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著作权所有人许可擅自将网络上的图片用作书籍或文章的封面,便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然而,若承受使用之人已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同时也按规定缴纳了相应款项作为补偿,那么这种情况则不在此列。
首先,来了解一下何为“著作权”这一概念。
它覆盖了所有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对于文学、艺术以及科学领域内创造性成果所享有的那部分财产权利以及精神层面的权利。
在我国,通常所说的“著作权”实际上就是我们常提及到的“版权”的含义。
接下来谈谈当面临版权纠纷时,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途径:
第一种方式是与侵权者进行磋商,以期达到制止不当行为,并有公允之赔偿损失的效果。
其次,可以考虑寻求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出面介入调解。
此外,通过搜集相关证据并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也是可行的策略。
若是在双方签署的书面合同中存在仲裁条款的话,亦可依据约定请求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裁决。
最后,我们列举了法院审理涉及著作权和与著作权密切相关的权益权属、侵权、合约等方面纠纷的具体范围。
其中还包括申请于诉讼前暂停侵害著作权或与其相关权益的行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等事宜,以及其他与著作权或相关权益发生纠纷的各类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经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表演者或者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行为。
-
在网上使用图片是否侵权?
80人看过
-
网络图片使用是否构成知识产权侵权?
250人看过
-
网络图片印在衣服上是否构成侵权
383人看过
-
怎样使用网络图片防止图片侵权?
126人看过
-
你是否侵犯了互联网图片作为化身的使用
396人看过
-
用了网络图片图片上字体侵权吗
396人看过
-
使用商标图片构成侵权的吗,使用网络上的图片算侵权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1近似商标是否会导致侵权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若与他人在同类或类似产品上已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不能给予注册。商标权人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对其认为他人注册商标(包括申请注册和已经注册)和自己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时,有权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以保护自己商标的专用权,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相关知识 在判断商标近似时,要注意以下认定要点: 1、有注册商标。 近似商标是与注册商标相比较而存在,没有注册
-
能否将图片作为书籍封面随意使用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18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私自使用他人创作的图文内容作为封面设计,即使未经作者明确授权,也构成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因此,若欲合法利用此类资源,必须获得著作权持有人的合法许可,并支付应有的报酬。 如果著作权人同意许可使用并支付报酬,则该行为将不再被视为侵权范畴之内。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未经合作创作者书面授权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形,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非法行为。为防止损害继续扩大,应对此类不
-
网络用语封面图片侵权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4使用网上的图片当做封面侵权。图片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主要是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使用权,主要是指作者或著作权人可以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播放、改编、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图片。而获得报酬权,是指图片著作权人通过各种方式使用图片,获得物质和经济上的回报。
-
怎样使用网络图片防止图片侵权?宁夏在线咨询 2021-09-28现今互联网网络图片相互抄袭的情况很严重,网络图片如果其独创性达到作品的要求,属于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因此,使用网络图片属于侵权。 如果是出于营利目的,那么转载别人的作品是需要版权所有人同意或者支付报酬的,属于违法侵权。如果对方追究你的责任,你就要进行经济赔偿。如果你仅仅是个人所用或者学习,一般的转载都是合法的。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
-
转发图片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7认定行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之一就是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体现为以不当的言词评价、贬低和毁损相对人的人格,不涉及“事实”的真实性问题)、诽谤(体现为披露、散布虚假事实)、披露其隐私权(体现为披露、散布法律所保护的他人私生活信息)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作为认定毁损名誉的依据,侵权人仅仅只针对被侵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