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关于利息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6 20:11:04 325 人看过

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20万元,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如果判决生效日期是2008年1月21日,那么被告履行判决的届满日期为2008年1月31日,自2008年2月1日起,被告要按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向原告支付利息。在2008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当时现行执行利率当中同期贷款最高利率为5年期贷款利率,即年利率7.83%,折算日利率为0.02175%(7.83%/360)。比如截止到2008年5月31日,利息为:200000元0.02175%121天=5263.5元。

借贷没有约定利息法院如何裁判

《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款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一)自然人之间的借贷没有约定利息。

传统的民间借贷主体多为自然人,且出借人和借款人双方一般具有亲友、同事及朋友关系。借款用途多用于子女婚嫁、教育支出、购买自用房屋、大病医疗等突发性大额支出,借贷款项目的仍为传统的互帮互助。《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所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原则上是无偿的,除非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才应当支付利息。这样规定是因为公民之间的借贷起着互通有无的作用,它能够方便公民生产生活,促进邻里和睦安宁,形成互帮互助、友好相处的和谐氛围。

(二)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利息约定不明。

有观点认为,对于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如果利息约定不明,不应视没有约定利息,可以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其理由是:第一,在过去自然人民间借贷案件中,借款的用途大多是生活性消费或“救急”,主要为解决个人生活困难,互助成分居多,而当前则以经营性用途为主,营利性成为民间借贷的主要特征,在利息问题上,应该考虑出借方的经济利益。第二,司法解释对此问题相对明确,对于诉讼请求及责任承担作了指引。第三,就当事人本意而言,囿于能力所限,不应对其缔约能力过于苛责,应将有利息约定作为本意,尽管约定不明确,可通过合同解释等方式予以漏洞补充。

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值得商榷。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从效力上讲,《民法典》为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效力层级优于作为司法解释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和《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从时间上讲,《民法典》颁布在后,新法优于旧法,应当适用法律的规定。

故本条司法解释对此问题予以明确,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即对于自然人之间借贷没有约定利息或者虽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这样规定一方面基于《民法典》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因为公民之间的借贷起着互通有无的作用,它能够方便公民生产生活,促进邻里和睦安宁,形成互帮互助、友好相处的和谐氛围。

(三)借贷双方中仅一方为自然人或非金融机构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

有观点认为,对于非金融机构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民间借贷,即使没有约定利息,也不应该一概否定利息请求。其理由为:一是《民法典》仅规定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并未涵盖非金融机构法人和其他组织,司法解释不应对此做出广义解释;二是司法解释已经对于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民间借贷合同合法化,认定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没有约定利息的就不支付利息,对出借方极大不公平,既不符合等价有偿的民法基本原则,也纵容了逃废债务的不良社会风气。三是,利息为占用一方资金而向对方支付的对价,同样存在着市场价格,非金融机构法人与其他组织,带有商事主体性质,从价值追求及审判理念亦应区别与自然人之间的民事主体,即使市场价格难以确定,至少可以参照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6日 07: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分居相关文章
  • 人民法院判决抚养费根据什么依据?
    人民法院判决抚养费根据什么依据?父母对孩子有抚养的义务,对于抚养费的金额,国家没有具体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是双方协商确定的,协商应根据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进行衡量,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1、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支付抚养费人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2、抚养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法院判决实践中考虑到以后的不确定性,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一般会判决按月支付抚养费,但这又造成了抚养孩子一方一直要向对方讨要抚养费,支付抚养费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更加剧了社会矛盾。3、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
    2023-04-13
    107人看过
  • 肖像权侵权与民法典:判断依据与营利关系
    民法典侵害肖像权不以营利为构成要件,民法典侵犯肖像权的构成:1、侵权人有侵害肖像权的行为;2、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导致了侵害后果;3、肖像权被侵害与损害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4、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什么是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根据本条规定,侵害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例如,利用修图软件恶搞他人照片、使用“AI换脸”技术伪造他人形象等行为。(2)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例如,偷拍他人等行为。(3)未经肖
    2023-08-12
    99人看过
  • 问题是关于合同有效性的判断依据
    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内容是否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以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在双方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方式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3、合法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字的合同是否有效只签字不盖章的合同符合以下条件的应认定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盖章只是一形式,对方认可或者实际履行或者法定代表人签字等均表明合同有效。依据法律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
    2023-07-08
    303人看过
  • 法院对于重大误解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法院对重大误解的判断标准具体如下:1、误解通常是由于表达自己的原因造成的。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信息可能导致误解;2、误解必须是表意人对行为内容的误解,从而导致行为的做出。内容包括行为性质、对方、标的物品种、质量、数量、规格等。误解不会过多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次要合同条款,一般不作为重大误解;3、误解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一旦误解生效,表达人的权益将受到损害。重大误解的情形有哪些1.重大误解包括如下几种情形:(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2)对当事人特定身份的认识错误;(3)对标的物性质的误解;(4)对标的物质量的认识错误;(5)对标的物价值的误解。2.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既可以是单方面的误解,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根据我国学界以及审判实践的做法,重大误解等同于传统民法中
    2023-07-03
    440人看过
  •  断绝亲子关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无法断绝,但在特殊情况下法律允许将亲生子女送给别人抚养。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同亲生,但养子女长大后需履行赡养义务和继承亲生父母财产的资格。因此,我国法律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无法完全断绝。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无法断绝吗?在一般情况下,法律不允许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断绝关系的发生。然而,在家庭生活特别困难、无法抚养的情况下,法律会允许将不满十四周岁的亲生子女送给别人抚养。还包括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随着收养关系的成立,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同亲生,养子女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消除。这种情况下,除生物学的父子关系自然存在外,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就不存在了。被送养后,亲生子女长大后对亲生父母没有赡养义务,也没有继承亲生父母财产的资格。2、不满十四周岁的亲生子女可以送给别人抚养,14-18岁之间的孩子一般不能送养
    2023-11-12
    53人看过
  •  有关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判断依据是什么?
    这段内容讲述了如果交通肇事导致没有人员伤亡且肇事者尚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肇事者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作为行政处罚。造成重大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交通肇事导致没有人员伤亡且肇事者尚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肇事者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作为行政处罚。造成重大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 通 事 故 逃 逸 的 法 律 责 任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同时,机动车驾驶人还将面临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保险单的处罚。如果交通事故中造成他人
    2023-09-13
    186人看过
  • 判断劳务关系的依据
    法律综合知识
    一、判断劳务关系的依据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二、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如下:1.合同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2.合同目的不同。雇佣合同以提供劳务为目的,是以雇佣人对受雇佣人的劳动行为的支配为合同标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目的。3.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更多的体现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当事人平等协商一致的结果,国家干预的程度较小;而劳动合同除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外,更多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干预。4.主体
    2023-10-04
    484人看过
  • 民间借贷中抵押物的法律判断依据是什么?
    民间借贷抵押物该按如下情况判:1、首先要看民间借贷中抵押合同是否成立,如果抵押权不成立,则会驳回关于抵押的诉讼请求。如果抵押权成立,则判抵押权人优先受偿;2、民间借贷案件中,贷款人是提供借款的人,是抵押权人,其对抵押物只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享有处分权,不能处分抵押物;3、民间借贷案件中贷款人擅自将抵押物卖掉的,属于无权处分行为,为普通的民事纠纷,该抵押物的所有人可以要求贷款人返还原物,停止侵害,赔偿损失;4、如果贷款人在卖掉抵押物时,未告知买受人该抵押物归属的,涉嫌诈骗买受人,可构成诈骗罪。若构成诈骗罪的,将依照规定定罪处罚;5、依法起诉后也可以依据法院判决书进行拍卖处理。破产抵押物如何处置企业破产清算中有抵押担保的,企业可以通过清偿债务取回抵押物,然后将抵押物变现,用于清偿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可以通过清偿债务或者提供为债权人接受的担保
    2023-07-15
    335人看过
  • 最高法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依据是怎样的?
    最高法一、最高法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依据是怎样的?最高法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具体规定有:第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
    2023-06-16
    83人看过
  • 民间借贷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需要哪些证据?
    认定民间借贷的方式是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相互之间,以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为标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需要的证据有:1.从书面证据上讲,当事人应考虑合同、借据、公证书和发票等书证;2.就证人证言来讲,当事人一定要选择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作为证据。如何认定民间借贷与合伙纠纷通常情况下,公民之间合伙经营,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参与相关合伙事务的管理,对合伙人的出资应有相关凭据,并依据凭据记账,这种属于合伙纠纷。而民间借贷是基于金钱之间的债务关系,有相关的借款合同及借款证据,二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怎么判断民间借贷的合法性一般来说,民间借贷是合法的,但必须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不受保护。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出借人的
    2023-07-22
    384人看过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客体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就是该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客观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关系密切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主体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主观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既遂一般判几年?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国家工
    2023-07-04
    238人看过
  • 那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是什么?
    一、那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是什么?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有息借款)也可以是无偿(无息借款)的,是否有偿(有息)由借贷双方约定。因此,民间借贷可以约定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民间借贷只有双方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为有息借款,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否则,一律视为无息借款,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以及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民间借贷不得超过央行基准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出
    2024-01-20
    136人看过
  • 人民法院执行保证人财产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执行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依据。在民事执行中,生效判决是人民法院取得执行权的前提。在共同侵权的判决中,法院共同确定共同侵权人的责任,人民法院根据判决执行。但对于连带债务,法院只对担保人作出判决。在执行中,保证人不能履行。根据民法上的连带债务理论,人民法院可以执行保证人的财产,这是前文所分析的。现在的问题是,既然保证人被排除在判决效力之外,那么判决如何适用于保证人,即人民法院执行保证人财产的依据是什么?一是以判决的方式重新确认连带债务人的责任;二是确定直接执行保证人财产;二是确定直接执行保证人财产;三是第三种方式比较可行。第一种方式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第二种方式是以裁定的方式确认实体权利义务,似乎不妥;第三种方式是以通知的方式表明担保人受基于实体法的判决的约束,尽管判决本身并不适用。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执行的依据仍然是生效判决。这可以作为连带债务执行的程序法依据。连
    2023-05-08
    267人看过
  • 判决书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一、判决书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劳动判决确认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劳动合同或者是考勤卡、工资卡甚至是同时的证言都可以。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上班过程中要留存好相关的材料,这样我们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可以拿出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仲裁的过程中,法律会更加的保护劳动者。确认劳动关系的标准是是否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而不是依靠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是否进行劳动备案等辅助的手段进行判定。员工只要在公司存在上班的事实,提供相关的工资发放信息或者考勤都可以进行判定。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虽然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此类劳动争议发生后,用人单位往往以双方没签订书面合同为由,否认双方之间在存在劳动关系,不承担其义务。但在劳动仲裁和法院判决中,一般来说都会根据证据进行事实劳动关系的确定。二、事实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1.没有书面合同形式,通过以
    2023-02-13
    324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分居
    词条

    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在继续维持其夫妻关系的情况下,停止共同生活,并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状况。 通常情况下,即使夫妻双方仍然同住于一个屋檐下,但只要彼此已分房,各不相干,这种情况如果满了两年,那么在法律上即可认定为夫妻分居。 在法定分居情... 更多>

    #分居
    相关咨询
    • 支付利息诉讼时效中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12
      支付利息之后,存在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情况,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出现诉讼时效中断的时间有很多个,既可以是起诉阶段,也可以是请求履行义务阶段,还可以是同意履行义务阶段。
    • 民法典关于补充合同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02
      补充合同的效力优于主合同的效力。补偿合同与主合同的约定产生冲突时,以时间在后的约定条款为准执行。《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 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据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7
      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审理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就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做的书面决定。
    • 法院人民调解的依据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0
      依据《诉讼费缴纳办法》之规定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 什么是法院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审判依据, 什么是法院关于孩子抚养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6
      以下是法院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审判依据:以下是相关依据: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