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毒严重导致人死刑可以判死刑。进行贩毒的人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量刑标准,因为根据具体的贩毒情况,会有不同等级的一个判刑,如果说所贩卖的毒品不满200克或者是比较少量的其他类型的毒品,那么就会有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但是最高的话可以到死刑。贩卖毒品这种行为是非常严重的,刑法当中对此处罚的力度也比较深。从刑法当中的刑期处罚规定就可以看出来,因为这一种犯罪行为甚至可以达到死刑,当然如果所进行的贩卖毒品数量比较少,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比较小,自然是判刑比较轻了。
贩毒死刑标准
贩毒死刑标准如下:贩卖海洛因50克可以被判死刑,但不是必然被判死刑。
而对于其他毒品,达到以下量刑的可以判死刑,不是必然判死刑:
1、鸦片1000克以上;
2、甲基苯丙胺(冰毒)50克以上;
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
4、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
5、可卡因五十克以上;
6、吗啡一百克以上;
7、杜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
8、盐酸二氢埃托啡十毫克以上;
9、咖啡因二百千克以上;
10、罂粟壳二百千克以上;
11、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
毒品运输贩卖罪惩罚力度规定
434人看过
-
容留贩毒罪的惩罚程度规范
112人看过
-
贩毒罪是否能减轻惩罚?
334人看过
-
贩毒罪惩罚力度:哪些数量可被判死刑?
66人看过
-
量刑标准:5克毒品贩卖的惩罚力度
172人看过
-
累犯贩毒1次4克的惩罚力度有多大?
199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贩毒未遂是否够,怎么规定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18贩毒未遂也是可以构成犯罪的。贩卖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是,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怎样才够的上贩毒罪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7贩卖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贩卖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
-
-
贩毒罪量刑标准贩毒罪是怎么处罚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10贩毒罪的量刑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
如何才够的上贩毒罪呢?贩毒罪具体的规定是如何的呢?广西在线咨询 2023-03-25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被利用、教唆、胁迫参加贩卖毒品犯罪活动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2]。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贩卖,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