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变更的法定情形包括
合同变更的法定情形包括:
1.合同当事人协商同意变更;
2.对变更的内容约定明确;
3.变更的合同标的物,不属于依法或依照当事人的约定,以及根据债权性质不得变更的。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二、合同变更协议什么时候生效
合同一般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即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时候。变更合同内容的,在双方当事人确认变更施行并且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确定下来,对变更部分签字盖章的时候成立生效。合同必须基于订立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三、合同变更的原因有哪些
1.因不可抗力使合同不能履行而变更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约定的部分义务不能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2.因情势变化致使合同履行显失公平而变更这里讲的情势,不包括商业风险在内。
3.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的,实际上是赋予了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以变更合同的请求权。
4.因订立时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变更。根据《民法典》规定,下列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以变更: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4)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5)一方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
合同的变更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
332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变更情形
91人看过
-
质押权人变更登记主合同的情形包括哪些
334人看过
-
合同变更包括哪些情况合同变更需要注意什么
330人看过
-
合同中三种情形的变更
264人看过
-
变更变更的法定事由以及法定当事人变更的情形
313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合同变更情形包括哪些合同变更的条件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4,合同的变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变更是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即在主体不变的条件下,对合同某些条款的进行修改或补充。广义的合同变更,除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以外,还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即由新的主体,取代原合同的某一主体,这实质上是合同转让。笔者认为,合同内容的变更,是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某种变动,它是本质意义上的变更,而主体的变更,则是合同某一主体与新的主体设立债权债务关系,因而,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
2022年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情形包括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51.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
-
合同违约法定变更情形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8《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应当变更为逮捕的情形包括: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05变更为逮捕的情形包括: 新犯罪的可能性; 2、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 3、可能破坏或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试图自杀或逃跑。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
监护权变更包括哪些情形?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15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