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假错案的现状及成因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8 09:31:01 194 人看过

(一)冤假错案的现状

一段时间以来,相继出现的刑事冤假错案给人民法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不妥为应对,将严重制约刑事审判工作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下决心的时候。,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说。何家弘教授则在文章中提到,维恩州立大学刑事司法系的马文扎尔曼(MarvinZalman)教授通过对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评估以及对执法官员的问卷调查,认为把美国刑事司法系统的错判率设定在0.5%到1%之间是合适的。而陈永生教授在文章中提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主导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从1973年到1995年美国死刑案件有68%被推翻。从我国及西方国家的冤假错案发生情况来看,正如法国前司法部长罗伯特巴丹戴尔所言:人的审判是有限的,是一定会犯错的。

结合目前冤假错案的情况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被告人被冤杀、被判处刑罚后真凶出现。如云南的杜培武杀人案、河北李久明杀人案等;二是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或判处刑罚后被害人出现。如湖南腾兴善杀人案、湖北佘祥林杀人案;三是因证据不足而宣告无罪、或因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部分改判。如云南孙万刚强奸杀人案、河北张天魁杀人案等。冤假错案一般集中在重罪案件中,冤案的发现具有偶然性与被动性,同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

(二)刑事冤假错案的成因

刑事冤假错案的形成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有非法取证、证据采信失误、实体审查不严格、辩护人不尽责、有罪推定理念等因素;客观上,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虚假供述、司法鉴定缺失或错误、媒体炒作、社会压力等因素。

1、偏重口供及刑讯逼供

西方国家,侦查机关获得充分的物证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逮捕的前提条件。但我国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往往过于注重获得口供,再根据口供找物证。每一起刑事错案背后,基本上都有刑讯逼供的黑影。可以说,尽管刑讯逼供并非百分之百地导致错判,但几乎百分之百的错案,都是刑讯逼供所致。如浙江杭州张氏叔侄奸杀案,办案人员在没有物证和目击证人的情况下,通过突审张氏叔侄,获得了该案无懈可击的铁证,在赵作海案中,办案人员分班轮流审讯和看守赵作海,持续长达33天,萧山5人劫杀案,犯罪嫌疑人田伟冬因受不了刑讯逼供而用牙齿咬掉舌尖。由于司法机关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犯罪嫌疑人一般不知道自己有何权利维护自身权益,被讯问人通常在承受身体折磨的极限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不得不满足讯问人的需要。

2、偏重有罪证据及编造假证据

侦查机关可能将能证明嫌疑人无罪的关键证据予以隐瞒不报,伪造案件证据等。部分办案人员认为没有义务去收集犯罪嫌疑人的无罪或罪轻证据,相反会增加其工作量,有些还会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辩解是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根本不必认真听。检察官出于各种动机也可能将能证明嫌疑人无罪的关键证据予以隐瞒不报,伪造案件证据,甚至在法庭上歪曲案件事实,进行煽动性陈述。司法人员编造证据指向犯罪嫌疑人,就如同执掌正义之剑的女神不是将剑刺向罪犯而是亲手用剑斩碎正义,其危害不可小觑。

3、辨认结果及鉴定结论不正确

辨认结果不能百分之百相信,必须经过科学分析,明辨真伪。鉴定结论不正确也时有发生。由于鉴定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鉴定设备落后,鉴定方法不科学等造成的错误鉴定是发生冤案的系统性风险。

4、耳目使用不当

正确使用耳目有利于案件的侦破,但耳目往往急于立功而诱供、编造假证据。在张某某叔侄强奸、杀人案中,狱侦耳目袁某某采取自己写好供词摹本供犯罪嫌疑人抄写、背诵,稍不顺从就拳打脚踢的办法,逼迫犯罪嫌疑人作虚假供述。后袁某某又因能干而被选调去河南协助工作,又造成了马某某冤案。

5、审查起诉把关不严

在审查起诉阶段,存在偏重有罪证据,对侦查机关的违法取证行为监督不够,对疑点不深入核查,不进行补强。将有重大疑点未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移送到法院。

6、法官角色负担紧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关系复杂化,利益冲突多样化,甚至呈现了社会规范的真空,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使得社会秩序维护者的司法机关被社会寄予厚望。案多人少的矛盾异常突出,办案人员会产生疲于应付的精神状态,为冤假错案的产生埋下隐患。加之当事人需要法官为其做主,政府需要法官维护社会稳定,法律要求法官依法中立裁判。不同的角色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法官不妥善处理,极易导致法官角色负担紧张,使得办案人员左盼右顾,应接不暇,加大冤假错案的发生概率。

7、司法理念不正确及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司法人员司法理念重打击犯罪,保障人权不够重视,片面重视实体法,有疑罪从轻、疑罪从有等不正确的司法理念。不可否认,冤假错案错案的形成主要原因还是司法人员责任心不强及业务能力不高。对法律规定不熟悉、对司法动态不关注,对理论钻研不关心,凭自己的经验行事,往往造成办案能力低下,导致冤假错案发生。

8、刑事诉讼制度不完善

被告人张某某在再审法庭上说:今天你们是法官、检察官,但你们的子孙不一定是法官、检察官。如果没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你们的子孙很有可能和我一样被冤枉,徘徊在死刑的边缘!系列冤家错案的出现,一定程度反映了目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抑制刑讯逼供的配套制度,缺少侦押分立的制度建设,未建立询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制度。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律师辩护意见通常不受重视、不获采纳。法律援助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刑事证据规则不完善,证据规则是证据制度的核心与灵魂,我国刑事诉讼没有系统的证据规则。这些制度上的缺失,是冤假错案发生又一根本性原因。

9、外界压力

审判机关本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但其却难以在上级指导、政法委协调、媒体炒作、公众热议、当事人施压等方面取得平衡,真正不受外界影响而独立办案。其中媒体影响值得关注,由于媒体总是以自身利益为基点、并受传媒技术素质的限制,所以在司法公开中,它们常常把一个相当复杂的法律和程序问题变成一个是非分明的道德问题。由于缺乏前期的舆情监控方案,往往导致在出现负面报道时,不能抢占舆论高地,不能合理控制,影响法院审判。

刑事冤假错案的成因

刑事冤假错案的形成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有非法取证、证据采信失误、实体审查不严格、辩护人不尽责、有罪推定理念等因素;客观上,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虚假供述、司法鉴定缺失或错误、媒体炒作、社会压力等因素。

(一)偏重口供及刑讯逼供

(二)偏重有罪证据及编造假证据

(三)辨认结果及鉴定结论不正确

(四)耳目使用不当

(五)审查起诉把关不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7: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冤假错案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刑讯逼供
    刑讯逼供是冤假错案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的,刑讯逼供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包括纪检、监察等)对被讯问人的身体或精神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甚至精神处罚的一种非常恶劣的刑事司法审判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收集的刑讯逼供、威胁等非法证言、被害人供述除外。物证、书证的收集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纠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纠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排除证据。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过程中,发现应当排除的证据,应当依法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2023-05-31
    349人看过
  • 冤假错案最新立案标准
    一、冤假错案最新立案标准人民检察院复查冤假错案申诉的一般规定第二十五条复查刑事申诉案件应当由二名以上检察人员进行,原案承办人员和原复查申诉案件承办人员不再参与办理。第二十六条复查刑事申诉案件应当全面审查申诉材料和全部案卷,并制作阅卷笔录。第二十七条经审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认为需要调查核实的,应当拟定调查提纲进行补充调查:(一)原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二)申诉人提供了新的事实、证据或者证据线索的;(三)有其他问题需要调查核实的。第二十八条对与案件有关的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和鉴定意见,认为需要复核的,可以进行复核,也可以对专门问题进行鉴定或者补充鉴定。第二十九条复查刑事申诉案件可以询问原案当事人、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对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认为需要提请抗诉、提出抗诉的刑事申诉案件,应当询问或者讯问原审被告人。第三十条复查刑事申诉案件应当听取申诉人意见,核实相关问题。第三十一条
    2023-04-03
    74人看过
  • 2022年冤假错案怎样报案
    一、2022年冤假错案怎样报案1、申诉。申诉的主体包括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当然申诉也可以委托律师代为进行。而接受申诉的对象有为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申诉,应当提交以下材料:申诉状、该案所经历的裁判文书,例如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经过人民法院复查或者再审的,应当附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决定书、再审判决书、裁定书,其他相关材料。而受理审查处理的法院则为终审人民法院,对立案审查的申诉案件,应当在三个月内作出决定,至迟不得超过六个月。申诉只有具备《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才会决定重新审判。若不符合该条规定,申诉人仍然坚持诉讼的,人民法院书面通知驳回。2、法院启动: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以及本院院长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在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最高法院)的生效裁判均有权启动再审;2)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
    2023-03-21
    445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冤假错案
    信用卡诈骗罪办案流程一般如下:当事人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公安机关审查后会做出是否进行立案的决定。立案后公安机关会立刻开展侦查。在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相应的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交由法院判决审理。如果不予立案,公安机关也会将不予立案的原因告诉当事人。一、刑事立案期限对于报案人所描述的案件情况,公安机关会立刻进行审查,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对于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经上级机关批准后,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对于特别疑难,特别重大的案件,经过批准后,其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公安机关审查完毕后会立刻进行立案侦查或者出示不予立案报告书。二、职务侵占罪立案是否麻烦不麻烦。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案件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是被害人控告的,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写明案由和案件来源、决定不立案的原因和法律依据,由侦查部门在十五日内送达控告人,同时告知本院控
    2023-03-07
    460人看过
  • 冤假错案申诉去哪里
    法律综合知识
    申诉冤假错案的地点是人民法院。当事人可以到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进行申诉,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冤假错案申诉去哪里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
    2022-06-25
    158人看过
  • 冤假错案申诉的有效方法
    要对冤假错案进行申诉,那么首先是到法院或者检察院进行申请,具体而言,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在10日内上诉,二审仍然不服,可以提起申诉要求再审。而在办理再审的过程中,上级人民检察院在必要时,可以将本院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交下级人民检察院办理,也可以直接办理由下级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冤假错案原告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具体视办案人员是否违法而定。如果其行为违法,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追究责任。《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合议庭、独任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权责一致的办案责任制,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的违法办案行为,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追究责任。《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第六条人民检察
    2023-07-01
    488人看过
  • 到底什么是冤案,假案,错案
    一般说来冤假错案这个概念,泛指那些脱离事实根据,偏离法律准绳,对公民进行错误的刑事追究,致使公民合法权益受到司法侵害的案件。这种将所有致使公民合法权益受到司法侵害的案件都归结为冤假错案一类的定义方式,实际上定义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冤案。而冤假错案这一概念,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它本属于冤案、假案和错案的合称,久而久之,便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冤案的代名词。而这种定义方式,在中国文革之后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时代背景下,是比较符合传统的大众话语体系特征的。因此,所谓的冤假错案,是一种较为笼统并且高度概括的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冤案、假案和错案这三类不尽相同的案件,泛指那些对案件的事实认定错误,或者对案件的性质判断发生错误,或者政策运用和法律适用错误,最终对当事人做出错误处理的各种各样的冤案、假案和错案。何为冤?辞海中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一种不舒展、曲缩的状态;二是指无罪而受罚的冤屈、枉曲;三是指内心仇恨、压抑
    2023-12-13
    126人看过
  • 十几年的冤假错案怎么办
    如果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判决确实错误,过多少年都可以纠正。目前冤假错案,有几个途径解决:第一,信访;第二,报告检察院;第三,向上级法院反应,申请再审。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主要组成部分。赔偿范围《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了行政赔偿的范围: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2.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国家赔偿法3.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6.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7.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8.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
    2023-06-11
    370人看过
  • 冤假错案怎么样可以翻案
    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会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判决予以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2023-06-19
    178人看过
  • 造成冤假错案没有刑事责任吗
    按照现在的法律制度是很难追究承办案件的这些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全文(下称《意见》)。意见规定,检察官必须在司法一线办案,并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一旦确认发生冤假错案,将一律启动问责机制。《意见》提出,检察人员应当对其履行检察职责的行为承担司法责任,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检察人员承办的案件发生被告人被宣告无罪的,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确认发生冤假错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或死亡、伤残等情形的,一律启动问责程序,核查是否存在应予追究司法责任的情形。此外,检察人员在司法办案工作中,存在故意实施包庇被告人、毁灭证据等11种行为的,因重大过失造成包括错案、遗漏重要犯罪嫌疑人或重大罪行等8种后果之一的,应当承担司法责任。不过《意见》也指出,司法办案工作中虽有错案发生,但检察人员履行职责中尽到必要注意义务,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不承担
    2023-03-31
    291人看过
  • 刑事冤假错案机制程序
    一、刑事冤假错案机制程序(一)坚持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树立科学司法理念1、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尊重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维护被告人的辩护权等诉讼权利,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因为舆论炒作、当事方上访闹访和地方维稳等压力,作出违反法律的裁判。3、坚持程序公正原则。自觉遵守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判案件,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4、坚持审判公开原则。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审判过程、裁判文书依法公开。二、刑事冤假错案的概念及特征(一)对于何为刑事冤假错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司法部门下发的相关意见中并没有对其进行解释。但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下发的文件中均使用了刑事冤假错案这一词。目前,我国的法律界对刑事冤假错案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解释。笔者认为,刑事冤假错案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术语,它是一
    2023-06-06
    242人看过
  • 冤假错案最新举报流程
    法律综合知识
    走申诉程序,可以向上级法院直至最高院,也可能向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024-04-30
    288人看过
  • 哪个部门负责冤假错案
    刑事立案管辖
    冤假错案由哪个部门负责?1。从刑事立案管辖权的角度看,这类案件属于检察机关,由反侵权部门具体受理。有具体案件线索的,可以直接向检察机关反渎职局举报;也可以向检察机关信访部门举报(移送、移送);也可以直接向检察机关领导举报。二是其他反映渠道:纪委;二是人大常委会;三是信访;四是各单位上级机关承办;五是新闻媒体。根据上述内容的相关答复,可以认定此类案件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由反侵权部门具体受理,也可以直接反映到当地纪检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新闻媒体。这些渠道比较有效,效率也比较高。冤假错案一般都会向上级反映,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向上级律师咨询律师网.
    2023-05-31
    419人看过
  • 民事冤假错案如何信访
    法律综合知识
    走申诉程序,可以向上级法院直至最高院,也可能向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022-03-03
    5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有没有冤假错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0
      如果当事人被刑事拘留或取保候审,之后发现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没有国家赔偿。
    • 冤假错案有没有?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9
      如果当事人被刑事拘留或取保候审,之后发现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没有国家赔偿。
    • 冤假错案举报途径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11
      通过上诉程序,可以向上级法院或者最高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上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在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的,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在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第一、第三、第十二、第十三条规定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 冤假 错案屡遭驳回,现在要怎样办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3
      1、必须由遗愿人亲自制作,并亲自叙述遗愿的全部内容 2、必须请两个以上的证明人在场作证 3、录音开始时,遗愿人、证明人必须分别说明自己的姓名、性别、年纪、籍贯、职业、所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等 4、遗愿人必须说明制作录音遗愿的具体地址和年、月、日、时 5、录音制作完毕,应当密封保存,并在封面上由遗愿人、证明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然后,由遗愿人或交证明人保管。
    • 去哪里举报冤假错案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26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但不能停止执行判决或者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