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对人身或财产的赔偿数额在5000元以下的,可以适用缓刑。单纯的“醉酒驾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在判处适用缓刑时,不能仅仅依据酒精含量的检测结果,而同时要考虑发生交通事故后“酒驾”行为对人、车、物的损害程度、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等相关因素来决定。曾因醉驾已经收过行政拘留或者刑事处罚的,不能再适用缓刑。无证醉驾也不能适用缓刑。
醉驾判缓刑的条件:
缓刑只对酒精含量在120mg/100ml以下,无以下从重情节、且认罪的被告人适用:
(1)造成他人重伤或者死亡,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
(2)在高速公路上醉酒驾驶的;
(3)醉酒驾驶营运客车(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单位员工接送车、中(重)型货车等机动车的;
(4)醉酒在城市道路上驾驶工程运输车的;
(5)造成他人轻伤且负有主要责任的;
(6)无驾驶汽车资格醉酒驾驶汽车的;
(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汽车而驾驶的;
(8)在被查处时逃跑,或者抗拒检查,或者让人顶替的;
(9)在诉讼期间拒不到案或者逃跑的;
(10)曾因酒后、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的。
对酒精含量在120mg/100ml以上的,或者具有前款10种从重情节的被告人,不适用缓刑。对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条件的,适用缓刑。
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法以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并不得适用缓刑。
醉驾也是可以判缓刑的,只要符合判缓刑的条件就可以,缓刑的条件是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有强烈的悔改意识,判缓刑之后,对于周围的社会,人等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2022年:醉驾刑事责任的研究与探讨
85人看过
-
过失犯罪须承担的刑事责任探讨
432人看过
-
探讨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
495人看过
-
探讨:刑事责任在犯罪中止中的认定
393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刑事责任的确立规则探讨
308人看过
-
探讨单位犯罪主从犯的刑事责任分配问题
240人看过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
单位犯罪中刑事责任的探讨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2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应受刑罚处罚。单位犯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 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 3. 单位犯罪通常由单位集体决定或由单位领导人员决定,以单位名义并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犯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根据刑法的规定,
-
毒品犯罪分子包庇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探讨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情节严重,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缉毒人员或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提供掩护、包庇,则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同时,犯前两款罪且事先通谋者,将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
标题:关于主犯及其刑事责任的探讨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8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如果一个人组织或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他你就是主犯。 什么是犯罪集团呢?根据《刑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就是犯罪集团。 对于主犯的处罚,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第4款的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按照
-
共同犯罪的主犯责任承担问题探讨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4刑法规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主犯,相应地,刑法也对这三种主犯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而不是按全体成员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这意味着,如果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独自实施的犯罪行为,不属于集团所犯的罪行,首要分子不承担责任。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例如,在聚众斗殴中,首要分子要对参加斗殴行为导致的结果(如
-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的探讨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2在我国,《刑法》对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规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指的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包括轻度精神病人,如患有轻度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和神经官能症及病态人格的精神障碍者。根据《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这些精神病人犯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