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广告商行为已经足以使得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了相关知名企业的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应承担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使用,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以下不正当手段进行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1)伪造他人注册商标(2)擅自使用着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饰、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