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签订存在隐瞒欺诈怎么维权
对于涉及到合同故意隐匿欺骗行为的问题,受欺骗方有权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请,要求撤销该份合同。在合同被依法裁定撤销之后,合同双方必须共同返还因为签订和履行本合同所产生的所有相关财产,若有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原物返还的情况发生,则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货币折算,以作为对对方的经济赔偿。此外,双方还需依据各自在合同中的疏忽或不当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在拟订合同之时,应遵循以下五大制定原则:
首先,必须尊崇平等的理念;
其次,合同必须体现出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再者,订立的过程应该秉承自愿原则;此外,以诚实守信为前提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最后,签署合同之行为禁止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合同是一份维系各方当事人间建立、修改乃至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文书。
《民法典》第五百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若遭受欺诈行为的一方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申请解除合同,同时涉及到对事实真相的故意隐瞒或者欺骗情况。在合同被撤销以后,双方当事人均有义务返还所持有的所有物品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各类资产。然而,如因遭遇不可抗力因素、突发事件等其他问题导致无法返还实物财产时,则按照实际价值进行货币转换,以此作为赔偿金额。除此之外,双方还需要各自承担因其行为过失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
-
签订合同后对方存在欺骗隐瞒还有效吗
226人看过
-
隐瞒情况签订合同属于欺诈吗
381人看过
-
签订合同存在欺诈的责任怎么认定
336人看过
-
买房签了订购协议但销售存在欺诈怎样维权
379人看过
-
欺诈隐瞒可否行使合同解除权
471人看过
-
被欺诈签订卖房合同后如何维权
455人看过
-
签订的合同存在价格欺诈,合同中的价格欺诈怎么诉讼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27欺诈合同如果涉嫌合同诈骗罪,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侦查后,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不需要当事人自己去法院起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
-
故意隐瞒合同欺诈要怎么办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8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欺诈行为有以下三方面的法律责任:第一,的。合同欺诈行为人通过欺诈手段订立合同,即使已经履行,只能说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但因为合同缺乏生效的条件,所以不发生法律效力。主要方式有返还财产、赔偿损害。第二,有违法行政责任。合同欺诈行为破坏了的地位平等、交易的自愿性和社会信用,如果放任自流,社会将潜伏许多
-
以欺诈胁迫的方式签订合同怎么维权?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31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应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应作为无效合同,另一类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并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只是损害了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对这类合同应按可撤销合同处理。
-
合同隐瞒欺诈行为算合同诈骗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5算的。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
-
签订的合同存在欺诈行为要怎么承担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3-10-27第一,对于返还财产,可以由受害人主张,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实现减少受害人“财产的损失和浪费”的目标。 第二,对由于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决策失误,致使规避没有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三,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应适当损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