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伊始,化工企业唱主角,发审委迎来的四家主板IPO公司中,除贵州百灵制药外,其他三家都与化工有关。龙星化工成为继黑猫股份和海印股份后,炭黑行业第三个上市的公司。
2.65个龙星=1个黑猫
龙星化工2009年营业收入达到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15%;净利润为6926.59万元,比上年增长125.93%。从财务指标上看,成绩颇为可观。但龙星化工在规模上与行业老大黑猫股份差距仍然很大,仅从市场份额来说就差一大截。2008年黑猫市场份额为14.72%,龙星化工仅8.28%,低6个百分点。
此外,与黑猫股份相比,龙星化工产能不足、经营规模受限。目前,龙星化工仅18万吨/年,而黑猫股份炭黑产能42万吨/年,是前者的2.3倍。而在资产规模上,黑猫股份总资产24.6亿,而龙星股份仅9.27亿,前者是后者的2.65倍。
龙星化工生产的炭黑主要用于生产全钢子午胎。虽然去年的输美轮胎特保案受牵连的主要是半钢子午胎,但是直接导致了去年我国轮胎出口量下降了7%。而龙星化工的主要客户杭州中策也是受影响较严重的国内轮胎企业之一。轮胎受挫将导致龙星化工的利润下降。而从上游来看,如今国内局部地区的煤焦油供应紧张,许多厂家纷纷表示已无库存。这必然会给原材料需要外购的龙星化工带来成本压力。
公司治理薄弱频触法律雷区
而龙星化工的人才储备也堪忧。龙星化工目前有582名员工,本科以上的仅22人,只占员工数量的3.78%。而582名员工里,获得职称的就88人,其中高级职称只有2人,仅占员工数量的0.34%。而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刘江山,也只有初中学历。
人才的匮乏让龙星股份从成立初期开始就持续留下一系列法律瑕疵。龙星化工的前身——沙河市炭黑厂,在1994年设立时并未取得县级人民政府乡镇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便直接在沙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设立登记。
接下来,龙星化工为了向客户表现企业拥有强大的实力,于1998年将净资产中的1600万元作为新的注册资金额,并且在沙河市工商局更换了名称和注册资金。同样,此次名称变更为河北省沙河市炭黑厂并未取得县级人民政府乡镇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2000年末,由于管理层认为企业实收资本越大,对外体现的实力也越强。在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的情况下,错误地将截至2000年11月底未分配利润4479.2万元转到了实收资本科目。而随后在履行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时又错误地将其追溯调整至资本公积科目,导致账务处理不规范,增资程序存在法律瑕疵。
尽管保荐人和律师公司认为这是由于管理层的财务基础过于薄弱,由于法规对以上这一系列的法律瑕疵并未规定罚则,对上市不构成实质障碍。但是,一家财务基础、内部管理如此薄弱的公司,叫人如何放心?
-
法律意识薄弱的罪过
493人看过
-
矿井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治理
233人看过
-
产权意识薄弱P2P频陷商标侵权纠纷
227人看过
-
中小微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薄弱
385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法》3月1日起实施——小心身边事触“雷区”
384人看过
-
不可触碰的三大公积金“雷区”
386人看过
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协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确保公司行为的合理、公正和效率的机制。公司治理涉及多个方面,如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在公司治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和程序,以确保公司的决策科学... 更多>
-
法律上有触犯公司的法律的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12-20公司触犯法律违法行为的实施者承担违法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经营中如何避开法律风险的雷区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09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经营中避开法律风险的雷区的方式是: 1.根据章程决定是开股东会或者开董事会并形成书面记录; 2.法定代表人应避免违反公司法规定忠实、勤勉义务而导致赔偿责任; 3.法定代表人应避免因安全事故、消防而导致责任,落实消防设施和人员专业培训; 3.应避免企业经营非正常风险导致的经济责任,如要担保,应经股东会讨论; 4.建议财务人员应持证上岗,平时做好财务合规工作。
-
公司触犯法律谁承担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26公司出现重大违法行为主要法律责任由法人来承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所以,由法人承担。 《民法典》第七十五条【法人设立行为的法律后果】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
拍公司工资单触犯法律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13需要看具体的案情,劳动者拍摄工资表,那么只拍摄自己的工资表,那么合法的,而且可以要求单位人事部提供原表的。如果未经他人同意看他人工资条一般也不违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公司的工资条都是比较保密的,严重的话,可能就是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