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的救济方法如下:
1、借据约定的还款期限到期,对方未偿还的,可以起诉;未达到约定的还款期限的,不能起诉;
2、借据上未约定还款期限的,自债权人催促并给予债务人合理的还款期限后,超过确定的还款期限后可以起诉,诉讼期限为三年;
3、起诉时,写好起诉书和准备好相关证据,向被告户口所在地基层法院立案庭请求立案。一般来说,金钱债务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即从还款届满之日起三年后,法院不予保护。但债务人出庭未提出时效抗辩的,此时不受三年时效限制。
一、欠钱不还怎么办只有欠条可以起诉吗
只有欠条也是可以起诉的;起诉时,可以写好起诉状、带上身份证上、相关证据,到被告户口所在地(常住超过一年的常住地)基层法院的立案庭请求立案。一般来说,金钱之债的诉讼时效为2年,也就是说从还款届满之日起经过两年,人民法院就不予保护了,但如果债务人出庭应诉未提出时效抗辩的,此时不受2年时效的限制。双方未约定借款期限,按照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归还,但需给债务人一定的合理期限。因此,你的借条是有用的,至于起诉,一般是在被告方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在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你所说的被告户籍不在本市,而在本市居住、生活,如过时间持续一年以上的,就可以在本市起诉了
二、人死后欠条有效期为多久
借据一直有效,诉讼时效为三年。借款人死亡与借条有效期无直接关系,借条本身一直有效,但可能超过诉讼时效,导致债权人失去胜诉权。
诉讼时效的计算有两种:双方约定还款期限的,债权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后3年内随时起诉。自还款日到期起计算3年。双方未约定借款后还款履行期限的债权,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还款,诉讼时效自债权人要求还款之日起三年。
-
债务人离世后债权人的法律救济方式
425人看过
-
答:答:债权人的救济方法包括哪些方面?
314人看过
-
债权人撤销权纠纷的救济方式
51人看过
-
找不到债权人怎么办?欠债人的救济方式有哪些?
236人看过
-
超时效的民间借贷,债权人有哪些救济方法?
362人看过
-
债权人风险的法律救济依据
226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债权无法实现的救济方式有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13商品经济社会,每天都有大量的交易发生,伴随而来的就是金钱往来。可是,由于目前经济形势的下行,越来越多基于信任产生的经济往来受到考验。中国的不良债权数额越来越大,光银行业的不良债权就已经达到千亿水平,越来越多的债权无法实现,很多企业正在面临着巨额商账无法收回的情况,那么,面对债权无法实现的问题,各企业有什么好的自力救济方式呢? 一,申请支付令 支付令是指法院根据债权人提出的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申请
-
债权救济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261.协商方式:如果他人欠钱不还的,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可以协商分期还款等。该种方式比较便捷,但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保障。 2.诉讼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债权人索要无果,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和借条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对方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内仍不还钱的,债权人可以在法院判决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内向做出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种方式有执行力的保证,但是用时较长
-
借贷后债权人有何救济方式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5民间借贷超过诉讼时效作为债权人的救济方法如下: 1.向借款人发出催收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双方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达成还款协议的,视为对此笔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 3.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
-
探视权怎样依法救济,探视权的救济方法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1对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的未涉及子女探望权的生效判决,当事人可以依法另行单独起诉,人民法院也应受理。探望权是一种权利,那么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拒绝、阻挠另一方行使探望权; 显然是一种侵权行为,并且具有可诉性,应当予以探望权人救济,而且负有协助义务的一方拒绝、阻挠探望权人行使探望权,探望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
-
债权救济权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05债权救济权是基于原权利而派生出的权利,其目的在于救济被侵害的债权债务关系。救济权是由原权派生的,在原权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现实危险而发生的权利,是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