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正当防卫的性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4:14:57 495 人看过

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同时第三款规定:对正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的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可见,该条中确立的防卫权,是一种针对我国目前复杂的治安状况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的特殊防卫权。

首先,特殊防卫权外观特征具有加害性。

我国新刑法中确立的特殊防卫权是防卫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所允许的合法性行为。正当防卫的行使诉诸于不法暴力侵害者时,通常防卫人要与不法暴力侵害者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激烈对抗,因而必然会损害侵害者的利益,包括损害其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两个方面。所以正当防卫的行使,当其诉诸暴力方式时,从外观上看它貌似具有加害性的犯罪行为,但实质上,正当防卫行为的加害性是针对侵害了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侵害行为的,所以它具有制止不法侵害,巩固和维护社会利益与秩序的性质。因而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属于合法的权利行为。

其次,特殊防卫权具有目的正当与行为防卫的内在统一性。

正当防卫的防卫目的占有首要地位,正当防卫首先是防卫目的的正当性,即防卫意图的合法性,它是指行为人行使防卫权利的目的是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权益免遭正在进行的特定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反击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一种心理状态。目的的正当性是正当防卫的核心与最本质特征。

正当防卫权规定防卫者的行为必须具有防卫性,即以防卫为宗旨。正当防卫是一种救济性权利,它是由公民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等原权利所派生出来的,从而决定此权利必然是基于防卫者本人在因国家、社会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权这些原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的威胁时产生的,因此我认为防卫权的防卫性能是一种潜在的,处于激活态的权能,因此行为的防卫性是特殊防卫权

的重要内容。

正当防卫之所以不负刑事责任,对此应从主客观两

第三,我国新刑法中确立的特殊防卫权是社会政治评价与法律评价的统一。

个方面去理解,从社会政治理论与法律特征相结合来加以阐述,防卫权是法律赋予受侵害者的社会性权利,法律对之可以限制,但不能剥夺,也不能放任,正基于此,正当防卫的权利行为理论更具有合理性。从法律层面上理解,正当防卫不具有违法性。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把握,正当防卫的行为虽然侵害了一定的利益,但从相对的运动的观点考察,它则是社会的正当行为,并未违法,因此它与违法犯罪行为有本质区别。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7月17日 10: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中国刑法正当防卫应该如何理解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应该符合五个条件: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五,对不法侵害行为人,在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时,所造成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3-04-28
    230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中的特别防卫权
    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特别防卫权的行使,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客观上存在着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是行使特别卫权的前提条件;第二,严重的暴力犯罪是正在进行中的,这是行使无限防卫权的时间条件;第三,防卫行为只能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的,这是行使无限防卫权的对象条件。在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防卫人因防卫行为至不法侵害人伤亡后果的,即使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仍为正当防卫而不属于防卫过当,应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负刑事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对社会及公民的危害性非常严重,而且制止这些犯罪的难度非常大,新刑法特别如此规定,有利于鼓励公民同那些极端犯罪分子作斗争,使广
    2023-04-25
    413人看过
  • 正当防卫有没有刑事违法性
    正当防卫不具有刑事违法性。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所以正当防卫不具有刑事违法性。一、正当防卫的必要因素正当防卫应该符合以下条件: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5、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二、被强奸者刺死是正当防卫吗?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强奸案发生时,将施暴者杀死,是属于正当防卫的。对于强奸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三、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构成条件是什么?正当防卫应该符合四个条件:1、正当防卫
    2023-06-26
    105人看过
  •  我国法律是否承认盗窃行为中的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可以存在于盗窃犯罪中。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五个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具有防卫意识、针对侵害人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因此,对于实施盗窃罪的犯罪分子,如果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当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在盗窃犯罪中可以存在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指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非法侵害并对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防卫行为。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具有防卫意识,防卫人具有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4)针对侵害人防卫;(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因此,对于实施盗窃罪的犯罪分子,如果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的,当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盗窃犯罪中能否实施正当防卫?盗窃犯罪中能否实施正当防卫,一直以来都是广受争议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
    2023-11-06
    471人看过
  • 我国正当防卫致死判多久
    一、我国正当防卫致死判多久1、根据法律相关的规定,正当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仍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自卫打伤人要不要赔钱1、正当防卫下不用赔偿,也不用负刑事责任。而如果并不是正当防卫的那么就需要根据对方的伤害程度来决定赔偿金额,严重的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024-01-07
    413人看过
  • 在中国正当防卫有用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在中国正当防卫有用吗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在中国,正当防卫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 正当防卫有什么特征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目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性是指正当防卫是
    2023-05-18
    278人看过
  • 正当防卫行为中的正当防卫是什么意思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非法侵害的人采取的制止非法侵害的行为,对非法侵害人造成一定的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1]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非法侵害,对非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犯罪、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非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仍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正当防卫的条件是:正当防卫人在主观上必须有保护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目的;在客观上表现为采取了对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制止行为;从结果上看,正当防卫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损害,没有出现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
    2023-08-09
    263人看过
  • 论正当防卫的正当性及其限度
    论正当防卫的正当性及其限度刘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和紧急避险一样,是现行刑法规定的典型的排除犯罪性的行为。防卫权是由人类的防卫本能逐步发展而来的一项法律上的权力。在现代国家里,当合法权益遭受到犯罪行为侵害时,受害者通常需要借助国家的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通过刑罚权的行使才得以维护,消除已经受到的侵害,这是一种被称为公力救济”的强制手段。禁止公民擅用强力,强制手段由国家行使,这已成为法治社会的普通需求。但为了弥补公力救济”的不足,达到全面维护合法权益的目标,各国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特殊条件下的私力救济”行为的合法地位。因此,以公力救济”为基础,以严格控制下的私力救济”为补充,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社会的一种普遍观念,并进一步转
    2023-06-12
    221人看过
  • 遇到危险时如何确保正当防卫与自我防卫的合法性?
    正当防卫与自救的区别如下:1、自救是指为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利益而采取的行为措施。正当防卫的目的与自救相似,但强调自己受到他人对人身安全或利益的侵犯;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公民的两种自救方式: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凶杀、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非法侵权人伤亡的,不过度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怎样界限正当防卫与非正当防卫1、假想防卫是指一个人由于想象和推测,在认识上产生了错误,把实际上不存在的侵害行为误认为存在,因而错误的实行了防卫,造成他人无辜的损害。2、事前防卫即对于只是流露侵害意图,或者处于犯罪预备状态,尚未构成直接面临的威胁的行为进行先行防卫。3、防卫挑拨正当防卫成立的实质在于防卫目的的正义性。如果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以挑拨、寻衅等手段,故意激怒、诱
    2023-07-03
    69人看过
  • 中国法律第几条正当防卫的规定
    一、中国法律正当防卫要符合什么条件在进行防卫的时候,其实最终并不一定就构成正当防卫,这个时候还需要做出相应的认定,看是否符合法律中规定的条件。那到底这个中国法律正当防卫要符合什么条件呢?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针对这一情况,整理了有关资料,马上在下文中为你做详细解答。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实施正当防卫须符合以下条件:(一)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利益的行为,理所当然地以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为前提。因此,现实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起因。1、“不法侵害”的“不法”与违法是等同概念,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他违法行为,但又不是泛指一切违法犯罪行为。(1)犯罪行为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是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而合法权益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没有理由禁止公民对其他违法行为进行正当防卫;有些行为是犯罪行为还是一般违法行为
    2023-03-10
    315人看过
  • 我国的正当防卫应该如何认定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防卫行为。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具有防卫意识,防卫人具有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4)针对侵害人防卫;(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一、挨打是怎么算正当防卫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五个要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一、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对于精神病人所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二、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卫行为具有合法性。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一般认为以不法侵害人开始着手实施侵害行为时开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现
    2023-06-23
    208人看过
  • 浅议新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
    正当防卫在刑法理论上属正当行为中的一种,所谓正当行为,国外一些刑法理论也称之为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或违法阻却事由,它是指行为的外部特征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在实质上不但没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对个人和社会有益。由于这种行为的实施,使正在发生社会危害性(或违法性)得以排除,因而被认为是合法的,不负刑事责任。我国1979年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该条规定只说明了实施正当防卫的条件,至于正当防卫的定义却未加以解释和表述。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头脑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概念只是刑法理论中的学理性解释,且该条款对正当防卫所保护利益的主体和对象,只限于“公共利益”及“人身权利”,另外,对“其他权利”没有具体化,过于简略。因而在司法实践操作的具体做法中存在不统一的现象。新刑法第20条第1款通过立法解释,明确地表
    2023-05-31
    234人看过
  • 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规定是什么
    防卫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否则便是防卫过当。其中的“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为标准。至于是否“必需”,则应通过全面分析案情来判断。一方面要分析双方的手段、强度、人员多少与强弱、在现场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形势。防卫手段通常是由现场的客观环境决定的,防卫人往往只能在现场获得最顺手的工具,不能要求防卫人在现场选择比较缓和的工具。问题在于如何使用防卫工具,即打击部位和力度。对此,应根据各种客观情况,判断防卫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应否、能否控制防卫强度。另一方面,还要权衡防卫行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性质和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即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与所损害的利益之间,不能悬殊过大,不能为了保护微小利益而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死亡。例如:对抢夺一顶帽子的不法侵害,反击几拳夺回帽子就可以了,如果再把抢夺者捅上一刀就过当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凡是超过必要限度的,都是防卫过当,只有“明显”
    2023-06-12
    329人看过
  • 我国法律中有防卫过当罪吗
    在我国刑法中,防卫过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防卫过当只是刑法理论上的一个说法,但是并不能认为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这个罪就不承担刑事责任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防卫过当会根据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或客观后果,援引相应的刑法分则条文定罪,对于防卫过当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防卫过当定罪:防卫过当不是具体的独立的罪名,它只是表明防卫行为的性质,对构成何罪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刑法也没有专门条款规定防卫过当的罪名和具体适用的法定刑,因而不能定所谓的“防卫过当罪”。有些学者主张,应在罪名前冠以防卫过当加以限制,如“防卫过当过失致死罪”、“防卫过当致人重伤罪”等,以示区别于一般的犯罪,这种做法也没有充足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使罪名的表达徒添蛇足,应当根据防卫人的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触犯了刑法分则哪个条款规定的罪,就按哪一条的罪名定罪,如防卫人过失造成不法侵害重伤、死亡的,则分别定为过失重伤
    2023-03-23
    49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正当防卫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刑法中对正当防卫的定义是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3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
    • 我国在刑法中规定了正当防卫吗, 正当防卫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09
      我国在刑法中规定了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
    • 中国有正当防卫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28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中国有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我的防卫过当,我认为是正当防卫过当的该怎么办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6
      您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我国刑法中,防卫过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防卫过当应当根据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与客观后果,援引相应的刑法分则条文定罪。对于防卫过当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不认为是正当防卫过当的行为正当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对正在实施的行凶、杀
    • 我国刑法中正当防卫把人打伤算不算犯法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06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伤人只要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就属于合法行为。 另外,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