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未遂指已行为人经着手实施诈骗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诈骗的行为状态。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一种犯罪形态。当行为人在着手实施诈骗他人的行为时,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没有达到其想要的效果,构成了诈骗未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了: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数额巨大”是指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一、诈骗未遂的量刑标准
诈骗罪未遂的会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诈骗罪既遂的量刑规定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未遂可以定罪吗
以诈骗罪定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诈骗未遂罪行的刑罚规定
385人看过
-
如何认定保险诈骗罪的未遂与既遂?
132人看过
-
对未遂诈骗罪如何确定量刑?
315人看过
-
构成诈骗罪的条件有哪些,诈骗未遂如何认定
355人看过
-
应该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
228人看过
-
根据规定诈骗未遂是按诈骗算么
305人看过
犯罪形态是指犯罪成立后,在一定的行为发展阶段或者特定的时间、空间内的状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形态包括预备、实行、完成和未遂四个阶段。 预备阶段是犯罪行为的开始,尚未着手实施犯罪行为;实行阶段是犯罪行为的具体实施过程;完成阶段是犯罪行为... 更多>
-
如何区分诈骗罪既遂与未遂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06诈骗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成功诈骗金钱的行为;诈骗罪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诈骗,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骗取金钱。
-
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规定是哪些的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1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不仅要实施客观要件规定的行为,而且必须产生一定的社会危害后果,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基于合同诈骗犯罪属于结果犯,它的犯罪既遂与未遂应以法定的犯罪结果发生与否作为区分标志。合同诈骗“未得逞”,是指犯罪人着手实施诈骗行为,诱骗对方签订、履行合同后,尚未能实际骗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我们主张,“是否实际获得对方当事人财物”是区分合同诈骗罪既遂与未遂的根本标志。这是因为:只有行为人实际获得对
-
如何判断诈骗罪的未遂与罪数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13诈骗罪的未遂与罪数的认定:为了诈骗而伪造有关证件的,属于诈骗的预备行为。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后,没有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或者虽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但他人未处分财产的,属于诈骗未遂。实施一个欺诈行为,数次从同一人那里获得财产的,只成立一个诈骗罪。
-
保险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分别如何确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1-07-27根据刑法规定,诈骗罪以已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为既遂标准,保险诈骗罪作为一种特殊的诈骗罪,也以已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为既遂标准。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骗取较大数额财物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把财物骗到手,是诈骗未遂。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但由
-
如何区分诈骗未遂和诈骗既遂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08既遂未遂认定如下:(1)犯罪既遂是指犯罪实施达到犯罪目的,即犯罪完成形式。(2)犯罪未遂是指已经开始实施犯罪,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的犯罪停止形式。《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已经开始实施,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为犯罪未遂。刑法第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