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业认为签订了保密协议,其商业秘密就高枕无忧了,实践证明,过分信赖制度和合同的约束力,是保不住商业秘密的。任何企业都难以保证没有不忠诚的员工,也不能忽略涉及本企业商业秘密的合作伙伴、谈判对手、重要客户、服务提供单位有不守信用的可能。对这些不忠诚的员工和不守信用的涉密单位,保密制度和保密合同的约束常常显得乏力,他们会利用法规、制度的空当或心怀侥幸,为了一己之利对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实施侵害。所以,当发生泄密事件后,企业应该迅速反应,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发生泄密事件后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发生了泄密事件,应立即采取应急响应和急救措施,以防止商业秘密的进一步扩散,降低损失,收集证据,依法维权,具体措施有: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商业秘密的泄密范围,阻止商业秘密的进一步扩散;
2、调查侵权事实,分析查找泄密责任人;
3、收集和固定证据;
4、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查处侵权行为;
5、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6、向人民法院起诉;
7、向公安机关报案;
8、采取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防止商业秘密在调查、取证、鉴定、调解、起诉等环节进一步扩散;
9、将已经泄密但具备申请专利的技术类商业秘密立即申请专利保护;
10、在企业内举一反三,向事故学习,亡羊补牢,采取更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防止类似的泄密事件再次发生;
11、按照惩戒规定,对违反企业的保密规章制度,对导致泄密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
对商业机密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284人看过
-
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
194人看过
-
厂家应对酸奶发霉采取哪些措施?
76人看过
-
发生触电时应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55人看过
-
工作秘密泄露应对措施
252人看过
-
应对门上泼屎:家庭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58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电力设施发生事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3供电企业应当制定电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预警机制,及时处置危及用电人权益和电力设施安全的紧急情况。遭遇不可抗力或者突发事件等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电力设施产权人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者减轻事故危害,并立即报告当地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一)消除危险源,控制事态发展;(二)立即抢修受损电力设施;(三)组织应急电力供应,保证重要单位用电;(四)其他恢复电力正常供应的措施。
-
重要涉密会议应采取哪些主要保密措施山东在线咨询 2024-04-03重要涉密会议应采取主要保密措施有:1、严格参加人员审查,确定参加人员范围,审核参加人员资格,登记参加人员姓名、单位、职务等情况,并保存相关资料;2、严格涉密载体管理,对涉密会议、活动使用或形成的涉密文件、资料及其他涉密载体,在制作、分发、存放、回收、销毁等各个环节;3、严格场所设备检查;4、严格保密要求,主办单位应对参加人员进行保密教育;5、严格新闻报道审查。
-
发生工伤事故后,安全生产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19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遇特殊情况,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申请期限。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
-
遇到被骗事件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06在遭受诈骗后,请立即致电110报警。无论被骗财产能否成功挽回,我们都应该毫不犹豫地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受害者应全力配合警方,提供尽可能多的与案件相关的详细信息甚至线索,协助警方进行有效的侦查破案工作,有利于尽早追回被骗取的财物。当警察成功侦破案件并将涉嫌诈骗的罪犯抓捕归案时,依据法律规定,涉案赃款将如数退还给受害者。如果赃款已被罪犯挥霍一空,受害者可以依法请求罪犯进行赔偿。 根据《最
-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应采取哪些措施救济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