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应当怎样辞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8 08:23:49 227 人看过

劳动者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需要经过用人单位同意,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辞职到期了公司不让走合法吗?

辞职到期了公司不让走不合法。劳动者辞职是不需要经过用人单位同意和批准的,只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辞职到期以后,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结清所有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和社保转移手续。根据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试用期解除合同要不要提前通知

劳动者通过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不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其他。

三、劳动合同到期不能办理离职怎么办?

劳动合同到期不给办理离职的,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直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到期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其他解除劳动合同方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11: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辞职相关文章
  • 【劳动争议】劳动者应当在辞职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吗?
    顾问问:我和我的单位有书面劳动合同。由于个人原因,我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单位要求我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否则我将不办理辞职手续。该单位的要求是否合法劳动法专家、律师陈伟回答:《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这不仅赋予了员工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还规定了员工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应履行的义务。如果您因个人原因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您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雇主。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合法的如果您依法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超过30天后,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办理,如果您违反劳动合同的规定给雇主造成经济损失,您可以向劳工部投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您承担赔偿责任
    2023-05-07
    151人看过
  • 劳动者辞职的,应当提前数日通知用人单位
    是否应在开工和辞职前30天通知雇主,且我已与雇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由于个人原因,我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单位要求我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否则我将不办理辞职手续。该单位的要求合法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雇员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雇主开始工作并辞职。是否应提前30天通知雇主我已与雇主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由于个人原因,我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单位要求我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否则我将不办理辞职手续。该单位的要求是否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这不仅赋予了员工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还规定了员工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应履行的义务。如果您因个人原因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您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雇主。雇主的要求是合法的。如果您依法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超过30天后,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办理,您可以向劳动部门投
    2023-05-07
    493人看过
  • 劳动者辞职权应该如何行使
    如果劳动者要正确行使辞职权,应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则需要依法承担赔偿的责任。不尊重劳动者辞职权「案由」申诉人:方某,湖南省某市通用机械厂工人。被诉人;湖南省某市通用机械厂。申诉人方某因季度奖被扣,对领导有意见,并进而提出辞职,被诉人拒绝,方某不服遂上诉。「调查核实情况」方某,系湖南省某市通用机械厂劳动合同制工人,合同期20年(从l988年9月起至2008年9月止)。1994年7月起,工厂效益不好,工资难以按月支付。1995年6月3日,厂方以方某一季度劳动纪律松驰,经常迟到早退为由,行文扣发其一季度奖160元,方某随即向厂劳资科提出异议,没有结果后拒不上班。6月l0日,工厂发4月份工资,厂劳资科以方某因季
    2023-07-29
    246人看过
  • 劳动者辞职应办理哪些手续
    关于辞职在劳动法中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劳动法》一方面赋予了职工绝对的辞职权,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用人单位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
    2023-03-30
    51人看过
  • 企业应当怎样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企业应当按照以下要求支付劳动者的工资:(1)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2)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货币支付。(3)企业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企业也可以委托银行代发工资。企业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工资的清单。(4)企业支付劳动者工资必须按照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至少应每月支付一次。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实行周、日、时、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5)对于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企业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任务后即支付工资。(6)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企业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2023-06-10
    387人看过
  • 劳动者辞职的步骤具体是怎样的
    一、劳动者辞职的步骤具体是怎样的第一步,写辞职信这是必须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辞职信和应聘信一样,都应有一定的格式,而一封合格的辞职信一般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离职原因、离职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也可以再加上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推荐合适的接班人等内容,但措辞和语气一定不能过激,以免白纸黑字上留下对你不利的“案底”。第二步,和主管详谈这是离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你的离职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批准和支持,关键还得看这一步。在和主管详谈之前,必须准备好离职的充分理由。如果你平时的工作表现还不错,或者是公司的骨干力量,那么在谈话中主管很可能会挽留你,而你必须用得体的语言去应对,想方设法表明你的立场,并坚持自己的初衷。切忌不辞而别,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第三步,交接工作在和主管谈妥了具体离职意向并征得同意之后,就应该开始着手交接工作。在公司还没找到合适的接替者的时候
    2023-04-29
    373人看过
  • 劳动者在职期间被辞退怎样赔偿?
    一、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
    2024-01-28
    386人看过
  • 劳动者向公司辞职流程应该怎么走?
    第一步写辞职信这是必须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辞职信和应聘信一样,都应有一定的格式,而一封合格的辞职信一般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离职原因、离职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也可以再加上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推荐合适的接班人等内容,但措辞和语气一定不能过激,以免白纸黑字上留下对你不利的“案底”。第二步和主管详谈这是离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你的离职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批准和支持,关键还得看这一步。在和主管详谈之前,必须准备好离职的充分理由。如果你平时的工作表现还不错,或者是公司的骨干力量,那么在谈话中主管很可能会挽留你,而你必须用得体的语言去应对,想方设法表明你的立场,并坚持自己的初衷。切忌不辞而别,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第三步交接工作在和主管谈妥了具体离职意向并征得同意之后,就应该开始着手交接工作。在公司还没找到合适的接替者的时候,你应该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站
    2023-05-01
    198人看过
  • 劳动者违约离职劳动者是否应当赔偿单位损失
    劳动者违约离职劳动者是否应当赔偿单位损失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当前,随着用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选择权越来越充分。应当说,劳动者的纷纷“跳槽”,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的,但是,这种择业自由应该以尊重和不违反劳动合同为前提。《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部1995年5月10日发布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由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系执行法定义务,加之劳动者经培训后通过劳动已为单位创造了一定价值,因此,培训费用的赔偿
    2023-06-25
    433人看过
  • 单位迫使劳动者主动辞职劳动者该怎么做
    一、单位迫使劳动者主动辞职劳动者该怎么做劳动者利益受法律的保护,面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做的就是维权,通过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常情况下劳动者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因此会有公司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方式逼迫劳动者自己提出离职,来避免支付经济补偿金。二、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所以,如果是被迫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的,一定要写明法律规定的六种理由之一才可以,劳动者以个人原因提出辞职是没有任何经济补偿的。
    2023-06-18
    399人看过
  • 劳动者工伤主动辞职怎么赔
    劳动者工伤主动辞职,工伤保险基金需要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鉴定程序如下:1、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视伤情程度等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与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者工伤评级后怎么赔偿?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
    2023-08-02
    486人看过
  • 职工不辞而别单位怎么办,劳动者辞职应注意什么?
    一、职工不辞而别单位怎么办用人单位遇到职工不辞而别时,应依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实际操作时,首先由用人单位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限期回单位,在职工逾期不归的情况下可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做出处理决定。其次,用人单位必须将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职工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方法无法送达的情况下,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最后,在用人单位对不辞而别的职工做出的除名处理具备法律效力后,用人单位方可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拒绝为不辞而别之前未建立养老保险等个人帐户的职工补缴社会保险费。二、劳动者辞职应注意什么(一)关于服务期以及违约金的约定。很多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或者员工提出离职时,以必须工作满多长时间为由拒绝员工离职。或者以违反
    2023-02-09
    463人看过
  • 劳动者不当行使辞职权的赔偿责任
    根据《劳动法》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劳动者不当行使辞职权。辞职违约金问题关于辞职违约金问题。《劳动合同法》规定,除以下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
    2023-04-22
    386人看过
  • 劳动法劳动者有辞职补偿吗
    “1、2008年1月1日以后,合同期满的使用者不更新合同,应该支付经济补偿,但只能从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工作时间。2、经济补偿是按照工人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放一个月工资的标准给工人发放。3、6个月以上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不足6个月的,向工人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4、工人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金额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5、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你不存在过错),08年1月1日前及之后的工作时限可分别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主张经济补偿。6、08年1月1日前可获得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08年1月1日后可获得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法辞职工资:1、按劳动法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计算工作时间和加班
    2023-08-16
    289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辞职
    词条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辞职
    相关咨询
    • 劳动者辞职应当支付违约金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13
      一、劳动者辞职时应注意什么 新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灵活的辞职权,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需要经过用人单位同意,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行使提前30天解除权时,一定要保留好通知凭证。如没有保留下有效的凭证,一旦用人单位否认未收到提前30日辞职报告且主张劳动者违法辞职并提出巨额索赔,则劳动者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不要用直接递交的形式,除非公司能给你签收回执。否则最好是通过邮局EMS
    • 劳动者辞职应当遵循哪些程序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8
      一、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交辞职申请,经用人单位同意,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二、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无需用人单位同意,30天期满,用人单位即应结清工资,办理解除合同手续; 三、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法定过错,劳动者可以随时告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
    • 辞职时劳动者应怎样办理离职手续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9
      怎样办理离职手续?第一:要进行必要的工作交接; 第二:财务要算清,工资结算到哪一日;如果你有欠款或借物,都要马上归还; 第三:如果你的档案和保险在公司,得找到接受单位或者转到劳动中心。当然,这个如果来不及办理办,公司会把你的档案和保险转到劳动中心; 第四:开离职证明并加盖公章。不管新的单位需不需要,最好开一个,不仅以免有多余的劳动纠纷,而且还是你的工作经历证明; 第五:有的公司会让离职员工签保密协
    • 劳动者辞职当月社保怎么做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01
      国家规定,员工入职当月公司应当缴纳社会保障费,每月缴纳社会保障的截止日期为25日,25日后入职的,公司下个月再缴纳社会保障。因此,如果员工在25日至30日之间正式离职,公司当月不能减员,因为社保中心26日至次月4日不工作,那么当月的社保还是由公司缴纳。
    • 《劳动法》辞职应当怎么赔偿?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21
      劳动者主动辞职用人单位无需赔偿。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只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者辞职没有赔偿。 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法定过错,劳动者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其他情形,没有经济补偿。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附:《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