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款是否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15:14:27 93 人看过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拆迁时租客能拿到拆迁补偿款吗?

房屋拆迁活动中,房屋的实际使用人有可能不是产权人,而是承租人。房屋遇到拆迁,承租人房屋使用权不得不终止,拆迁租户是否可以获得拆迁补偿分两种情况:

1、普通私房拆迁,承租人租用房屋居住或者经营,与产权人签订房屋租赁协议,如果租赁协议中就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已经做了约定,那么按照协议约定执行,没有约定或因拆迁终止了租赁协议,承租人可以要求退还多缴的租金,同时可以主张一定的搬迁费补偿。营业性质的房屋,承租人有合法的营业手续,可以获得停产停业损失、房屋装修费、搬迁费等补偿。

2、公房拆迁,由于各地公房政策不同,因此遇到拆迁的时候,安置补偿的政策也有较大差异,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公房承租人遇到拆迁是可以享有拆迁安置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2: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拆迁补偿合同是否有限制生效时间?
    拆迁补偿合同有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合同变更是否有诉讼时效合同变更有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可变更事由有以下:1、欺诈。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2、胁迫。3、乘人之危。4、重大误解。对合同性质
    2023-07-04
    387人看过
  • 2021年强制拆迁补偿诉讼时效解答
    有诉讼时效。房屋被强制拆迁时,行政机关会有一份强制拆迁决定书,如果对该决定书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满意,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如果没有经过复议,只能是在收到强制拆迁决定书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提起诉讼。但属于不动产的纠纷,自该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算,不得超过二十年。强制拆迁补偿的相关规定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2023-07-03
    68人看过
  • 是否有时间规定限制强制拆迁诉讼?
    强制拆迁诉讼是有时间规定的,即强制拆迁的诉讼时效是三个月,如遇到特殊情况,可向人民法院申请适当延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时间规定1、事故发生日,如果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轻微,双方能就事故责任达成一致意见,不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一般自事故发生日起起算一年诉讼时效。2、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必须作出责任认定。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
    2023-07-02
    179人看过
  • 经济仲裁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经济仲裁受诉讼时效限制。仲裁期限由仲裁规则规定。例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5)年第四十二条规定:"作出裁决的期限(一)仲裁庭应当在组庭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裁决书。(二)在仲裁庭的要求下,仲裁委员会主任认为确有正当理由和必要的,可以延长该期限。"《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3年修订)第四十条规定:"裁决作出期限:仲裁庭应当自组庭之日起4个月(不包括鉴定期间)内作出裁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首席仲裁员提请秘书长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因此,要看当事人约定纠纷适用的仲裁规则,或者该仲裁委员会采取的仲裁规则来确定仲裁期限。一、经济仲裁适用情形1、涉外经济仲裁,主要处理国际贸易中带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争议。1956年以来,我国政府也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设立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现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关仲裁委员会,负责解决对外贸易和远洋运输中产生的一切争议
    2023-02-21
    353人看过
  • 拆迁补偿合同有时效限制吗
    拆迁补偿合同有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为6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必须在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房产起诉案件自行政行为出台之日起二十多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出台之日起五年以上,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签劳动合同有时间限制吗签劳动合同是有时间限制的。法律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月工资。其实不管是在哪,也不管劳动者到底从事的是什么工作,签劳动合同的时候,整份劳动合同当中不能只约束劳动者,如果关于用人单位的应尽义务却一条都没有,像这样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2023-08-05
    352人看过
  • 拆迁补偿的赔偿时间是否有规定限制
    一、拆迁补偿的赔偿时间是否有规定限制拆迁补偿有时效。拆迁补偿的时效是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算,超过二十年提起拆迁补偿诉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拆迁补偿金额是什么房屋拆迁补偿的金额包括:1.房屋补偿费,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2.周转补偿费,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3.奖励性补偿费,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加以确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
    2023-08-29
    232人看过
  •  拆迁补偿的发放是否存在时间限制?
    房屋征地拆迁补偿协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计算起点是房屋补偿协议中约定的补偿给付日期。但若权利受到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若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延长。在某些情况下,房屋征地拆迁补偿协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该时效的计算起点是房屋补偿协议中约定的补偿给付日期。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拆 迁 补 偿 协 议 的 诉 讼 时 效 有 什 么 特 殊 规 定 ?根据我国《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拆迁补偿协议的诉讼时效为2年。然而,在特殊情况下,拆迁补偿协议纠纷案件可以适用诉讼时效延长制度。具体而言,当事人一方要求延长诉讼时效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但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不得超过1年。此外,拆迁补偿协议纠纷案件属于不动产纠纷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6条的规定,不动产纠纷案件自起诉之日起
    2023-09-06
    235人看过
  • 银行的贷款受诉讼时效限制吗
    银行贷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银行的贷款合同没有诉讼时效吗银行的贷款合同有诉讼时效。《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3-08-10
    120人看过
  • 楼房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拆迁补偿款适用什么诉讼时效
    楼房拆迁补偿标准是:根据建筑面积补偿补偿,有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在我国法律上没有规定统一的补偿标准。拆迁补偿款适用行政诉讼时效。一、楼房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楼房拆迁补偿标准是: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2.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3.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房屋拆迁补偿费的各项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加以确定。每个地区楼房拆迁赔偿方案不同,具体怎么补偿要看具体的拆迁项目方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
    2022-06-27
    119人看过
  • 土地行政诉讼是否受到时间限制?
    土地行政诉讼有诉讼时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诉讼有时间限制吗《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3个月,《行政诉讼法》第38条规定,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1条规定,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2年;第42条规定,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其他的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
    2023-07-06
    226人看过
  • 追诉时效是否受受理限制
    追诉时效不受受理限制。根据《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22-02-20
    109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是否受二十年限制?
    一、诉讼时效中断是否受二十年限制?其实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以及时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限制,因为在法定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内,几乎每一次的维权行为都能中断诉讼时效,比如协商,下发催款函,下发律师函,对方收到自己发出的请求以后做出的回应,直到主动提起诉讼这些都能中断诉讼时。诉讼时效的中断的次数是没有限制的,法律上只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1、起诉。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2、请求。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3、承诺。基于义务人认诺所承担的义务,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此中断,并即时重新起算。认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
    2023-06-15
    191人看过
  • 民法典拆迁补偿权是不是有时效的限制
    一、民法典拆迁补偿权是不是有时效的限制拆迁补偿权有时效的限制,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发生拆迁补偿权纠纷超过二十年进行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农村的小产权房遇到拆迁时是不是有补偿小产权房在拆迁的过程中能否获得补偿是主要是根据合同的有效性,合同有效就能获得补偿,合同无效则无法补偿,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1、如果小产权房的房子向本集体的成员出售并且取得了相关组织的批准和认可,合同是有效合同,拆迁的时候会获得补偿。2、如果小产权房卖给了非本集体成员,但是
    2024-01-16
    404人看过
  • 拆迁补偿的诉讼时效问题研究
    拆迁安置补偿存在诉讼时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是不是一年《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2、当事人对劳动争议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劳动
    2023-07-15
    436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拆迁补偿诉讼的期限是多久, 拆迁补偿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如何规定的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5
      拆迁补偿诉讼的期限: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第十八条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及有关问题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拆迁人或被拆迁人是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由人民政府裁决。如属市政建设工程拆迁的,裁决应自收到拆迁人全部有关的有效文件和资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人民
    • 征地拆迁纠纷的诉讼时效限制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2-31
      有。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2022年民法典拆迁补偿权是否有时效的限制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9
      有时效限制,房屋征地拆迁补偿协议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房屋补偿协议约定的补偿给付日期之日开始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
    • 房屋拆迁补偿起诉期限是多久, 拆迁补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28
      一般是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四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
    • 已过诉讼时效,主动偿还部分债务,是否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6
      如果能确认是主动偿还债务的行为,追诉剩余债务的时效从偿还的时候开始重新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明确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