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到开庭需要的程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8 11:20:24 240 人看过

1、对公诉案件的审查:一审法院收到公诉案件后,应由院长或庭长指定审判员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只要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的,应当作出开庭审判的决定。但是,证据是否确实可靠,不是决定是否开庭审判的必要条件。

2、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不属于合议庭组成人员由院长或庭长指定审判长。

(2)在开庭10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将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在开庭前3日通知人民检察院。

(4)传唤诉讼参与人。传票和通知书最迟在开庭3日前送达。

(5)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必要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辩护。

(6)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前先期公开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7)有关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案件不公开审理;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16岁的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3、法庭审判:

(1)开庭。审判长应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是否公开审判;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名单;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告知被告人有辩护的权利等。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控辩双方通过各自举证、发表意见来揭露案件真实情况的过程,是法庭审理的中心环节。

具体程序有: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被害人陈述;讯问、发问被告人;核实证据等。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过去时行调查核实,当事人和辩掮,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法庭对于上述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3)法庭辩论。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有、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辨论。

(4)被告人最后陈述。它是法庭审判的必经程序。是指被告人陈述自己对案件的意见或表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剥夺被告人最后陈述的权利。法庭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

(5)评议和宣判。合议庭根据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确定对案件如何处理并作出处理决定,合议庭评议秘密进行,分别作出如下判决:

①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②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③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评议结束后即可当庭宣判。当庭宣告判决,应当在5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检察院;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送达判决书。

4、延期审理、中止审理和终止审理

5、第一审程序的期限,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6、第一审程序的法律监督。《刑事诉讼法》第16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纠正意见”。

一、法院在公诉案件一审开庭前准备哪些?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开庭前法院应该做的准备包括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召开有关人员开会听取各方意见等。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02: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未成年犯罪相关文章
  • 2024非诉程序是否需要开庭
    非诉程序要不要开庭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非诉程序的种类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和督促案件等,这些案件是不用开庭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失踪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书应当写明失踪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第二百一十五条债权人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第二百一十六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
    2023-12-18
    379人看过
  • 进入公诉程序的被害人案件是否已经开庭
    公诉案件的具体程序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有所规定,被害人可以不出庭,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刑事案件的原告人是检察院。只有检察院有权力决定起诉或者不起诉、已经起诉的有权力决定是否撤诉,对法院判决不服有权力决定是否上诉。一、刑事立案的特征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同时,这一诉讼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诉讼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决定是否开始刑事诉讼程序。立案作为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具有以下特征:(一)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是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五个普通诉讼程序。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随意超越、颠倒任何一个诉讼阶段。只有前一诉讼阶段的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诉讼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程序法制原则。立案程序是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始。(二)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程序法制原则,公安司法机关
    2023-06-20
    341人看过
  • 重新审理案件的开庭程序
    1.法院受理重审案件,但负责审判的审判人员不得是原审判的人员,要另外重新组织合议庭。2.法院对重审的案件也可以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解决的,法院就会开庭审理。3.法院会在开庭前三天通知案件的当事人出庭审理案件的时间、地点等信息。4.法院开庭审理案件,会有法庭调查、提交证据、双方进行辩论、向案件当事人发问等的程序。案件重审的条件与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重审的具体情形为第一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如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违反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违反回避制度的;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裁定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并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且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据此,刑事案件发回重新与刑事案件第一审判程序相同,
    2023-07-07
    229人看过
  • 离婚案件需要公开庭审吗
    起诉离婚庭审一般会公开审理,但是当事人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审理方式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百三十六条开庭通知和公告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第一百三十七条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离婚案件立案后多久可以开庭审理离婚案件立案后可以开庭审理的时间如下: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2、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2023-08-05
    480人看过
  • 案件立案后到出庭的法律程序
    1、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需要院长批准适当延长。2、但是从立案到开庭,原则上不能超过3个月。3、可以到立案庭咨询,是否因为证据不全而没有立案,法院接收材料不等于同意立案。法律对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后,并没有规定具体开庭时间,但一般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立案到开庭一般多久从立案到开庭一般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刑事案件,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一般简易程序在一个月内要开庭。普通程序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也要分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要开庭。如果是普通程序的案件,不公告的一般两个月之内要开庭。如果要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副本传票的,一般是三个多月,到四个月之间要开庭。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023-07-08
    200人看过
  • 公诉案件的审理流程,公诉案件开庭之后多久宣判
    公诉案件的审理流程为法院进行调查之后,决定开庭的审理和宣判。开庭之后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多一个月,公诉案件的生理期限是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一、公诉案件的审理流程公诉案件的审理流程为,一个完整的刑事诉讼程序包含着公安阶段的侦查阶段、检查院阶段的审查起诉阶段和人民法院阶段的审判阶段。对于公安阶段的侦查阶段:在相关人员被公安机关所抓捕,到涉案人员和案件移送至检察院,这一阶段就被称之为侦查阶段,在一般的情况下,时间约为三个月。其主要是包括拘留的一个月左右和公安执行了逮捕后的两个月时间。在这一阶段,公安部门的侦查工作作为工作重心,公安部门需要弄清楚整个案件的发生经过、基本事实。对于检察院阶段的审查起诉阶段:当公安部门将案件移送到检察院起诉后,案件就进入了审查起诉阶段。此阶段的工作重心就落在了检查院上,他们将对案卷材料是否充分、正确以及相关证据是否确凿做出审核,然后判断
    2023-06-05
    291人看过
  • 公诉案件查询开庭
    刑事诉讼法
    庭审是法庭审判的开始,其任务是为完成实质性审判作程序性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法庭审判的核心阶段;法庭辩论,庭审辩论是在审判长主持下,根据法庭调查中已经调查的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的指控和辩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一、取保候审担保人需到现场吗取保候审法院开庭时保证人不会通知到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
    2023-03-10
    64人看过
  • 认罪认罚案件开庭程序
    认罪认罚庭审程序使用简易程序里的简化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办理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检察院一般应当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对新类型、不常见犯罪案件,量刑情节复杂的重罪案件等,也可以提出幅度刑量刑建议。提出量刑建议,应当说明理由和依据。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没有其他法定量刑情节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等,在基准刑基础上适当减让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有其他法定量刑情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综合认罪认罚和其他法定量刑情节,参照相关量刑规范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一、起诉书中怎样认定主犯犯罪数额1、检察院对共同犯罪案件提起公诉的,主犯犯罪数额,要依据收集的证据确定,起诉书要载明经过审查后,确定主犯的犯罪数额。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
    2023-03-07
    461人看过
  • 国家赔偿案件开庭程序
    我国规定的国家赔偿的开庭为:1、赔偿请求人向公安机关提出赔偿请求的,由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受理。2、公安机关对赔偿请求人的申请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立案,并通知赔偿请求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答复。国家赔偿法范围是怎么规定的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违反国家规定我收财物、摊派费用的;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死亡和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刑事赔偿的范围包括: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
    2023-07-06
    149人看过
  • 遗产继承案件开庭程序
    一、遗产继承案件开庭程序(一)立案起诉阶段诉讼的开始是要先到法院立案,立案通过后书记员才能排期和确定开庭时间。立案时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1、整理资料和证据:立案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原被告的个人信息资料和相关的继承诉讼证据,例如遗嘱公证书、与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和赠与扶养协议等等。2、书写和递交起诉状:起诉状虽然书写很简单,但要注意信息的齐全和合法,也要注意起诉状的格式,注明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3、诉讼管辖与诉讼时效:无管辖权的法院不能接受该继承纠纷的立案,动产继承的由被继承人所在地法院管辖,不动产继承的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超过诉讼时效的继承案件也不能起诉。(二)庭审阶段立案通过后,法院会发送传票,传票中会记载开庭的时间以及原告提供的各项起诉材料,供由被告参考
    2023-05-06
    241人看过
  • 简易民事案件转为普通程序后需不需要开庭
    一、简易民事案件转为普通程序后需不需要开庭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和普通程序开庭流程是不一样的,两者在立案调查、审理方式、审理期间等存在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形式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八条合议庭成员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九条审核取证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第一百三十条调查程序人民法院派出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第一百五十八条起诉方式对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第一百六十条独立审理和庭审程序
    2023-06-20
    85人看过
  • 开庭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程序是什么
    2、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3、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判决;(1)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2)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A、主要证据不足的;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C、违反法定程序的;D、超越职权的;E、滥用职权的;(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4)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1)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4)其他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5、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判决维持或者驳回诉讼请求的,可以作出确认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决。
    2023-06-13
    187人看过
  •  确认公开开庭的程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案件时必须公开进行审理。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案件时必须公开进行审理。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2.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3.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简单说: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不公开审理。注意第3项需要当事人的申请,才不公开审理。 【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的具体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具有特殊性质,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
    2023-08-29
    416人看过
  • 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开庭的案件有哪些?
    【为你推荐】协议离婚分居多久可以自动离婚彩礼离婚起诉书起诉离婚程序离婚子女抚养权一般来讲,当事人之间打民事诉讼官司的时候,法院往往会适用普通程序来对案件进行审理,但是有时候也有一些特殊的案件,法院需要适用特别程序来进行审理,因此很多人就想知道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开庭的案件究竟有哪些呢?1、选民资格案件设立这一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的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25条规定:“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依照特别程序审理选民名单案件,只是解决选举委员会所公布的名单有无错误的问题,如名单遗漏、姓名错写、将被剥夺选举权的人列入名单等。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第131、132条规定,公民不服选举委员会对于选民
    2023-06-03
    10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做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纠正其错误行为,以防误入歧途。 预防未成年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唯有凝聚全社会力量,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干预、守牢法律底... 更多>

    #未成年犯罪
    相关咨询
    • 对案件提起公诉到开庭需要哪些流程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0
      法院开庭到审判需要的步骤是: 1、宣布所审理的案件,查明当事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 2、如果当事人、证人、鉴定人有未到庭的,法庭在听取到庭当事人的意见后,即酌情决定案件是进行审理或者延期审理。决定延期审理的案件,应当酌情确定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并再送达传票或通知书。决定进行审理的,即查明已到庭的证人、鉴定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告知作证和鉴定在法律上应负
    • 公诉案件的司法程序由公诉到法院需要多久?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21
      审理期限一般为两个月。 1、但是需要延长时,期限会延长,具体视情况而定。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
    • 起诉孩的案件从开庭到结案需要多久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0
      这种案件一般用简易程序r三个月内结案。普通程序审理案件6个月内r民事诉讼法r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r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刑事案件审理程序中开庭审查起诉需要多久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11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四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七日内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计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限。
    • 简易程序需要开庭公告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5-26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小额诉讼程序开庭审理案件的一般采取简易程序审理,应当开庭前三天要通知案件的当事人。只有需要公开审理的才会进行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裁判要旨:凡是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即使适用简易程序,也应当严格遵守“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