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怎样处理回避申请?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4 05:08:38 411 人看过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2: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开庭申请审判员回避怎样处理
    开庭申请审判员回避如何处理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案件的当事人申请宣判人员回避的,申请人可向法院提交回避申请书,由法院的院长作出决定。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第三十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2023-06-13
    98人看过
  • 当事人申请法院整体回避要如何处理
    为了排除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合理怀疑,申请法院的全体法官回避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针对这种情形,如果法院整体人员都需要回避的,就代表这一法院不适合管辖这一案件,那么就可以适用指定管辖制度。《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2024-05-07
    77人看过
  • 能申请整个法院回避吗
    能不能申请整个法院回避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是不能申请整个法院回避的,只能申请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但是可以向提出管辖权异议,也就相当于让整个法院回避了。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2023-06-14
    314人看过
  • 法院执行局回避申请书
    一、法院执行局回避申请书申请人周xx,女,34岁,x族,xx省xx市xx公司职员,住本市xx路xx号。被申请人杨xx,男,xx市xx区人民法院刑一庭审判员,在审理申请人诉被告人赵xx故意伤害一案中担任审判长。请求事项:被申请人杨xx回避。事实与理由:据悉,杨xx未经批准,在xx酒店私下会见本案被告人赵xx及其辩护人孙xx,证人xxx看见杨xx和被告人赵xx及其辩护人孙xx在一起喝酒。为避免本案的处理结果不公正,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之规定,申请杨xx回避,望批准。此致敬礼!***人民法院20xx年x月x日二、申请回避的条件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回避的条件是:(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主要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或者他们的近亲属与本案处理结果存在法律上的
    2023-04-29
    185人看过
  • 律师申请法官回避,法院不批准,让法官回避,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在申请提出的3天内口头或书面决定。如果申请人对决定不满意,可在收到决定时申请复议。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律师申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1、《律师法》第三十九条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2、《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并主动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继续承办的除外:(一)接受民事诉讼、仲裁案件一方当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师是该案件中对方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担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师是该案件被害人的近亲属的;(三)同一律师事务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诉讼案件或者非诉讼业务当事人的对方当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业务的;(四)
    2023-08-05
    189人看过
  • 申请回避法院不批的案由
    一、申请回避法院不批的案由申请回避法院不批的案由法律暂无明确规定,可能是因为不满足回避的事由。回避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要以保证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回避制度在诉讼中不是针对当事人而规定的。它是要求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因有法律规定的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或执行有关的任务的情形,不参加对有关案件的审理或免除有关任务的执行的制度。回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行回避,即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遇有民事诉讼法等40条规定的某种情形时,主动不参加对案件的审理或任务的执行。另一种是申请回避,即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存在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的某种情形时,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的自行回避和当事人申请回避结合起来,有利于促使回避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对案件的公正审判。二、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申请回避是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当事人对
    2023-06-14
    92人看过
  • 怎样才能申请法官回避案件
    一、怎样才能申请法官回避案件申请法官回避案件的方式如下:1.当事人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2.由人民法院在三日内对回避申请作出决定;3.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申请复议一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二、开庭后法官回避后案件是否重新审理开庭后法官回避后案件重新审理。审判员回避之后重新审理是因为集中审理原则。1.一个案件组成一个审判庭进行审理,每起案件自始至终应由同一法庭进行审判。在案件审理开始后尚未结束前不允许法庭再审理其他任何案件。2.法庭成员不得更换。对于因故不能继续参加审理的,应由始终在场的候补法官、候补陪审员替换。否则,应重新审判。3.集中证据调查与法庭
    2023-08-23
    52人看过
  • 如何处理整体回避申请
    为了排除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合理怀疑,申请法院的全体法官回避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针对这种情形,如果法院整体人员都需要回避的,就代表这一法院不适合管辖这一案件,那么就可以适用指定管辖制度。什么情况刑事案件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刑事案件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的情形:《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
    2023-07-06
    420人看过
  • 当庭申请回避如何处理
    根据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其他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回避,也需要法庭接受申请和核实。《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审判长分别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和申请回避的理由。如果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申请审判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人员回避,合议庭认为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依照本解释有关回避的规定处理;认为不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当庭驳回,继续法庭审理。如果申请回避人当庭申请复议,合议庭应当宣布休庭,待作出复议决定后,决定是否继续法庭审理。同意或者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及复议决定,由审判长宣布,并说明理由。必要时,也可以由院长到庭宣布。相关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
    2023-06-14
    313人看过
  • 检察院检察长的回避怎样处理
    一、检察院检察长的回避怎样处理1、检察长应当回避,本人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检察委员会应当决定其回避。其他检察人员有回避情形,检察长应当决定其回避。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十一条二、刑事案件申请回避的条件是怎样的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2、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3、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
    2023-06-17
    158人看过
  • 怎样申请公安人员回避
    一、怎样申请公安人员回避1、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向侦查的公安机关申请相关人员回避。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二、怎样申请公安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
    2023-04-21
    62人看过
  • 民事案件的回避申请怎么处理?
    法院处理回避申请的方式: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回避应当由院长、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申请复议。民事案件回避申请由什么人作出决定1、民事案件中,回避申请由不同的人作出决定:(1)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2)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
    2023-08-05
    203人看过
  • 法院庭长与案件有关怎么申请回避
    一、法院庭长与案件有关怎么申请回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二、申请回避权告知制度如何细化第一,完善告知方式。强调书面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能够更加体现回避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事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对于因没有确切地址或是下落不明的当事人,可以采取在公安司法机关公告栏及其他媒介上公告的方式来告知其应当享有的权利,在公告满一定期限如果仍未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则推定当事人得到了告知。第二,完善告知内容。应当向当事人公布公安司法机关办案人员的姓名、职务、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相关情况,并详细告诉申请
    2023-06-01
    269人看过
  • 对于法院申请回避复议不服怎么办
    一、对于法院申请回避复议不服如何处理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对法院申请回避复议不服的,可以向检察机关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2023-06-14
    16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法院回避申请的申请回避申请人是谁
      浙江在线咨询 2021-09-04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遇到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时,应当自己向所在机关提出回避的申请。如果明知自己应当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认为自己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因而没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 回避申请,法院是如何处理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9
      法院对回避申请的处理:符合回避条件的,同意回避申请;不符合回避条件的,拒绝回避申请。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拒绝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 向法院申请回避审理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01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在本案中担任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此外,根据第三十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检察长和公安机关
    • 人民法院回避申请应当怎么处理
      山西在线咨询 2021-08-01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 申请回避与向法庭或法院申请的回避
      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18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方或其代理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提出回避申请。在审判、检察、侦查环节,回避权由各机构相应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委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审议通过。以下五种情况下,审判、检察、侦查、书记员、翻译、鉴定、勘验工作者均需申请回避: 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 2. 与本案存在利害关系; 3. 曾担任本案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