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行政复议期间能不能放车
这个要根据交通事故的造成的伤害程度而定,如果没有人员伤亡,一般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出结果。
如果有人员伤亡,案情就要移交。
时间要长好多。
扣的车,必须彼此双方,达成协议,相互能够签订协议,不再追究。
车才能拿出来。
也就是说,对方同时签订谅解书,同时和解,交警就可以开放行单。
二、交通事故处理一般多久放车
1、一般情况下,为了查清事故原因、收集证据而扣押车辆的,查清事故原因后应当放行,即应当在事故发生后十日内作出事故认定书,并放行车辆。
2、需要收集证据的情况,一般扣押期限不得超过30日,经批准可延长30日。
3、如果车辆需要鉴定,最长68日内发还肇事车辆。
4、如果交通事故车辆具备《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25条所列情形,交警部门可以依法扣留车辆而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
5、如果受害方提出诉前或诉讼财产保全,由法院依法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话,车辆可能被扣留至诉讼结束。
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逃逸交通事故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一方当事人。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二十五条 采取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一)、(二)、(四)、(五)项行政强制措施,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n(一)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拟作出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n(二)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n(三)制作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并告知当事人在十五日内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n(四)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应当由当事人签名、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印章;当事人拒绝签名的,交通警察应当在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上注明;\n(五)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收的,由交通警察在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上注明,即为送达。\n现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交通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所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
行政复议能不能不需要交通事故诉讼
373人看过
-
不满意交通事故行政处理,能否进行行政复议?
468人看过
-
行政复议交通事故
174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能行政复议吗
407人看过
-
交通事故行政复议期间可以放车吗,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76人看过
-
交通事故没事车能放行吗
98人看过
-
行政复议申请期间能不能缓交罚款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2-081、申请行政复议,原具体行为不停止执行,仍然要先交罚款。 2、《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
交通事故不予处理行政复议能成立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31、当事人对于交通警察部门对于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一般是不能行政复议的,但可以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
-
-
交通事故已回复算复核成功还能行政复议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8交通事故复核后,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书不服的,不得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财产、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其他行政许可决定不服
-
行政复议期间能不能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8虽然《行政复议法》对于行政复议过程中行政机关主动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后将如何处理没有具体规定,但是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但是,申请人依法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除外。”由此可知,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若发现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合法或者不合理,可以改变具体行政行为。这里的“改变”包括撤销原具体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